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管渠跨越障碍物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954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排水管渠跨越障碍物的系统,它包括开挖于障碍物附近的集水池,所述集水池进口一侧设置进水管渠,出口一侧设置下游管渠,所述集水池内设有可升降的启闭闸门,启闭闸门顶部与启闭机构连接,所述启闭闸门下侧穿设多个输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排水管渠埋深较深、易产生淤积、破坏障碍物结构且浪费能耗的缺陷问题。构且浪费能耗的缺陷问题。构且浪费能耗的缺陷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水管渠跨越障碍物的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排水管渠系统
,具体地指一种排水管渠跨越障碍物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新增设了很多地下排水管渠,其与以前铺设的管渠路由在空间上出现了交叉及碰撞,高程上的交叉一般在0

3m范围左右。
[0003]目前,解决新建重力流排水管渠在空间上交叉及碰撞的方法有倒虹管工艺、结合井工艺和潜水提升泵工艺。倒虹管工艺采用类似U型管道排水,为了避开障碍物,一般倒虹管埋深较深,存在管道非常易淤积,且清通比一般管道困难得多的缺点。结合井工艺采用与现状已铺设管渠共同布设,但需破坏原管渠结构,需要做结构性能检测,且存在减少原排水管渠断面和过流能力的现象,遇其它障碍物也不能实施,该工艺方法不易被采用。潜水提升泵工艺采用局部修建提升泵站,潜水提升泵的扬程一般在5m以上,大流量的提升泵扬程基本也在5m左右,远超过了新旧管渠交叉的高程差2m左右,存在能耗浪费较大的缺点。为了避开管渠埋深较深、易产生淤积、破坏障碍物结构,且浪费能耗的缺陷问题,设计一种能解决重力流排水管渠跨越障碍物的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排水管渠跨越障碍物的系统,以解决传统排水管渠埋深较深、易产生淤积、破坏障碍物结构且浪费能耗的缺陷问题。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水管渠跨越障碍物的系统,它包括开挖于障碍物附近的集水池,所述集水池进口一侧设置进水管渠,出口一侧设置下游管渠,所述集水池内设有可升降的启闭闸门,启闭闸门顶部与启闭机构连接,所述启闭闸门下侧穿设多个输水泵,所述进水管渠出口位置设有格栅机,格栅机出料口位于集水池顶部。
[0006]优选地,所述下游管渠进口与集水池出口一侧还设有消能机构。
[0007]优选地,所述消能机构包括与集水池出口对接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末端设有消能坎。
[0008]优选地,所述格栅机为机械格栅除污机,其包括斜向绕设于传送辊上的网带,网带上均匀固定设有多块提升刮板,其中一个传送辊与驱动机构输出端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启闭机构包括与启闭闸门顶部连接的绳索,绳索一端绕过定滑轮与卷扬机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启闭闸门关闭时将集水池分隔为格栅间和泵闸池,所述格栅间位于集水池进口一侧,所述泵闸池位于集水池出口一侧。
[0011]优选地,所述集水池内设有水位计,集水池顶部设有雨量计,所述水位计信号输出端和雨量计信号输出端均与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输出端与输水泵控制端连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整体结构紧凑,占地小,集成度高,尤其适用于老旧城区排水管渠新建及改造;
[0014]2.本技术中的泵闸池底部深度一般不低于进水管渠底部标高2m,可以有效降低管渠埋深,节省了投资造价,管渠无淤积、无堵塞,自除污功能,水流态好,节省能耗,运维简单方便,同时可以不对障碍物的功能和结构造成破坏;
[0015]3、本技术使管渠排水实现自流或者较低扬程的提升输送至下游管渠,根据所需扬程工况,定制泵闸输送系统,极大地节省了能耗;
[0016]4、本技术通过格栅机可以将排水中的杂质或垃圾实现清除,使得排水管渠跨越障碍物段不产生淤积,运维简单方便;
[0017]5、传统的潜水提升泵工艺采用局部修建提升泵站,潜水提升泵的扬程一般在5m以上,大流量的提升泵扬程基本也在5m左右,管道压力流速一般在1.5~3m/s,远超过了新旧管渠交叉的高程差2m左右;本技术中的输水泵可实现0~3m高程差敞开式输水,流速与重力流基本相当,一般在0.6~1m/s,因此可以大大降低能耗;而且在进水管渠最高水位高于集水池出口位置高度时,可以实现自流,无需耗能;
