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物篮及具有该置物篮的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150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置物篮及具有该置物篮的婴儿车。婴儿车包括车架、座椅及置物篮,座椅设于车架上,置物篮与车架连接并位于座椅的下方。其中,置物篮包括底部、前挡片、后挡片及侧挡片。前挡片、后挡片及侧挡片分别连接于底部的前后左右侧,后挡片发生变形以使得置物篮的后侧具有可供物体从后往前进入置物篮的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置物篮借助后挡片自身可变形,从而使得置物篮的后侧具有缺口,借助该缺口,方便物体从后往前进入置物篮,尤其对于大体积的物体来说,直接从后侧进入更加方便,摒弃了传统的置物篮的后方阻碍物体进入的缺陷。缺陷。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置物篮及具有该置物篮的婴儿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婴幼儿载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置物篮及具有该置物篮的婴儿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文的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其丰富的物质消费品,而婴幼儿载具就是诸多的物质消费品中的一种。婴幼儿载具在成人及婴幼儿外出时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解放成人的双手,减轻负担,另一方面,婴幼儿能够有较舒服的姿势,故婴幼儿载具逐年受到消费者的追捧。随着人们对婴幼儿载具的需求的不断提高,婴幼儿载具的结构工艺逐年改进以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
[0003]婴儿车是婴幼儿载具中常见的一种。现有的婴儿车包括车架、座椅及位于座椅下方的置物篮。借助置物篮,利用婴儿车的空间可搭载更多的物件,解放人们的双手。现有的置物篮的后方设有后方围栏,从而阻挡物体从置物篮掉落。但是,对于体积庞大的物体,若想将其放入置物篮,需要使后方开设有大开口。而目前婴儿车的置物篮多为硬质地,且其不可变形,又或者变形后不可恢复,故大体积的物件无法放置于置物篮内。
[0004]因此,急需要一种可敞有开口的置物篮及具有该置物篮的婴儿车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敞有开口的置物篮。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敞有开口的置物篮的婴儿车。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置物篮包括底部、前挡片、后挡片及两个侧挡片,前挡片、后挡片及侧挡片分别连接于底部的前后左右侧,后挡片相对底部运动以使得置物篮的后侧具有可供物体从后往前进入置物篮的缺口;或者,后挡片发生变形以使得置物篮的后侧具有可供物体从后往前进入置物篮的缺口;或者,后挡片呈可拆卸地与底部连接。
[0008]较佳地,后挡片的两侧分别与侧挡片枢接,后挡片相对底部枢转以于一相交于底部的抵挡位置及一平行于底部的放平位置之间切换,或者,后挡片相对底部枢转以于一相交于底部的抵挡位置及一相交于底部的收纳位置之间切换,当后挡片位于放平位置或者收纳位置时,置物篮具有缺口。
[0009]较佳地,后挡片为刚性结构,后挡片相对底部向下枢转以于抵挡位置及与底部位于同一平面的放平位置之间切换。
[0010]较佳地,底部包含一遮蔽部,遮蔽部由底部的尾部向上弯曲延伸而成,遮蔽部与后挡片的下缘通过一连接件连接。
[0011]较佳地,后挡片为柔性结构,后挡片相对底部向上枢转以于抵挡位置及一相对于抵挡位置的收纳位置之间切换;当后挡片位于抵挡位置时,后挡片的下缘抵靠于底部的表面,当后挡片位于收纳位置时,后挡片的顶缘抵靠于底部的表面。
[0012]较佳地,后挡片包括分别设置于两端的连接段及连接于两连接段之间的阻挡段,
两连接段分别与侧挡片枢接。
[0013]较佳地,后挡片具有第一磁吸结构,底部具有第二磁吸结构,当后挡片位于抵挡位置时,第一磁吸结构与第二磁吸结构相互吸引而使后挡片与底部连接。
[0014]较佳地,后挡片的底部具有公扣,底部具有与公扣扣合的母扣,当后挡片位于抵挡位置时,公扣与母扣扣合连接而使后挡片与底部连接。
[0015]较佳地,后挡片具有第一拉链,底部具有第二拉链,第一拉链与第二拉链通过一链头连接。
[0016]较佳地,底部的表面设有置物袋。
[0017]较佳地,置物篮还包括至少一个侧插片,侧插片连接于底部的左侧或右侧上,后挡片至少一侧设有开口朝下设置的插袋,插袋向下对应地套接于侧插片上。
[0018]较佳地,侧插片的一端与底部转动连接,侧插片可相对底部转动至与贴合侧挡片的位置,侧插片内设有第三磁吸结构,侧挡片设有第四磁吸结构,侧插片通过第三磁吸结构与第四磁吸结构相互吸引而贴合于侧挡片。
[0019]较佳地,后挡片包括分别设于两端的连接段及连接于两连接段之间的阻挡段,与侧插片对应的其中一连接段设有插袋,另一连接段与底部转动连接;或者,两连接段均设有插袋。
[0020]较佳地,后挡片为弹性结构。
[0021]较佳地,后挡片的两侧与侧挡片连接,后挡片的两侧与侧挡片之间连接有伸缩片,伸缩片折叠而使后挡片抵挡于底部的后侧,伸缩片绕一枢转线枢转展开而使后挡片与底部位于同一平面。
[0022]较佳地,后挡片为分体式结构。
