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滇山茶花腐病的生物菌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72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防治滇山茶花腐病的生物菌剂及其应用,所述生物菌剂包括菌株号为A2H,保藏号为CGMCC No.21470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和菌株号为YIMPH20352,保藏号为CCTCC NO:M2017188链霉菌(Streptomyces cellulosae)和白腐真菌(Pleurotus ostreatus);本发明专利技术广泛筛选了一些具有抗性的菌体,通过抗菌活性实验发现,以上菌体结合后离体抑菌效果显著,通过盆栽活体实验,其防效达到78.18%,防治效果显著,在滇山茶腐病生防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滇山茶花腐病的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滇山茶花腐病的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滇山茶花腐病由茶花花腐真菌(Ciborinia camelliae Kohn)等真菌侵染花瓣所引发,滇山茶花腐病菌是专性寄生菌,仅侵染山茶属植物花朵而不侵染其他部位,受其侵染的花朵变褐色,花期缩短,提前脱落,极大降低了滇山茶的观赏价值,山茶花腐病是国内检疫性病害之一。
[0003]滇山茶花腐病菌的形态特征:菌核薄片状、盘状或浅杯状,菌核直径约为1.86~12.3
×
1.37~8.20mm,成熟时呈深褐色或黑色。分生孢子梗瓶梗状,透明至褐色,在分生孢子梗顶端产生小型分生孢子,小型分生孢子圆形至卵圆形,单核,含一个油球,直径3.1~4.2μm,有些孢子可连接成短链。
[0004]滇山茶花腐病菌在山茶花器上的发病表征:滇山茶花腐病菌只侵染山茶属(Camellia spp.)植物的花朵。病菌通常在早春阶段由子囊孢子侵染花瓣基部,形成棕色小斑点,斑点逐步扩展后向上蔓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滇山茶花腐病的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菌剂包括菌株号为A2H,保藏号为CGMCC No.21470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菌株号为YIMPH20352,保藏号为CCTCC NO:M2017188链霉菌(Streptomyces cellulosae)和白腐真菌(Pleurotus ostreatu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滇山茶花腐病的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菌剂包括里氏木霉发酵液提取物、链霉菌发酵液提取物和白腐真菌发酵液提取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治滇山茶花腐病的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菌剂以体积比计,里氏木霉发酵液提取物、链霉菌发酵液提取物和白腐真菌发酵液提取物的体积比为1:1:0.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治滇山茶花腐病的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里氏木霉使用的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25g,玉米浆4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牛芸武自强普梅英顾菊李艳杰陈龙清张诗文崔雨丝陈析王罗琴耿芳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