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球孢白僵菌毒力的真菌病毒及其传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146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球孢白僵菌毒力的多聚病毒科双链RNA真菌病毒,其包含SEQIDNO:1、SEQIDNO:2、SEQIDNO:3、SEQIDNO:4、SEQIDNO:5和SEQIDNO:6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以及所述多聚病毒科双链RNA真菌病毒用于提高球孢白僵菌的毒力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含有所述多聚病毒科双链RNA真菌病毒的球孢白僵菌菌株。科双链RNA真菌病毒的球孢白僵菌菌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球孢白僵菌毒力的真菌病毒及其传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提高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杀虫毒力的新型多聚病毒科双链RNA真菌病毒,含有所述病毒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球孢白僵菌寄主范围广,是防治作物害虫的生物防治剂。球孢白僵菌广泛应用于作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其主要依靠分生孢子实现其内生性及直接作用于靶标有害生物。研究表明,球孢白僵菌毒力与菌丝生长速度、生长环境、培养基营养等密切相关。近期研究表明,真菌病毒能够影响球孢白僵菌的毒力。
[0003]研究表明,来源于世界各地近五分之一以上的球孢白僵菌分离物含有双链RNA病毒。主要包括Totiviridae,Partitiviridae, Polymycoviridae三个科,以及未分类的含有最小基因组的 Narnaviridae。目前,已经报道的球孢白僵菌中双链RNA病毒少量属于Totiviridae,部分属于含有2

4条双链RNA的Partitiviridae,而 Polymycoviridae由4条以上双链RNA构成,但未见含有RNA缺陷型病毒。
[0004]在双链RNA病毒对寄主球孢白僵菌的影响研究方面,有研究表明,含有Polymycoviridae病毒科病毒的球孢白僵菌菌株菌落生长速度及生物量低于不含病毒的菌株,及多具体病毒导致了寄主球孢白僵菌生长速度和生物量的降低;在内生病毒对球孢白僵菌杀虫活性研究方面,有报道Partitiviridae病毒降低球孢白僵菌杀虫活性,多聚体病毒对球孢白僵菌毒力的影响未见报道。同时,真菌病毒主要传毒方法为培养基对峙培养,未见其他传毒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球孢白僵菌对害虫毒力和生长速度、孢子萌发率、菌体干重以及芽生孢子浓度呈正相关的真菌内生多聚体双链RNA病毒,及利用昆虫虫体进行传毒的方法,以期用于球孢白僵菌防治害虫过程中提高毒力的目的。
[0006]所述病毒内生于分离自吉林省靖宇县玉米田间亚洲玉米螟幼虫僵虫的球孢白僵菌菌株BbOFJY中。该菌株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2021年5月24日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收到并登记入册,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 22429,分类命名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保藏人地址是吉林省长春市净月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大街1363号,保藏单位的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
[0007]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聚病毒科双链RNA真菌病毒,其包含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SEQID NO:4、SEQ ID NO:5和SEQ ID NO:6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000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聚病毒科双链RNA真菌病毒,其由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SEQID NO:4、SEQ ID NO:5和SEQ ID NO:6所示的核苷酸
序列组成。
[0009]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多聚病毒科双链 RNA真菌病毒而提高球孢白僵菌杀虫毒力的方法。
[001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治植物害虫的方法,包括利用昆虫虫体使所述多聚病毒科双链RNA真菌病毒感染球孢白僵菌的方法。
[0011]通过将上述病毒利用新的传毒方法转移到球孢白僵菌中,成功创制了高毒力新菌株,从而提高球孢白僵菌对害虫毒力,降低生产和防治成本。
[0012]在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球孢白僵菌菌株,其含有所述多聚体双链RNA真菌病毒。
[001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菌株的保藏号为CGMCC No.22429。
[0014]除非另外定义,本文所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冲突的情况下,以本申请说明书为准。下面描述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与本文所述那些类似或等同的方法和材料可用于实施或测试本专利技术。本文公开的材料、方法和实例仅是说明性的,而非旨在限制。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dsRNA提取结果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0016]图2为BbPmV

4病毒基因组结构图。
[0017]图3为病毒基因组5'端和3'端区域的多重序列比对结果。
[0018]图4为脱毒菌株dsRNA(A)及RT

PCR(B)检测图。
[0019]图5为病毒对球孢白僵菌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A)及生长速率(B)影响图。
[0020]图6病毒对球孢白僵菌在察氏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A)及生长速率(B)影响图。
[0021]图7病毒对球孢白僵菌产孢量(A、B)12h孢子萌发率(C)及 16h孢子萌发率(D)的影响。
[0022]图8病毒对球孢白僵菌干重的影响。
[0023]图9病毒对球孢白僵菌芽生孢子产孢量的影响。
[0024]图10传毒菌株的双链RNA提取检测
[0025]图11传毒菌株的病毒RT

PCR检测
[0026]图12对害虫毒力的LT50测定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1球孢白僵菌双链RNA基因的分离及鉴定
[0028]1.1球孢白僵菌菌株双链RNA的分离
[0029]1)在无菌研钵中将干燥的菌丝研磨成粉状;
[0030]2)每0.2g样品中加入2
×
GPS缓冲液:500μL;Trizol:500 μL;氯仿:500μL;10%SDS:150μL。混合均匀后室温下振荡10 min;
[0031]3)12000r/min,4℃离心10min,将上清液转移至新的无菌2 mL离心管中;
[0032]4)向溶液中加入0.05g纤维素粉,并按照每1000μL溶液,加入180μL无水乙醇比例添加无水乙醇;
[0033]5)冰浴0.5h使纤维素粉充分吸收dsRNA,12000r/min,4℃离心2min,弃上清;
[0034]6)加入600μL洗脱液,充分混匀并于冰上静置1min,12000 r/min,4℃离心2min,弃上清;
[0035]7)重复步骤6;
[0036]8)加入650μL的1
×
STE溶液,振荡5min,冰上静置3min;
[0037]9)12000r/min,4℃离心5min,将上清液转移至1.5mL无菌离心管中并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轻轻颠倒混合,

20℃静置1小时以上;
[0038]10)4℃,12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
[0039]11)加入600μL的75%乙醇洗涤沉淀,4℃,12000r/min离心2 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聚病毒科(Polymycoviridae)双链RNA真菌病毒,其包含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和SEQ ID NO:6所示的核苷酸序列。2.一种多聚病毒科双链RNA真菌病毒,其由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和SEQ ID NO: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坤牛昕泽康钦李启云路杨隋丽赵宇李乐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