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微创手术的可视铰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499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可视铰刀,包括铰刀头、刀杆和手柄,刀杆为空心圆管结构,铰刀头包括端板和两个侧板,端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侧板的另一端与刀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手柄固设在刀杆的另一端,两个侧板之间的间距与刀杆的内径相等,两个侧板的顶面和底面上均形成有刀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配合内窥镜使用,解决辐射问题,提高手术效率。提高手术效率。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微创手术的可视铰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铰刀,特别是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可视铰刀,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时多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微创手术具有创口小、恢复快和患者疼痛感小等优点,因此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0003]在腰椎微创手术中经常需要使用铰刀,传统使用的铰刀是实心结构,是在X线的辅助下,将椎板的软骨终板进行有效处理,但对处理的程度和深度无法有效判断。同时在盲视下,会出现损伤神经组织,过度处理软骨终板,给融合器的融合效果造成巨大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可视铰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配合内窥镜使用,解决辐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可视铰刀,包括铰刀头、刀杆和手柄,所述刀杆为空心圆管结构,所述铰刀头包括端板和两个侧板,所述端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刀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手柄固设在所述刀杆的另一端,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刀杆的内径相等,两个所述侧板的顶面和底面上均形成有刀刃。
[0006]前述的用于微创手术的可视铰刀中,优选地,所述端板的边缘为圆角结构。
[0007]前述的用于微创手术的可视铰刀中,优选地,所述侧板的内壁面为平面,外壁面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直径与所述刀杆的外径相等。
[0008]前述的用于微创手术的可视铰刀中,优选地,所述刀刃的长度与所述侧板的长度相等。
[0009]前述的用于微创手术的可视铰刀中,优选地,所述手柄为长杆状结构,所述手柄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刀杆的一端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所述手柄与所述刀杆垂直设置。
[0010]前述的用于微创手术的可视铰刀中,优选地,所述手柄背向所述铰刀头的一面的上端和下端各形成有一个球面凹槽。
[0011]前述的用于微创手术的可视铰刀中,优选地,所述刀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圆环刻度线,所述圆环刻度线等间距设置,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圆环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10mm。
[0012]前述的用于微创手术的可视铰刀中,优选地,所述刀杆的外径为10mm,内径为7.2mm,长度为162mm。
[0013]前述的用于微创手术的可视铰刀中,优选地,所述侧板的长度为28mm,高度为5mm。
[0014]前述的用于微创手术的可视铰刀中,优选地,所述端板的高度为5mm。
[0015]前述的用于微创手术的可视铰刀中,优选地,所述刀杆和侧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等
间距设置的标记线,所述标记线的间距为5mm。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铰刀头、刀杆和手柄,刀杆为空心圆管结构,铰刀头包括端板和两个侧板,端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侧板的另一端与刀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手柄固设在刀杆的另一端,两个侧板之间的间距与刀杆的内径相等,两个侧板的顶面和底面上均形成有刀刃。本技术通过两个侧板连接端板和刀杆,且刀杆采用空心圆管结构,使用时可以将内窥镜插入刀杆内,内窥镜的端部延伸至两个侧板之间,通过该区域可以清洗地看到需要手术位置的情况,这样医生就可以通过内窥镜的配合完成手术,有效解决了X光透视设备的辐射问题。本技术将刀刃设置在侧板上,有效增加了切削能力,提高了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另一角度的轴测图;
[0019]图3是端板和侧板的侧面视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刀杆1、手柄2、端板3、侧板4、刀刃5、球面凹槽6、圆环刻度线7。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

图3所示,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可视铰刀,包括铰刀头、刀杆1和手柄2,刀杆1为空心圆管结构,铰刀头包括端板3和两个侧板4,端板3的两端分别安装与两个侧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侧板4的另一端与刀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手柄2固设在刀杆1的另一端,两个侧板4之间的间距与刀杆1的内径相等,两个侧板4的顶面和底面上均形成有刀刃5。
[0023]在进行微创手术时,将脊柱内镜的镜管插入刀杆1内,并使镜头端抵达两个侧板4之间,镜头在此区域可以清晰地看到需要手术部位的情况,此外本技术的刀刃5设置在侧板4上,有效增加了铰刀的工作范围,而且四个刀刃5的设置,极大地提高了切削效率,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在脊柱内镜辅助微创融合手术下,可视铰刀的应用,将安全、有效的处理软骨终板,可以清晰的观察到软骨终板的处理状态,达到融合要求的微渗血状态。同时在脊柱内镜全程可视下,可视铰刀的处理过程完全掌控,避免损伤神经组织和过度处理椎间隙终板的风险。同时减少了术中X射线的辐射危险。可视铰刀是一种脊柱内镜辅助下微创融合术高效工具。
[0024]在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中,端板3的边缘为圆角结构。通过圆角结构的设置在铰刀工作过程中可以有效防止端板3无伤周围软组织,提高手术安全性,此外侧板4的内壁面为平面,外壁面为圆弧面,圆弧面的直径与刀杆1的外径相等。通过对侧板4的结构设计,使本技术的外壁为光滑一体结构,外壁面设计为圆弧面可以在旋转铰刀时防止误伤,内壁面设计为平面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内窥镜的可视范围,而且便于加工。
[0025]进一步,刀刃5的长度与侧板4的长度相等。手柄2为长杆状结构,手柄2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刀杆1的一端通过安装孔与手柄2固定连接,手柄2与刀杆1垂直设置。手柄2背向铰刀头的一面的上端和下端各形成有一个球面凹槽6。
[0026]手柄2上的球面凹槽6的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使术者更方便施力,提高手术效率。
[0027]为了提高手术精准度,方便快速得知铰刀头插入患者体内的深度,优选地,在刀杆1的外壁上设置有圆环刻度线7,圆环刻度线7等间距设置,任意相邻两个圆环刻度线7之间的距离为10mm。第一个圆环刻度线7与端板3顶端的距离为140mm,为了方便观看,每个圆环刻度线7的旁边均标注有刻度值,如140、150、160、170等。此外刀杆1和侧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等间距设置的标记线,标记线的间距为5mm。通过标记线的设置可以准确地得知铰刀的切割深度,提高手术成功率。
[0028]在另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中,刀杆1的外径为10mm,内径为7.2mm,长度为162mm。侧板4的长度为28mm,高度为5mm。端板3的高度为5mm。
[0029]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可视铰刀,包括铰刀头、刀杆(1)和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1)为空心圆管结构,所述铰刀头包括端板(3)和两个侧板(4),所述端板(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板(4)的另一端与所述刀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手柄(2)固设在所述刀杆(1)的另一端,两个所述侧板(4)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刀杆(1)的内径相等,两个所述侧板(4)的顶面和底面上均形成有刀刃(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创手术的可视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3)的边缘为圆角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创手术的可视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4)的内壁面为平面,外壁面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直径与所述刀杆(1)的外径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创手术的可视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刃(5)的长度与所述侧板(4)的长度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创手术的可视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纯阳楚磊张建亭雷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鸿致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