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V水下机器人自动布放回收及长航时供电智能管理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7737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ROV水下机器人自动布放回收及长航时供电智能管理平台,包括:浮体,所述浮体为圆台形,且内设有实验仪器设备舱和仪器舱井,所述仪器舱井内设有ADCP专用支架支架上设有ADCP模块,所述浮体的上部设有用管或杆结构构成的便于透风的上支架,所述浮体下部设有下支架;所述浮体上还设有能够受控下放和提升水下实验仪器的第一卷杨平台,所述第一卷杨平台上设有能够在其转动时上升或下降的凯夫拉线缆绳,所述凯夫拉线缆绳上连接有能随其上升或下降的ROV水下机器人,ROV水下机器人的信号缆绳缠绕在第二卷杨平台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抵抗恶劣海洋环境条件,使观测站在高温、高湿、高盐的海洋环境条件下,以保证观测站安全可靠。以保证观测站安全可靠。以保证观测站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ROV水下机器人自动布放回收及长航时供电智能管理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监测
,尤其涉及ROV水下机器人自动布放回收及长航时供电智能管理平台。

技术介绍

[0002]海洋科学研究需要连续长时序的立体观测资料,当前对于水面以上的全面观测已经基本实现但是对水下环境的观测以及认知却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利用水下移动观测平台开展对水体及海底环境的观测和研究必不可少。鉴于水下机器人的技术特点,可以进行定点和走航式观测能够对水体进行剖面或断面的连续观测,突破水体对遥感观测手段的限制获得高分辨率的海洋环境观测数据。通过在ROV上搭载各种传感器,可以吸收目前各种不同观测手段的长处既可以像调查船那样巡航观测,又可进人调查船以及潜水员无法进人的海域,它的作业成本和效率又远优于拖曳体因此它是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有益的补充和完善。
[0003]基于ROV水下机器人和海洋观测平台的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成为一种新需要。如何在远离海岸的海洋上智能管理ROV水下机器人以及海洋环境观测平台的数据的自动采集与传输是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其中,海上风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ROV水下机器人自动布放回收及长航时供电智能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浮体(3),所述浮体(3)为圆台形,且内设有实验仪器设备舱(4)和仪器舱井(9),所述实验仪器设备舱(4)设有综合仪器架(15)便于观测站安装多种水质监测传感器,所述仪器舱井(9)内设有ADCP专用支架(29)支架上设有ADCP模块(22),所述浮体(3)的上部设有用管或杆结构构成的便于透风的上支架(6),所述上支架(6)上设有固定平台(30),所述浮体(3)下部设有下支架(1),所述下支架(1)上设有使整个浮标重心下移的平衡重量块(14);所述浮体(3)上表面设有用于布放智能海气界面观测站的吊耳(10),所述浮体(3)上还设有能够自动受控下放和提升水下实验仪器的第一卷杨平台(5),所述第一卷杨平台(5)上设有能够在其转动时上升或下降的凯夫拉线缆绳(31),所述凯夫拉线缆绳(31)上连接有能随其上升或下降的ROV水下机器人(33),所述ROV水下机器人(33)的设置有信号缆绳(32),所述信号缆绳(32)缠绕在第二卷杨平台(34)上,所述第二卷杨平台(34)转动时,信号缆绳(32)上升或下降,从而获取(ROV)观测的不同水深处的水文参数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ROV水下机器人自动布放回收及长航时供电智能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平台(32)上设有用于探照的锚灯(7)和避免电击的避雷针(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ROV水下机器人自动布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张云飞薛艳蒲进菁成京芸曹泽强黄心成洪琼陈文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