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外壳的滚铆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105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9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涡轮外壳的滚铆夹具。该滚铆夹具包括支撑机构和压紧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内环定位座和定心轴。涡轮扣置在支撑机构上。所述涡轮包括涡轮内环、涡轮叶片和涡轮外壳。所述叶片支撑台支承涡轮叶片。所述导向段伸出涡轮外壳的中心孔。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从下到下依次设置的心轴、转接板和涡轮外壳压板。该滚铆夹具在定心轴上增加锥度结构,当零件放上去后,零件可以依靠自重被自动导正。确保零件放到合适的位置,零件滚铆效果得以提升,废品率大大降低。废品率大大降低。废品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轮外壳的滚铆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液力变矩器加工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涡轮外壳的滚铆夹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自动变速器国产化进程加快,作为应用于AT和CVT的汽车液力变矩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液力变矩器制造工艺过程复杂、制造难度大,前期投入大、利润低,应用通用设备加工该产品经验不足,技术难度大。随着全球市场竞争加剧,目前国内对汽车液力变矩器的开发和应用逐渐渐少,在现有条件下使用现有通用设备开发制造液力变矩器对推动我国汽车工业、液力传动行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0003]液力变矩器总成主要由可旋转的涡轮总成和泵轮总成,以及固定不动的导轮总成三个元件组成。泵轮总成和盖总成连成一体,用螺栓固定在发动机曲轴上。涡轮总成通过从动轴与传动系统的其他部件相连。导轮总成则固定在不动的套管上。现有涡轮滚铆的质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保证间隙的合格性一直是解决的难点,而且自动化滚铆是时代所需。
[0004]涡轮放置的位置准确性对涡轮滚铆至关重要。若零件放的位置不正,涡轮外壳压板下来后,会把零件压坏,从而造成报废。然而,现有技术中,涡轮滚铆工序对工人的技能要求很高。操作者只能通过目测判定零件是否放到位,但由于目测存在视觉差异,不能完全杜绝零件放不正导致被压伤的问题,仍存在一定的报废率,且降低了工作效率,不适合批量生产。
[0005]因此,开发一种涡轮外壳的滚铆夹具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涡轮外壳的滚铆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7]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涡轮外壳的滚铆夹具,包括支撑机构和压紧机构。
[0008]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内环定位座和定心轴。所述定心轴整体为阶梯型回转体。所述定心轴从上到下一次包括同轴设置的导向段、涡轮外壳端面搁置段、叶片支撑台放置段和定位段。所述导向段包括同轴设置的圆台段和圆柱段。所述圆台段的大径端与圆柱段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涡轮外壳端面搁置段、叶片支撑台放置段和定位段均为圆柱体。所述圆柱段、涡轮外壳端面搁置段、叶片支撑台放置段和定位段的直径为d1、d2、d3和d4。其中,d3>d2>d1,d3 >d4。
[0009]所述底座的板面上设置有定位孔洞。所述内环定位座布置在底座上表面。所述内环定位座为上下端敞口且内中空的回转体。所述内环定位座的内腔包括大径圆柱段和小径圆柱段。所述定位孔洞和内环定位座的内腔共同组合出定心轴容置腔。所述定心轴嵌插在定心轴容置腔中。所述叶片支撑台放置段布置在大径圆柱段。所述定位段穿出小径圆柱段
