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变形缝用阻火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165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4
一种建筑变形缝用阻火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状本体(1)以及弹性支撑机构(2);所述条状本体(1)的截面为U形,且由内部的耐火隔热芯(11)外包表面防护层(12)组成;所述弹性支撑机构(2)包括多个弹性元件(21),所述弹性元件(21)设置作用在所述条状本体(1)的U形截面的两壁之间,迫使所述条状本体(1)U形截面的两壁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依靠弹性撑开卡嵌于建筑变形缝中,无需额外的结构固定,安装方便、快速,大幅缩短施工工期,大幅降低施工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变形缝用阻火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防火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变形缝用阻火带。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变形缝是指建筑物由于气温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地震等外界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变形而预留的构造缝,是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总称。变形缝上下贯通整个建筑物,当火灾发生时,火势和烟气可以通过此部位迅速蔓延扩大,从而导致防火分区完全失效,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0003]目前国内主流的建筑变形缝防火措施是采用双层不锈钢或镀锌薄板3中间夹耐火纤维棉毯4连续焊接或锚固而成的阻火带安装于变形缝中形成防火屏障,如图1所示,存在以下缺陷:
[0004]1、由于阻火带钢制外壳为硬质材料,可伸缩性小,变形缝发生剪切或大幅水平或垂直位移时,容易引起外壳变形和焊接脱落导致阻火失效;
[0005]2、安装难度大,阻火带在长度方向上拼接时需要切割钢板外壳,对内部耐火纤维进行搭接然后再密封外壳;
[0006]3、由于是硬质结构,无法适应L形、T形、十字形交叉变形缝安装,施工成本高;
[0007]4、可维修性差,维修成本高;
[0008]5、抗震性差;
[0009]6、自重大,运输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变形缝用阻火带。
[0011]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变形缝用阻火带,包括一条状本体以及弹性支撑机构;所述条状本体的截面为U形,且由内部的耐火隔热芯外包表面防护层组成;所述弹性支撑机构包括多个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作用在所述条状本体的U形截面的两壁之间,迫使所述条状本体U形截面的两壁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0012]上述方案中,所述条状本体的U形截面的两壁内侧面上对应于弹性元件的两端各设有卡固点,弹性元件的两端与卡固点配合卡固。
[0013]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元件为双扭簧。
[0014]进一步,所述条状本体的U形截面的两壁的内侧面上固定设有硬质边条,所述硬质边条上对应于弹性元件的两端开设卡槽以作为卡固点,所述弹性元件的两端嵌入卡槽配合。再优选,所述硬质边条的横截面上看,其中部具有一倒V形拱起部,在该拱起部的下壁开设所述卡槽。
[0015]上述方案中,所述耐火隔热芯由内层和外层双层叠置构成,所述耐火隔热芯的外层的边沿延伸以超过内层形成延伸段。
[0016]进一步,所述耐火隔热芯的外层的延伸段内侧面上对应于弹性元件的两端各设有
卡固点,弹性元件的两端与卡固点配合卡固。
[0017]再进一步,所述弹性元件为双扭簧。
[0018]优选,所述耐火隔热芯的外层的延伸段内侧面上固定设有硬质边条,该硬质边条上对应于弹性元件的两端开设卡槽以作为卡固点,所述弹性元件的两端嵌入卡槽配合。再优选,所述硬质边条的横截面上看,其中部具有一倒V形拱起部,在该拱起部的下壁开设所述卡槽。
[0019]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0]1、由于本技术的条状本体是由隔热耐火层包表面防护层构成,且由弹性支撑机构以弹性撑开卡嵌于建筑变形缝中,无需额外的结构固定,安装方便、快速,大幅缩短施工工期,大幅降低施工成本;
[0021]2、同样由于本技术的条状本体是由隔热耐火层包表面防护层构成,且由弹性支撑机构以弹性撑开卡嵌于建筑变形缝中,条状本体与建筑变形缝不是刚性连接,其整体是柔性结构,能够满足变形缝各个维度方向的大幅位移;
[0022]3、本技术的连续铺设的搭接处可以以公母接插方式安装,无需额外的拼接密封处理;
