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954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多条第一信号线、多条第二信号线、多个主动元件、多个像素电极、一第一共用信号线以及一第二共用信号线、一第一接垫以及一第二接垫、一共用电极及一第二基板。该共用电极通过一第一导通孔电性连接该第一接垫,该共用电极通过一第二导通孔电性连接该第二接垫,其中该第一导通孔的中心沿着一第一偏移方向偏离该第一接垫的中心,且该第二导通孔的中心沿着一第二偏移方向偏离该第二接垫的中心。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改善工艺偏移造成显示质量下降的问题。工艺偏移造成显示质量下降的问题。工艺偏移造成显示质量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是中国国家申请号为201910863130.0、申请日为2019年09月12日、专利技术名称为“显示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包括多个间隙物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3]目前,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上基板、下基板以及位于上基板及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一般而言,在制作液晶显示装置时,在上基板及下基板上的各种元件制作完成以后,会将上基板与下基板对组,并以封胶或其它构件固定上基板与下基板。在制作显示装置的各个工艺中,若工艺发生偏移则会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
[0004]液晶层间隙(Cell gap)的大小是影响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的重要参数。一般会于液晶显示装置的上基板及下基板之间设置多个间隙物(Spacer)来控制液晶层间隙的大小,使整个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层间隙的大小能均匀分布。然而,若上基板及下基板对组的工艺发生偏移,会导致间隙物不能对准预设的位置。间隙物没有对准预设的位置容易使液晶层间隙分布不均匀,并导致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下降。
[0005]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共用电极与像素电极之间的电场被用来控制液晶分子的转向。一般而言,共用电极会借由多个导通孔而与连接至驱动电路的多条导线电性连接。然而,若形成导通孔的工艺发生偏移,共用电极与导线之间没有办法正常的电性连接,使共用电极上的电压分布不均,并导致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以改善工艺偏移造成显示质量下降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多条第一信号线以及多条第二信号线、多个主动元件、多个像素电极、第二基板、黑矩阵、第一间隙物以及第二间隙物。多条第一信号线以及多条第二信号线位于第一基板上,且分别沿着第一延伸方向以及第二延伸方向延伸。各主动元件电性连接至第一信号线中对应的一者以及第二信号线中对应的一者。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主动元件。第二基板面对第一基板。黑矩阵位于第二基板上。黑矩阵包括多条第一部分以及多条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沿着第一延伸方向延伸,且于垂直第一基板的方向上重叠于第一信号线,且各第一部分的中线实质上沿着对应的第一信号线延伸。第二部分沿着第二延伸方向延伸,且于垂直第一基板的方向上重叠于第二信号线,且各第二部分的中线实质上沿着对应的第二信号线延伸。第一间隙物于垂直第一基板的方向上重叠于主动元件中的其中一者的源极以及汲极。第二间隙物于垂直第一基板的方向上重叠于主动元件中的其中另一者的源极以及汲极。第一间隙物的中心与第一部分中最接近的一者的中线的最短距离不同于第二间隙物的中心与第一
部分中最接近的一者的中线的最短距离。
[0008]其中,更包括:一第三间隙物,于垂直该第一基板的该方向上重叠于所述主动元件中的其中又另一者的源极以及汲极;以及一第四间隙物,于垂直该第一基板的该方向上重叠于所述主动元件中的其中再另一者的源极以及汲极,其中该第三间隙物的中心与所述第二部分中最接近的一者的中线的最短距离不同于该第四间隙物的中心与所述第二部分中最接近的一者的中线的最短距离。
[0009]其中,各该主动元件的源极以及汲极之间具有一参考点,其中于垂直该第一基板的该方向上,该第一间隙物的中心位于所述主动元件中的该其中一者的该参考点的左下方,该第二间隙物的中心位于所述主动元件中的该其中另一者的该参考点的左上方,该第三间隙物的中心位于所述主动元件中的该其中又另一者的该参考点的右上方,且该第四间隙物的中心位于所述主动元件中的该其中再另一者的该参考点的右下方。
[0010]其中,各该第二部分的中线或各该第一部分的中线为锯齿状。