包括同轴设置的圆台段和圆柱段。所述圆台段的大径端与圆柱段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涡轮外壳端面搁置段1032、叶片支撑台放置段1033 和定位段1034均为圆柱体。所述圆柱段、涡轮外壳端面搁置段1032、叶片支撑台放置段1033和定位段1034的直径为d1、d2、d3和d4。其中,d3>d2>d1,d3>d4。
[0030]所述底座101的板面上设置有定位孔洞。所述内环定位座102 布置在底座101上表面。所述内环定位座102为上下端敞口且内中空的回转体。所述内环定位座102的内腔包括大径圆柱段和小径圆柱段。所述定位孔洞和内环定位座102的内腔共同组合出定心轴容置腔。所述定心轴103嵌插在定心轴容置腔中。所述叶片支撑台放置段1033布置在大径圆柱段。所述定位段1034穿出小径圆柱段后插入定位孔洞。所述叶片支撑台放置段1033上布置有叶片支撑台。所述底座101、内环定位座102、定心轴103以及叶片支撑台之间通过销固定连接。
[0031]所述压紧机构3包括从下到下依次设置的心轴303、转接板302 和涡轮外壳压板301。涡轮外壳滚铆设备的主轴与心轴303连接。参见图5和图6,所述涡轮外壳压板301的下表面设置有导向槽3011。所述导向槽3011为圆台状。所述导向槽3011的大径端朝下。所述导向槽3011的尺寸与导向段1031的尺寸相匹配。
[0032]参见图2,所述涡轮2包括涡轮内环201、涡轮叶片202和涡轮外壳203。工作时,首先将涡轮2扣置在支撑机构1上。所述导向段 1031伸出涡轮外壳203的中心孔。涡轮2可以依靠自重被自动导正,定心效果好。此时,只有涡轮叶片202与叶片支撑台接触,而涡轮外壳203的端面与定心轴103,涡轮内环201与内环定位座102未接触。所述叶片支撑台支承涡轮叶片202。启动涡轮外壳滚铆设备,主轴带动压紧机构3向下进给。当涡轮外壳压板301开始接触涡轮外壳203的背部,推动涡轮2连同叶片支撑台、定心轴103向下移动直至涡轮内环201接触内环定位座102。预倒刀逐渐接触涡轮外壳处叶片爪并完成叶片爪预倒。完成叶片爪滚铆,使叶片爪与涡轮外壳 203完全贴合。
[0033]实施例2:
[0034]本实施例主要结构同实施例1,其中,所述定心轴103和涡轮外壳压板301的材料为金属材料。
[0035]实施例3:
[0036]本实施例主要结构同实施例1,其中,所述导向段1031的圆台段的高度为8mm。所述导向段1031的圆台段的锥角为20
°
。所述导向段1031的圆台段的大径端的直径为73.75mm。所述导向段1031 的圆柱段的高度为2.6mm。所述导向槽3011的槽深为12mm。所述导向槽3011的锥角20
°
。所述导向槽3011的大径端的直径为76.9mm。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外壳的滚铆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1)和压紧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底座(101)、内环定位座(102)和定心轴(103);所述定心轴(103)整体为阶梯型回转体;所述定心轴(103)从上到下一次包括同轴设置的导向段(1031)、涡轮外壳端面搁置段(1032)、叶片支撑台放置段(1033)和定位段(1034);所述导向段(1031)包括同轴设置的圆台段和圆柱段;所述圆台段的大径端与圆柱段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涡轮外壳端面搁置段(1032)、叶片支撑台放置段(1033)和定位段(1034)均为圆柱体;所述圆柱段、涡轮外壳端面搁置段(1032)、叶片支撑台放置段(1033)和定位段(1034)的直径为d1、d2、d3和d4;其中,d3>d2>d1,d3>d4;所述底座(101)的板面上设置有定位孔洞;所述内环定位座(102)布置在底座(101)上表面;所述内环定位座(102)为上下端敞口且内中空的回转体;所述内环定位座(102)的内腔包括大径圆柱段和小径圆柱段;所述定位孔洞和内环定位座(102)的内腔共同组合出定心轴容置腔;所述定心轴(103)嵌插在定心轴容置腔中;所述叶片支撑台放置段(1033)布置在大径圆柱段;所述定位段(1034)穿出小径圆柱段后插入定位孔洞;所述叶片支撑台放置段(1033)上布置有叶片支撑台;所述底座(101)、内环定位座(102)、定心轴(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之宝张长明凌锡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红宇精密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