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螺旋电感绕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052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锥形螺旋电感绕制装置,属于微波与射频电路技术领域。锥形螺旋电感绕制装置,包括转动座及转动部,转动部与转动座转动连接,转动部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部,另一端设置有绕线部,驱动部用于驱动转动部转动,绕线部远离转动部的一端为圆台形,绕线部远离转动部的一端设有螺旋结构,绕线部用于缠绕绕组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缠绕锥形电感线圈时,将绕组线的一端固定在绕线部的一端,将绕线部弯折成L型,用手或者其他辅助工具固定绕组线的另一端,此时驱动部工作,将绕组线缠绕至绕线部的周向上,同时由于绕线部上设有螺旋结构,无需使转动部沿其轴线方向运动,也可缠绕出均匀的锥形电感线圈。也可缠绕出均匀的锥形电感线圈。也可缠绕出均匀的锥形电感线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锥形螺旋电感绕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锥形螺旋电感绕制装置,属于微波与射频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锥形螺旋电感,又称锥形电感,是一种新型电感,其在较宽的频带内有良好的一致性,在偏置结电路、放大器电路、光载无线通信系统有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圆柱形线绕电感相比,锥形电感具有如下优点:圆锥形状电感允许其小口端对高频率电磁波具有较高的阻抗特性,而大口端对低频率电磁波具有较高的阻抗特性,该种类电感具有较优异的宽带特性;在进行宽带甚至超宽带的微波电路设计时,该类电感可一个替代多个电感且无需调谐,体积小、可靠性高,为电路设计提供了灵活空间。由于锥形电感整体为锥形,其不能采用常规的圆柱螺旋电感的工装进行绕线。
[0003]现有技术CN211555682U公开了一种锥形电感绕线工装,包括旋转驱动组件、直线移动驱动组件、转动支撑组件以及绕线工装本体,绕线工装本体包括依次同轴连接的操作部、绕线部和收尾部,旋转驱动组件以及转动支撑组件均固定在直线移动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上,转动支撑组件对操作部转动支撑,旋转驱动组件驱动绕线工装本体绕自身轴线转动,直线移动驱动组件驱动旋转驱动组件、转动支撑组件以及绕线工装本体沿绕线工装本体的轴线来回移动。
[0004]当缠绕锥形电感线圈时,先将电线的一端固定在绕线部的一端,握持住电线上位于绕线部一侧的部位,且握持住电线的手或者其他辅助工具位置固定;接着启动旋转驱动组件和直线移动驱动组件,旋转驱动组件驱动绕线工装本体绕自身轴线转,直线移动驱动组件驱动绕线工装本体沿自身的轴线移动,随着绕线部的旋转,电线缠绕在绕线部的周向上,同时随着绕线部的移动,在绕线部上均匀缠绕出锥形电感线圈;上述锥形电感绕线工装虽能均匀的缠绕出锥形电感线圈,但上述工装结构复杂,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能缠绕出均匀锥形电感线圈的锥形螺旋电感绕制装置。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锥形螺旋电感绕制装置,包括转动座及转动部,转动部与转动座转动连接,转动部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部,另一端设置有绕线部,驱动部用于驱动转动部转动,绕线部远离转动部的一端为圆台形,且绕线部远离转动部的一端设有螺旋结构,绕线部用于缠绕绕组线。
[0007]进一步的,转动部远离驱动部的一端设置有转接块,绕线部设置于转接块远离转动部的一侧,转接块的顶部还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开设位置与绕线部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且限位槽自转接块靠近绕线部的一侧向转接块远离绕线部的一侧延伸。
[0008]进一步的,转接块包括基体,绕线部及转动部与基体连接,基体的顶面设有第二凸起,且第二凸起位于靠近绕线部的一侧;
[0009]限位槽靠近绕线部的一端为A端,远离绕线部的一端为B端,限位槽在A端的槽底距基体的底面的距离为L1,限位槽在B端的槽底距基体的底面的距离为L2,L1<L2,限位槽设置于第二凸起的顶部,限位槽的槽底倾斜设置,且限位槽的槽底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第一夹角,绕组线第一线头与锥形螺旋电感的轴线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第一夹角的角度等于第二夹角的角度。
[0010]进一步的,转接块的顶面还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相对设置,第一凸起朝向第二凸起的一侧还设置有限位孔,限位孔用于插入绕组线第一线头。
[0011]进一步的,转接块远离转动部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三凸起,第三凸起为螺旋形,且第三凸起围绕绕线部设置,第三凸起螺旋形的方向与绕线部螺旋结构的方向一致。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底座及设置于底座上的尾挡块,转动座设置在底座上,尾挡块与底座转动连接,尾挡块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为L型槽,且第三凹槽沿转动部的转轴轴线方向贯穿尾挡块;
[0013]尾挡块包括两个工作状态,在第一状态时,尾挡块与绕线部远离转接块的一端抵接,在第二状态时,绕线部与第三凹槽位置相对应,第三凹槽用于取出绕制好的绕组线。
[0014]进一步的,尾挡块的顶面与第三凹槽相邻的面为第二基准面,第二基准面上还设置有第二凹槽92,第二凹槽为L型槽,且第二凹槽沿转动部的转轴轴线方向贯穿尾挡块,尾挡块在第一状态时,第二凹槽用于放置绕组线第二线头。
[0015]进一步的,转动部的转轴轴线方向为X轴方向,底座沿X轴方向的且远离转动座的面为第一基准面,底座沿X轴方向且远离转动座的一侧设置有尾挡块安装腔,尾挡块安装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尾挡块安装腔朝向第一基准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口,还包括与底座可拆卸连接的盖板,盖板用于遮盖第二开口,盖板朝向尾挡块安装腔的一侧上还凸设有挡块轴心杆,挡块轴心杆远离盖板的一端与底座连接,尾挡块与挡块轴心杆转动连接,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一端与尾挡块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连接,弹性件用于使尾挡块由第二状态改为第一状态。
