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美敦力公司专利>正文

双向灌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256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患者的外周静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向灌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患者的静脉

动脉体外膜氧合(VA

ECMO)治疗的系统。
[0002]外周VA

ECMO在全球范围内用作紧急情况下的临时心肺支持。在VA

ECMO期间,静脉血从静脉循环中排出,并其通过插管返回到动脉循环。在VA

ECMO中,实现了逆行血流(即朝向上半身的血流),而通常不能实现顺行流动(即朝向下肢的血流)。
[0003]结果,发生下肢缺血,这是一种常见的(10%

60%)且危险的并发症,增加了发病率和死亡率。为了消除临床实践中的这一挑战,使用儿科远侧腿灌注插管以确保肢体的伴随灌注,然而,这不是最佳解决方案。
[0004]到目前为止,已经实施了多种ECMO技术。这些技术包括静脉

静脉(VV)ECMO和静脉

动脉ECMO。在VV

ECMO中,血液从静脉系统中抽取,充氧,并且然后返回到静脉系统。通常,血液从股静脉抽取并重新引入到颈静脉中。在VA

ECMO中,血液通常从股静脉抽取并以逆行方式重新引入到股动脉中。在VA

ECMO中,可以使用第三根导管。外周VA

ECMO与进行直接心房插管的中央VA

ECMO不同。
[0005]这类技术总结在《转化医学年鉴(Ann Transl Med)》2017年2月;5(4)70中,可在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337209/获得。
[0006]Svitlana Strunina等人也在“体外生命支持中的外周插管(The peripheral cannulas in 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技术(Biomed.Eng./Biomed.Tech)》2019;64(2):127

133中对用于ECMO的外周插管进行了综述,可在https://doi.org/10.1515/bmt

2017

0107获得。
[0007]用于ECMO治疗的双腔插管是已知的。参考例如在WO 2018/091474 A1中描述的布置。US 2018/0043085A1描述了具有两个出口端口,即一个主远侧出口和一个侧出口的单腔插管。
[0008]双向插管的另一种布置描述于Yi Chen等人的题为“用于心肺转流的新型双向插管的压力和流量特性(Pressure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a Novel Bidirectional Cannula for Cardiopulmonary Bypass)”,《创新(Innovations)》2017;12:430

433的论文中。这篇论文描述了一种具有斜肩的插管,该插管带有一个用于远侧肢体灌注的侧孔。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患者的外周静脉

动脉体外膜氧合的双向灌注插管,所述插管包含具有初级管腔的插管主体,所述初级管腔通向插管主体的远侧端部用于提供逆行血液灌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进一步包含用于使第二插管穿过其的通路,所述通路被定向成使得当第二插管插入到通路中时,第二插管被布置成用于提供顺行血液灌注。
[0010]通路可以是在主体内部或主体的侧壁内的导管。替代地,通路可以由主体两侧各自的孔提供,使得第二插管可以横穿主体。
[0011]提供密封件以防止由通路引起的血液泄漏,所述密封件被布置成在插入的第二插管周围进行密封。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患者的外周静脉

动脉体外膜氧合的双向灌注插管,所述插管包含具有上级管腔和下级管腔的插管主体,其中上级管腔延伸到插管的远侧端部用于提供逆行血液灌注,其特征在于,插管进一步包含从插管主体沿远离远侧端部的方向延
伸的柔性管,所述柔性管与下级管腔流体连通用于提供顺行血液灌注。
[0013]在仍另一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向灌注套管,其具有用于接收逆行灌注导管以形成再灌注插管的第一管腔和用于接收顺行灌注导管以形成双向插管的第二管腔,所述套管在第一端部具有通向第一管腔的第一开口和通向第二管腔的第一开口,并且在第二端部具有通向第一管腔的第二开口并且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具有通向第二管腔的第二开口,通向第一和第二管腔的第二开口被定向成面向基本上相反的方向,并且其中第二管腔包含用于防止血液沿其泄漏的封闭件。
[0014]本专利技术的组件可以包括在医疗套件中,为外科医生提供必要的设备,以执行密封在无菌环境中的VA