[0018]6、传统潜水污水提升泵集水池配备的潜水为立式泵,存在一定的高度,需要一定的有效容积和水位深度,完全淹没水泵本体高度,并预留一定的高度,且每小时开动次数不宜超过6次,一般集水池的底标高会比进水管渠深3~6m及以上;而本技术中的集水池将输水泵安装在靠近集水池底部位置,且为卧式安装,不需要淹没水泵泵体就可以运行,集水池有效容积小和水深就很浅,集水池的底标高比进水管渠深0.5~1.5m就可以满足要求;因此泵闸的集水池传统技术泵站的投资和安装费用都要节省很多;
[0019]7、传统的倒虹吸管因为埋深较大,采用重力流输水,底部拐弯处和直行管道易产生淤积,需配备专用冲洗设备进行冲洗,传统技术泵站因为泵体保护水位以下是抽吸不到污水的,沉积不能随水流带到下游,也需要不定期的冲洗清淤;而本技术中的泵输水泵采用卧式水泵,可以安装到集水池底部,可以对集水池底部沉积物起到搅拌左右,并可以把沉积物随污水一起输送到下游,因此集水池底部可以做到无淤积,不需要冲洗。
附图说明
[0020]图1 为一种排水管渠跨越障碍物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2]如图1所示,一种排水管渠跨越障碍物的系统,它包括开挖于障碍物1附近的集水池2,所述集水池2进口一侧设置进水管渠3,出口一侧设置下游管渠4,所述集水池2内设有可升降的启闭闸门5,启闭闸门5顶部与启闭机构连接,所述启闭闸门5下侧穿设多个输水泵6。
[0023]进一步地,所述下游管渠4进口与集水池2出口一侧还设有消能机构8。在本实施例中,消能机构8可用于消除少量的富余水头。
[0024]进一步地,所述消能机构8包括与集水池2出口对接的导水槽8.1,所述导水槽8.1
末端设有消能坎8.2。通过集水池2出来的水经过导水槽8.1的引导后,进入消能坎8.2,然后通过消能坎8.2对排水中的富余水头进行消力,然后才进入到下游管渠4中,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水头对下游管渠4的冲击损伤。
[0025]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渠出口位置设有格栅机7,格栅机7出料口位于集水池2顶部。
[0026]进一步地,所述格栅机7为机械格栅除污机,其包括斜向绕设于传送辊7.1上的网带7.2,网带7.2上均匀固定设有多块提升刮板7.3,其中一个传送辊7.1与驱动机构输出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排水中的杂质和污物从进水管渠3出来后,被网带7.2截留,而水可以不受影响地通过筛孔,被网带7.2截留的杂质和污物随着网带7.2和提升刮板7.3的上移而上移,最终从集水池2顶部连续排出。
[0027]进一步地,所述启闭机构包括与启闭闸门5顶部连接的绳索9,绳索9一端绕过定滑轮10与卷扬机11连接。本实施例中,卷扬机11工作后,可以牵引绳索9拉动启闭闸门5上移,也可以下放绳索9使得闸门5下移;另外本实施例中,启闭闸门5与集水池2内壁有限位机构及密封机构,以保证启闭闸门5只能沿着竖直方向升降,例如在启闭闸门5边侧设置导轨,而在集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管渠跨越障碍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开挖于障碍物(1)附近的集水池(2),所述集水池(2)进口一侧设置进水管渠(3),出口一侧设置下游管渠(4),所述集水池(2)内设有可升降的启闭闸门(5),启闭闸门(5)顶部与启闭机构连接,所述启闭闸门(5)下侧穿设多个输水泵(6),所述进水管渠(3)出口位置设有格栅机(7),格栅机(7)出料口位于集水池(2)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管渠跨越障碍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管渠(4)进口与集水池(2)出口一侧还设有消能机构(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管渠跨越障碍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机构(8)包括与集水池(2)出口对接的导水槽(8.1),所述导水槽(8.1)末端设有消能坎(8.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管渠跨越障碍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机(7)为机械格栅除污机,其包括斜向绕设于传送辊(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军雷轰叶鼎惠二青吴坤明钟洲文张超邱俊杰谷举魏成张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