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纺布
,具体为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针刺棉等,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
[0003]但现有的无纺布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抑菌布料往往通过缝纫固定至无纺布内,长时间抑菌布料容易失去原有抑菌性,且大多数抗菌无纺布通过多种绵层或者抑菌绵层直接缝纫固定,而抑菌类绵层清洗后容易导致抑菌因子流失,并失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包括无纺布主体和氨纶绵层,所述无纺布主体的底端设置有氨纶绵层,所述无纺布主体的顶端中部开设有存储槽,所述存储槽的顶端设置有透气棉,所述氨纶绵层的底端设置有无纺布层;
[0006]所述氨纶绵层的内部嵌入设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包括无纺布主体(1)和氨纶绵层(2),所述无纺布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氨纶绵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主体(1)的顶端中部开设有存储槽(101),所述存储槽(101)的顶端设置有透气棉(102),所述氨纶绵层(2)的底端设置有无纺布层(3);所述氨纶绵层(2)的内部嵌入设置有竹纤维绵层(201),所述竹纤维绵层(201)的内部嵌入设置有活性炭球(202),所述无纺布层(3)的底端缝纫有第一抗菌绵层(301),所述第一抗菌绵层(301)的底端缝纫有第二抗菌绵层(302),所述第二抗菌绵层(302)的底端缝纫有呈横向等距离排列的抗菌条(3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槽(101)的内壁底面设置有杀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保国,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良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