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透水的混凝土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201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透水的混凝土制备装置,包括平台,所述平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呈两两对称设置的支腿,平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混料筒,混料筒的底部贯穿平台,混料筒的底部内壁为倾斜面构造,混料筒的内壁开设有环形安装槽,混料筒内设置有圆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实用性好,能够实现边向混料筒内添加原料和清水,边对原料和清水进行搅拌混合的功能,能够快速对把多种原料和清水混合均匀,混合效果更好,提高了混凝土的制备效率和制备质量,而且具有对混料筒内部进行自动清洗的功能,对混料筒内部清洗效果好,清洁干净彻底,便于下次使用,不需人工手动操作清洗混料筒内部,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省时省力。省时省力。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透水的混凝土制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制备
,具体为一种高效透水的混凝土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后的坚硬状态,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应用比较广泛,混凝土可分为多种,其中,高效透水的混凝土是较为成员的混凝土之一,在制备高效透水的混凝土时,需要把多种制备原料、清水等倒入混凝土制备设备中进行搅拌混合均匀。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混凝土制备设备在使用时,通常是工作人员把制备混凝土的多种原料和清水全部倒入制备设备中,再对原料和清水进行搅拌混合,这次搅拌混料方式对原料的混合质量差,混合不均匀,搅拌混合花费的时间长,导致混凝土的制备效率低,制备质量差,并且把混合后的原料排出后,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对制备设备内部进行清洗,不具有对制备设备内部进行自动清洗的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透水的混凝土制备装置,包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呈两两对称设置的支腿,所述平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混料筒,所述混料筒的底部贯穿所述平台,所述混料筒的底部内壁为倾斜面构造,所述混料筒的内壁开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环形安装槽中转动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内开设有水腔,所述水腔的底部内壁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出水孔,所述圆盘的底部均匀地固定安装有多个喷头,多个所述喷头均与所述水腔相连通,所述圆盘的侧壁上固定套设有外齿圈,所述圆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套设有分料盘,所述固定杆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横杆和两个斜杆,两个所述横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竖刮板,两个所述横杆上均固定安装有六个竖向搅拌杆,两个所述斜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斜刮板,两个所述竖刮板和两个所述斜刮板均与所述混料筒的内壁相接触,两个所述斜杆上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倾斜搅拌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套设有螺旋搅拌叶,所述混料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底端螺纹安装有排料端盖,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和所述螺旋搅拌叶的底端均延伸至所述排料管内,混料筒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输料筒,所述输料筒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混料筒内,所述输料筒位于混料筒内的一端为开口构造,所述输料筒内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安装有螺旋输料叶轮,所述输料筒的上方设置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顶部为开口构造,所述储料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底端与所述输料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输料管与所述输料筒内部相连通,所述储料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呈两两对称的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均与所述平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混料筒的左侧设置有传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透水的混凝土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电机、竖向传动轴、直齿轮、主动皮带轮、轴承座、立柱、从动皮带轮、皮带、主动伞齿轮和从动伞齿轮,所述电机安装固定在所述混料筒的左侧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贤
申请(专利权)人:新晃长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