[0023]4、本技术能够预制成L形、T形、十字形交叉模组,可灵活适应于L形、T形、十字形交叉的变形缝进行现场部署安装;
[0024]5、本技术对现场安装空间要求极低,可很好地适应狭小空间和复杂交错区域安装;
[0025]6、本技术材质轻,搬运及安装方便;
[0026]7、本技术可修复性强,维修便捷、成本低;
[0027]8、本技术柔性轻质,可很好地吸收系统震动。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现有技术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视示意图;
[0030]图3为图2的A

A向剖视示意图;
[003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32]以上附图中:
[0033]1、条状本体;
[0034]11、耐火隔热芯;111、内层;112、外层;1121、延伸段;
[0035]12、表面防护层;
[0036]13、硬质边条; 131、倒V形拱起部;
[0037]14、卡固点;
[0038]2、弹性支撑机构;21、弹性元件;
[0039]3、不锈钢或镀锌薄板;4、耐火纤维棉毯。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41]实施例:参见图2

图4所示:
[0042]一种建筑变形缝用阻火带,包括一条状本体1以及弹性支撑机构2。
[0043]所述条状本体1的截面为U形,且由内部的耐火隔热芯11外包表面防护层12组成。
[0044]所述弹性支撑机构2包括多个弹性元件21,所述弹性元件21设置作用在所述条状本体1的U形截面的两壁之间,迫使所述条状本体1U形截面的两壁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0045]具体,这些弹性元件21在条状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列布置,条状本体1的U形截面的两壁内侧面上对应于弹性元件21的两端各设有卡固点14,弹性元件的两端与卡固点14配合卡固。这里的配合卡固,可以是槽和凸起的嵌入配合,也可以是铆接等紧固件固定。优选是,所述条状本体1的U形截面的两壁的内侧面上固定设有硬质边条13,所述硬质边条13上对应于弹性元件21的两端开设卡槽以作为卡固点14,所述弹性元件21的两端嵌入卡槽配合。
[0046]优选,所述弹性元件21采用双扭簧,以保证稳定的弹性力度以及使用寿命。实际中,采用压簧,甚至采用弹性片等等也是能达到效果的替代方案。
[0047]所述硬质边条13优选采用金属材质,在其横截面上看,其中部具有一倒V形拱起部131,在该倒V形拱起部131的下壁开设所述卡槽。
[0048]具体,所述耐火隔热芯11由内层111和外层112双层叠置构成,所述耐火隔热芯11的外层112的边沿延伸以超过内层形成延伸段1121,具体硬质边条13设在耐火隔热芯11的外层112的延伸段1121内侧面上,硬质边条固定在延伸段1121内侧面上,具体可采用铆钉固定,当然采用其他固定方案也可。
[0049]所述耐火隔热芯11由内层111和外层112双层叠置构成,这样的主要优点是在阻火带的两端处,可将一端的内层111延长设置构成公端,而其另一端将外层112延长设置构成母端,这样形成防火带端部的公母端结构,便于直接插接安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变形缝用阻火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状本体(1)以及弹性支撑机构(2);所述条状本体(1)的截面为U形,且由内部的耐火隔热芯(11)外包表面防护层(12)组成;所述弹性支撑机构(2)包括多个弹性元件(21),所述弹性元件(21)设置作用在所述条状本体(1)的U形截面的两壁之间,迫使所述条状本体(1)U形截面的两壁之间保持一定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变形缝用阻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本体(1)的U形截面的两壁内侧面上对应于弹性元件(21)的两端各设有卡固点(14),弹性元件的两端与卡固点(14)配合卡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变形缝用阻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21)为双扭簧。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建筑变形缝用阻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本体(1)的U形截面的两壁的内侧面上固定设有硬质边条(13),所述硬质边条(13)上对应于弹性元件(21)的两端开设卡槽以作为卡固点(14),所述弹性元件(21)的两端嵌入卡槽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建筑变形缝用阻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边条(13)的横截面上看,其中部具有一倒V形拱起部(1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马昕李恋恋
申请(专利权)人:拉米尼特建筑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