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路设计用路基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路基加固
,具体是道路设计用路基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它与路面共同承受交通荷载的作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路基应作为支承路面的岩土结构物来进行综合设计,道路路基设计应坚持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应符合道路建设的基本原则,设计前必须做好工程地质和水文、环境、土地利用、文物古迹及材料等有关条件的勘察工作,并应根据道路等级、行车要求和自然条件,做出正确的设计。
[0003]道路设计路基加固结构是用于固定道路设计路基的结构,但是现有现有的道路设计路基加固结构只是通过土地进行加固,加固效果较差,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路基容易出现坍塌的现象,从而降低了道路设计路基加固结构的实用性。
[0004]因此,本技术提供了道路设计用路基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道路设计用路基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道路设计用路基加固结构,包括路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1)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挡板(2),所述挡板(2)内滑动连接有倒钩桩柱(6),所述挡板(2)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底板(3),所述底板(3)内滑动连接有桩柱(5),所述底板(3)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块(11),所述挡板(2)前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8),所述第一连接块(8)和第四连接块(11)转动连接有顶压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设计用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装置包括有第一连接块(8)、第二连接块(9)、第三连接块(10)、第四连接块(11)、第一连接杆(16)、第二连接杆(17)、第一转动轴(12)、第二转动轴(13)、第三转动轴(14)、第四转动轴(15)、转动座(18)、螺纹杆(19)、升降块(20)和转动块(21);所述底板(3)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座(18),所述转动座(18)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9),所述螺纹杆(19)圆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块(20),所述螺纹杆(19)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块(21),所述升降块(20)圆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9)和第三连接块(10);所述第二连接块(9)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13),所述第二转动轴(13)圆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6),所述第一连接杆(16)远离第二转动轴(1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2),所述第一转动轴(12)圆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