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池配套设备。特别是一种便携式微型充电器。目前。各式各样的用电池小电器深入家庭,诸如传呼机,随身听等等电器。其电池用量很大,不利环保,而市面购买的变压充电器因使用变压器变压,故产品体积较大,不便携带。再就是直接式阻容充电器,不仅安全可靠性较差,而且不能保证充电池恒流充电即充电池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就是克服上述两类充电器的弊端,设置了一种即安全可靠,又保证了电池的使用寿命,且便于携带的便携式微型充电器。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见附图说明图1,其结构包括电容C1、电阻R1、二极管D1、D2、D3、D4组成的高阻抗硅堆全桥整流电路,电阻R3、R4、发光二极管LED组成的充电显示电路,电阻R2、三极管BG3组成的高阻抗恒流充电电路,二极管D5与充电池组成的充进放截电路。市电(1、2两点接入)经高阻抗硅堆全桥整流衰减后。与R3相接,R3的另一端与高阻抗功率三极管BG3的集电极相接,R4与发光二极管LED串接后与R3并接,同时,市电经高阻抗硅堆全桥整流衰减后,与高阻抗恒流电路中的R2相接。R2的另一端与BG3的基极相接并作为BG3的偏流电阻。调控BG3,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微型充电器,其特征是充电器的结构包括电容C1、电阻R1、二极管D1、D2、D3、D4组成的高阻抗硅堆全桥整流电路;电阻R3、R4、LED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充电显示电路,电阻R2、三极管BG3组成的高阻抗恒流充电电路;二极管D5与充电池组成的充进放截电路。市电经高阻抗硅堆全桥整流衰减后分两路;一路与R3相接,R3的另一端接高阻抗功率三极管BG3的集电极,R4、LED发光二极管串接后与R3并接;另一路与高阻抗恒流充电电路中的R2相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3的基极相接,BG3的发射极与充进放截电路中二极管D5的正极相接,D5的负极与充电池的正极相接,充电池的负极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微型充电器,其特征是充电器的结构包括电容C1、电阻R1、二极管D1、D2、D3、D4组成的高阻抗硅堆全桥整流电路;电阻R3、R4、LED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充电显示电路,电阻R2、三极管BG3组成的高阻抗恒流充电电路;二极管D5与充电池组成的充进放截电路。市电经高阻抗硅堆全桥整流衰减后分两路一路与R3相接,R3的另一端接高阻抗功率三极管BG3的集电极,R4、LED发光二极管串接后与R3并接;另一路与高阻抗恒流充电电路中的R2相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3的基极相接,BG3的发射极与充进放截电路中二极管D5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