ECMO插管的插入。
[0015]现在将仅参考附图借助于实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
[0016]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截面;
[0017]图2是图1实施例的横截面;
[0018]图3是替代布置的横截面;
[0019]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0]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详细图示;
[0021]图6是第一实施例的截面视图;
[0022]图7是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3]图8是第三实施例的另一图示;
[0024]图9是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5]图10是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6]图11是第五实施例的详细视图;
[0027]图12是第五实施例的截面视图;
[0028]图13示出对图5的第一实施例的修改;
[0029]图14

20示出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0]图2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插管插入到患者动脉中的表示;
[0031]图22示出图21的插管的主体的截面;
[0032]图23示出图21的插管的柔性管的详细表示;
[0033]图24示出通过图21的插管的血液流动;
[0034]图25是插入到患者体内的图21的插管的等距视图
[0035]图26示出呈套管形式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七实施例的表示;
[0036]图27是图26的套管的图像,其中插入了插管;
[0037]图28是图27的布置的详细图像;
[0038]图29A

29D示出图26的套管的替代管腔配置;
[0039]图30示出具有可滑动护套的双向灌注系统;
[0040]图30A示出图30的系统,其中护套处于展开位置;
[0041]图30B示出图30的系统的护套的不同视图;
[0042]图31A

31G示出将图30的系统插入到患者体内的步骤;和
[0043]图32A

32D示出从患者体内移除图3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患者的外周静脉

动脉体外膜氧合的双向灌注插管,所述插管包含具有初级管腔的插管主体,所述初级管腔通向所述插管主体的远侧端部用于提供逆行血液灌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进一步包含用于使第二插管穿过其的通路,所述通路被定向成使得当第二插管插入到所述通路中时,所述第二插管被布置成用于提供顺行血液灌注,并且其中所述通路在所述主体的侧壁上的第一位置处进入所述主体并且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侧壁上的第二位置处离开所述主体,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围绕所述主体的投影截面彼此成角度地偏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灌注插管,其中,所述通路是具有从所述第一位置通向所述第二位置的侧壁的预制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灌注插管,其中,所述预制通道沿着其一部分附接到所述主体的所述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灌注插管,其中,所述预制通道附接到所述主体的所述侧壁的上部,并且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主体的所述侧壁的下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灌注插管,其中,所述预制通道附接到所述主体的所述侧壁的侧部,并且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主体的所述侧壁的下部。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向灌注插管,其中,所述通路由密封件终止。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向灌注插管,其中,所述主体的远侧部分具有大体上圆形截面,并且所述主体的包括所述通路的第二部分具有非圆形截面,其中与所述远侧部分相比,至少一个突起提供增大的截面面积。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向灌注插管,其中,所述主体的远侧部分具有大体上圆形截面,并且所述主体的包括所述通路的第二部分具有大体上圆形截面,其中与所述远侧部分相比,所述第二部分具有增大的截面面积。9.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灌注插管,其中,所述通路在所述主体的侧壁内。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灌注插管,其中,所述主体在所述主体的两侧各自具有通孔,所述通孔各自包括密封件并为所述第二插管提供穿过其的所述通路。11.一种套件,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插管,和第二插管。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套件,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根导丝。13.一种用于患者的外周静脉

动脉体外膜氧合的双向灌注插管,所述插管包含具有上级管腔和下级管腔的插管主体,其中所述上级管腔延伸到所述插管的远侧端部用于提供逆行血液灌注,其中所述插管进一步包含从所述插管主体沿远离所述远侧端部的方向延伸的柔性管,所述柔性管与所述下级管腔流体连通用于提供顺行血液灌注。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管,其中,所述上级管腔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下级管腔。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插管,其中,所述上级管腔和所述下级管腔的截面面积的比率为70:30。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插管,其中,所述柔性管的壁厚小于所述插管主体的壁厚。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插管,其中,所述柔性管包括位置指示装置,
所述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V
申请(专利权)人:美敦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