[0016]进一步的,底座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为L型槽,第一凹槽沿转动部的转轴轴线方向贯穿底座,第一凹槽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
[0017]进一步的,驱动部为电机或手摇把手。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技术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缠绕锥形电感线圈时,将绕组线的一端固定在绕线部的一端,将绕线部弯折成L型,用手或者其他辅助工具固定绕组线的另一端,此时驱动部工作,将绕组线缠绕至绕线部的周向上,同时由于绕线部上设有螺旋结构,无需使转动部沿其轴线方向运动,也可缠绕出均匀的锥形电感线圈。
[0020]2、本技术设置有尾挡块及第三凹槽,第一状态为缠绕绕组线时,此时尾挡块与绕线部抵接,可防止在绕组线成型的过程中,绕组线超出绕线部的端部;第二状态为取出绕组线时,若不开设第三凹槽,取出绕制好的绕组线需拆下绕线部,如此将造成取出绕组线不便;绕组线缠绕好之后,转动尾挡块,使绕线部与第三凹槽的位置相对应,从第三凹槽取出绕组线,如此取出绕组线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装配图;
[0023]图3为本技术转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尾挡块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尾挡块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绕线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8]图8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
[0029]图9为本技术使用时的示意图。
[0030]图中标记为:1是绕线部,2是转动部,21是转动轴主体,22是第一限位部,24是第二限位部,26是第一连接部,3是转动座,4是驱动部,5是转接块,51是第一凸起,512是限位孔,52是第二凸起,522是限位槽,53是基体,532第一安装孔,534第三凸起,54是沟槽,6是底座,62是第一凹槽,64是尾挡块安装腔,66是弹性件安装腔,68是支撑孔,7是盖板,72是挡块轴心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锥形螺旋电感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座(3)及转动部(2),所述转动部(2)与所述转动座(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部(2)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部(4),另一端设置有绕线部(1),所述驱动部(4)用于驱动所述转动部(2)转动,所述绕线部(1)远离所述转动部(2)的一端为圆台形,且所述绕线部(1)远离所述转动部(2)的一端设有螺旋结构,所述绕线部(1)用于缠绕绕组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螺旋电感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2)远离所述驱动部(4)的一端设置有转接块(5),所述绕线部(1)设置于所述转接块(5)远离所述转动部(2)的一侧,所述转接块(5)的顶部还开设有限位槽(522),所述限位槽(522)的开设位置与所述绕线部(1)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且所述限位槽(522)自所述转接块(5)靠近绕线部(1)的一侧向所述转接块(5)远离所述绕线部(1)的一侧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锥形螺旋电感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块(5)包括基体(53),所述绕线部(1)及所述转动部(2)与所述基体(53)连接,所述基体(53)的顶面设有第二凸起(52),且所述第二凸起(52)位于靠近所述绕线部(1)的一侧;所述限位槽(522)靠近所述绕线部(1)的一端为A端,远离所述绕线部(1)的一端为B端,所述限位槽(522)在A端的槽底距所述基体(53)的底面的距离为L1,所述限位槽(522)在B端的槽底距所述基体(53)的底面的距离为L2,所述L1<所述L2,所述限位槽(522)设置于所述第二凸起(52)的顶部,所述限位槽(522)的槽底倾斜设置,且所述限位槽(522)的槽底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第一夹角,绕组线第一线头与锥形螺旋电感的轴线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第一夹角的角度等于第二夹角的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锥形螺旋电感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块(5)的顶面还设置有第一凸起(51),所述第一凸起(51)与所述第二凸起(5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凸起(51)朝向所述第二凸起(52)的一侧还设置有限位孔(512),所述限位孔(512)用于插入绕组线第一线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锥形螺旋电感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块(5)远离所述转动部(2)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三凸起(534),所述第三凸起(534)为螺旋形,且所述第三凸起(534)围绕所述绕线部(1)设置,所述第三凸起(534)螺旋形的方向与所述绕线部(1)螺旋结构的方向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嘉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