[0023]较佳地,后挡片包括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后挡片及第二后挡片,第一后挡片与第二后挡片沿左右方向相邻设置,第一后挡片的一侧与侧挡片固定连接,第二后挡片的一侧与侧挡片固定连接,第一后挡片的另一侧与第二后挡片的另一侧呈可拆卸的连接。
[0024]较佳地,第一后挡片与第二后挡片通过魔术贴或者纽扣连接。
[002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婴儿车包括车架、座椅及前述的置物篮,座椅设于车架上,置物篮与车架连接并位于座椅的下方。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置物篮借助前挡片、后挡片及侧挡片分别连接于底部的前后左右侧,从而使得置物篮内的物品不易丢失。借助后挡片相对底部运动,或者后挡片自身可变形,从而使得置物篮的后侧出现缺口,或者借助后挡片可拆卸地与底部连接,当后挡片拆卸掉后,置物篮的后方出现缺口,借助该缺口,方便物体从后往前进入置物篮,尤其对于大体积的物体来说,直接从后侧进入更加方便,摒弃了传统的置物篮的后方阻碍物体进入的缺陷;尤其是当人们选择婴儿车与婴儿篮两种载具一起出行时,当不需要使用婴儿篮时可采用上述三种结构的置物篮以放置婴儿篮。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一实施例的置物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二实施例的置物篮处于第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二实施例的置物篮处于第二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三实施例的置物篮处于第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三实施例的置物篮处于第二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是本专利技术之第四实施例的置物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7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五实施例的置物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8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五实施例的置物篮之后挡片从置物篮拆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9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五实施例的置物篮之后挡片装入置物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10是本专利技术之第六实施例的置物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11是本专利技术之第六实施例的置物篮之后挡片从侧片中分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8]图12是本专利技术之第六实施例的置物篮之侧插片与侧挡片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9]图13是本专利技术之第六实施例的置物篮之后挡片拆出来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0]图14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七实施例的置物篮位于抵挡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15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七实施例的置物篮位于放平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2]图16是本专利技术之第八实施例的置物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置物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前挡片、后挡片及两个侧挡片,所述前挡片、所述后挡片及所述侧挡片分别连接于所述底部的前后左右侧,所述后挡片发生变形以使得所述置物篮的后侧具有可供物体从后往前进入置物篮的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片为弹性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片的两侧与所述侧挡片连接,所述后挡片的两侧与侧挡片之间连接有伸缩片,所述伸缩片折叠而使所述后挡片抵挡于所述底部的后侧,所述伸缩片绕一枢转线枢转展开而使所述后挡片与所述底部位于同一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片为分体式结构。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于雅叶亦庭罗羚漪王李辰刘光浩于雄杨强吴波李能智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