一种提高热连轧无取向硅钢厚度精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297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热连轧无取向硅钢厚度精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降低粗轧终轧温度和精轧入口温度,减少精轧轧制过程中奥氏体向铁素体相变的体积数,提高轧制力模型预估的精度;2)降低精轧机活套张力,减少因张力带来的厚度扰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降低粗轧终轧温度、精轧开轧温度和调整精轧机张力,可以有效提高精轧机轧制力预估精度,提高厚度精度以及宽度精度。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热连轧无取向硅钢厚度精度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加工
,具体为一种提高热连轧无取向硅钢厚度精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轧过程通常是利用钢中奥氏体组织的良好塑性以及较低的变形抗力以利于轧制,精轧终轧温度一般在800℃以上,普通碳锰成分体系的钢相变温度一般在727℃左右,因此在轧制阶段是不存在相变的。计算机模型就可以利用钢的温度与变形抗力负相关的特性对轧制力进行相对准确的预估。
[0003]在硅钢轧制过程中,由于硅元素是扩大铁素体区的元素,硅钢的相变温度远高于普通碳锰钢。根据热模拟实验,硅含量0.8~1.1%的硅钢相变温度在925~1050℃之间,因此在精轧区轧制时存在由奥氏体向铁素体的相变。由于在相近温度下铁素体较奥氏体变形抗力降低,加之相变会带来相变热,金属的变形抗力与温度之间不再是单一的负相关的关系,计算机依靠温降模型预估轧制力的方法就会出现较大偏差,每个机架的实际出口厚度与预估厚度不符,机架之间秒流量失衡造成精轧机活套张力异常增大或减小,进一步导致硅钢厚度和宽度精度恶化,轧制稳定性和成材率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热连轧无取向硅钢厚度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降低粗轧终轧温度和精轧入口温度,减少精轧轧制过程中奥氏体向铁素体相变的体积数,提高轧制力模型预估的精度;2)降低精轧机活套张力,减少因张力带来的厚度扰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热连轧无取向硅钢厚度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取向硅钢的重量百分比组分为:C:≤0.0030%,Si:0.80~1.10%,Mn:0.20~0.30%,P:≤0.030%,S:≤0.005%,Als:0.250~0.400%,O:≤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杭州杨立庆饶静牛庆林商存亮杨冰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