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握力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122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健握力球,包括:球体,球体呈圆球状,球体采用高弹材料制成,且球体内形成有空腔;内胆体,内胆体整体呈椭球状,且中空,内胆体上设置有过孔;撞球,撞球设置于内胆体中空的内部;软性系绳,软性系绳的一端穿过过孔内,并连接于撞球;空腔内壁上与第一区域位置相对处形成为第二区域,空腔在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形成为弹性活动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球体的内部设置内胆体、撞球和弹性活动空间,可以作为正常的握力球使用,且在手掌握持产生压力时,撞球自由,可以在内胆体内产生撞击,进而产生震动和响声,如此以用于在晃动手臂时集中注意力,避免意识分散帮助保健和健身,同时,产生的震动也具有保健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健握力球


[0001]本技术涉及保健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保健握力球。

技术介绍

[0002]握力球属于一种健身器械,可以用于缓解手部疲劳的一些作用,可以用于办公室人群,以及一些老年人。同时比较适合于脑血管疾病等后遗症手部肌肉的康复锻炼。通过手部练习捏力,对手指间等部位的按摩,可以有效的改善手部肌肉的灵活度,改善手部肌肉的肌力。
[0003]现有的握力球多为实心产品,且功能单一,仅仅只能用于掌握。
[0004]经过试验发现,人体摇动手臂可以有效地提升手掌、手臂和肩部等部位的肌肉活性和神经系统活性。因此一种想法是通过握力球帮助使用者实现摇动手臂时集中注意力,避免静默式状态带来的乏味,达到保健健身的效果。现有的握力球由于结构和功能单一,并不具有这种效果。
[0005]因此,新开发出一种握力球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健握力球,方案如下:
[0007]一种保健握力球,包括:
[0008]球体,所述球体呈圆球状,所述球体采用高弹材料制成,且所述球体内形成有空腔;
[0009]内胆体,所述内胆体整体呈椭球状,且中空,所述内胆体上设置有过孔,所述内胆体外壁上位于所述过孔周围形成为第一区域;
[0010]撞球,所述撞球设置于所述内胆体中空的内部;
[0011]软性系绳,所述软性系绳的一端穿过所述过孔内,并连接于所述撞球,所述系绳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空腔的内壁;
[0012]所述空腔内壁上与所述第一区域位置相对处形成为第二区域,所述空腔在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形成为弹性活动空间。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腔通过两个相同的椭球形空间呈相互垂直交叉地形成,且所述椭球形空间尺寸和形状适配于所述内胆体,以在所述内胆体装入到所空腔内时,所述内胆体的表面贴合于其中一个所述椭球形空间的内壁。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撞球和软性系绳均为两个,且位置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内胆体两侧。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软性系绳的中心处轴向设置有具有弹性的金属丝。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胆体采用不锈钢制成,且壁厚为1mm

2mm。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球体内设置有镂空腔,所述镂空腔的数量为四个。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胆体的外壁设置有凸点,所述凸点围绕所述过孔形成。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孔的内壁边沿为圆弧状,且经过抛光处理。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在球体的内部设置内胆体、撞球和弹性活动空间,可以作为正常的握力球使用,且在手掌握持产生压力时,撞球自由,可以在内胆体内产生撞击,进而产生震动和响声,如此以用于在晃动手臂时集中注意力,避免意识分散帮助保健和健身,同时,产生的震动也具有保健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剖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球体剖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进一步优选说明:
[0027]请参考图1

4,一种保健握力球,包括有球体100、内胆体200、撞球300和软性系绳400。
[0028]球体100呈圆球状,球体100采用高弹材料制成,且球体100内形成有空腔110。通过高弹材料制成的球体100以便于挤压,以及在受到挤压后的回弹。
[0029]内胆体200设置于空腔110内,起到坚硬内芯的作用。在球体100受到挤压时,内胆体200的位置是球体100弹性变形的极限。内胆体200整体呈椭球状,且中空,内胆体200上设置有过孔210,内胆体200外壁上位于过孔210周围形成为第一区域220。
[0030]撞球300,撞球300设置于内胆体200中空的内部。在撞球300自由时,撞球300可以撞击内胆体200的内壁,产生震动和声响,用于集中人的注意力。
[0031]软性系绳400,软性系绳400的一端穿过过孔210内,并连接于撞球300,系绳400的另一端固定于空腔110的内壁。如图2所示,通过软性系绳400系固撞球300。
[0032]空腔110内壁上与第一区域220位置相对处形成为第二区域111,空腔110在位于第一区域220和第二区域111之间形成为弹性活动空间112。
[0033]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在正常状态,不受外力挤压的情况下,保持正常的球形。如图2所示,受到外力挤压时,球体100产生形变,向内变形,在变形过程中,弹性活动空间112受到压缩,直到第一区域220贴合于第二区域111,造成弹性活动空间112不存在。
[0034]通过控制软性系绳400的长度,使得球体100在正常状态下,软性系绳400将撞球300向外拉动,使其基于拉力被固定到内胆体200内壁的过孔210处,无法自由移动。基于此,在受到外力挤压,造成弹性活动空间112不存在时,撞球300基于松弛的软性系绳400,在内胆体200内呈自由状态。在外部产生晃动时,撞球300可以内胆体200产生撞击,撞击下会有震动和声音,集中人员的注意力。
[0035]本技术在具体使用时,手握球体100,通过手掌发力,向球体表面产生压力。球体100产生形变。压力取消时,球体100复原。此时本技术体现普通握力球的功能。另外,
在球体100受到外部压力,弹性活动空间112减小或者不存在时,撞球300在内胆体200处于自由状态。当晃动手臂时,撞球300开始在内胆体200内产生撞击,撞击产生震动为人的手掌所感受,同时还发出撞击声。震动和撞击声可以吸引和集中人的注意力,以避免无声无觉状态下人员觉得乏味无趣。另外,可以人员可以通过数出撞击声的次数来计算手臂晃动的次数。根据撞击的声音大小来调整手臂晃动的力量。
[003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空腔110通过两个相同的椭球形空间呈相互垂直交叉地形成,且椭球形空间尺寸和形状适配于内胆体200,以在内胆体200装入到空腔110内时,内胆体200的表面贴合于其中一个椭球形空间的内壁。
[0037]通过设置两个椭球形的空间相互垂直交叉,一方面让其中一个椭球形空间适配于内胆体200,另一方面,让另一个椭球形空间自然形成如图2所示的弹性活动空间112。
[003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撞球300和软性系绳400均为两个,且位置相对地设置于内胆体200两侧。
[0039]通过设置两个撞球300和软性系绳400,撞击效果更好。通过震动也能起到按摩效果。
[004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软性系绳400的中心处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健握力球,其特征在于,包括:球体(100),所述球体(100)呈圆球状,所述球体(100)采用高弹材料制成,且所述球体(100)内形成有空腔(110);内胆体(200),所述内胆体(200)整体呈椭球状,且中空,所述内胆体(200)上设置有过孔(210),所述内胆体(200)外壁上位于所述过孔(210)周围形成为第一区域(220);撞球(300),所述撞球(300)设置于所述内胆体(200)中空的内部;软性系绳(400),所述软性系绳(400)的一端穿过所述过孔(210)内,并连接于所述撞球(300),所述系绳(400)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空腔(110)的内壁;所述空腔(110)内壁上与所述第一区域(220)位置相对处形成为第二区域(111),所述空腔(110)在位于所述第一区域(220)和第二区域(111)之间形成为弹性活动空间(1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握力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10)通过两个相同的椭球形空间呈相互垂直交叉地形成,且所述椭球形空间尺寸和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