[0011]其中,更包括:多个蓝色滤光元件、多个绿色滤光元件以及多个红色滤光元件,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其中该第一间隙物与所述蓝色滤光元件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该第一间隙物与所述绿色滤光元件或所述红色滤光元件之间的最短距离,且该第二间隙物与所述蓝色滤光元件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该第二间隙物与所述绿色滤光元件或所述红色滤光元件之间的最短距离。
[0012]其中,该黑矩阵更包括:一第一遮挡部,该第一遮挡部重叠于该第一间隙物,其中该第一遮挡部的中心沿着一第一方向偏离所述第一部分中对应的一者的中线;以及一第二遮挡部,该第二遮挡部重叠于该第二间隙物,其中该第二遮挡部的中心沿着一第二方向偏离所述第一部分中对应的一者的中线。
[0013]其中,该第一遮挡部的中心重叠于该第一间隙物的中心,且该第二遮挡部的中心重叠于该第二间隙物的中心。
[0014]其中,更包括:一第一共用信号线以及一第二共用信号线,位于该第一基板上;一第一接垫以及一第二接垫,分别连接该第一共用信号线以及该第二共用信号线;以及一共用电极,重叠于所述像素电极,其中该共用电极通过一第一导通孔电性连接该第一接垫,该共用电极通过一第二导通孔电性连接该第二接垫,其中该第一导通孔的中心沿着一第一偏移方向偏离该第一接垫的中心,且该第二导通孔的中心沿着一第二偏移方向偏离该第二接垫的中心。
[0015]其中,该第一偏移方向与该第二偏移方向相反。
[0016]其中,该黑矩阵更包括:一第一遮挡部,于垂直该第一基板的该方向上重叠于该第一接垫和该第一间隙物;以及一第二遮挡部,于垂直该第一基板的该方向上重叠于该第二接垫和该第二间隙物。
[0017]其中,更包括:多个蓝色滤光元件、多个绿色滤光元件以及多个红色滤光元件,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其中该第一遮挡部与所述蓝色滤光元件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该第一遮挡部与所述绿色滤光元件或所述红色滤光元件之间的最短距离,且该第二遮挡部与所述蓝色滤光元件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该第二遮挡部与所述绿色滤光元件或所述红色滤光元件之间的最短距离。
[0018]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
多条第一信号线、多条第二信号线、多个主动元件、多个像素电极、第一共用信号线、第二共用信号线、第一接垫、第二接垫以及共用电极。多条第一信号线以及多条第二信号线位于第一基板上,且分别沿着第一延伸方向以及第二延伸方向延伸。各主动元件电性连接至第一信号线中对应的一者以及第二信号线中对应的一者。多个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主动元件。第一共用信号线以及第二共用信号线位于第一基板上。第一接垫以及第二接垫分别连接第一共用信号线以及第二共用信号线。共用电极于垂直第一基板方向上重叠于像素电极。共用电极通过第一导通孔电性连接第一接垫。共用电极通过第二导通孔电性连接第二接垫。第一导通孔的中心沿着第一偏移方向偏离第一接垫的中心。第二导通孔的中心沿着第二偏移方向偏离第二接垫的中心。第二基板面对第一基板。
[0019]其中,该第一偏移方向与该第二偏移方向相反。
[0020]其中,更包括:一黑矩阵,位于该第二基板上,且包括:多条第一部分,沿着该第一延伸方向延伸,且重叠于所述第一信号线,且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基板;多条第一信号线以及多条第二信号线,位于该第一基板上,且分别沿着一第一延伸方向以及一第二延伸方向延伸;多个主动元件,其中各该主动元件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信号线中对应的一者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线中对应的一者;多个像素电极,电性连接至所述主动元件;一第一共用信号线以及一第二共用信号线,位于该第一基板上;一第一接垫以及一第二接垫,分别连接该第一共用信号线以及该第二共用信号线;一共用电极,重叠于所述像素电极,其中该共用电极通过一第一导通孔电性连接该第一接垫,该共用电极通过一第二导通孔电性连接该第二接垫,其中该第一导通孔的中心沿着一第一偏移方向偏离该第一接垫的中心,且该第二导通孔的中心沿着一第二偏移方向偏离该第二接垫的中心;以及一第二基板,面对该第一基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偏移方向与该第二偏移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黑矩阵,位于该第二基板上,且包括:多条第一部分,沿着该第一延伸方向延伸,且重叠于所述第一信号线,且各该第一部分的中线实质上沿着对应的该第一信号线延伸;多条第二部分,沿着该第二延伸方向延伸,且重叠于所述第二信号线,且各该第二部分的中线实质上沿着对应的该第二信号线延伸;以及一第一间隙物,重叠于所述主动元件中的其中一者的源极以及汲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第二间隙物,重叠于所述主动元件中的其中另一者的源极以及汲极,其中该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威任魏霖杰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