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贴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040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3
一种触控贴纸,包括感应部和接线部,感应部和接线部为由同一无色聚酰亚胺塑料膜切割而成的两个互连膜体;还包括触控电路,触控电路为设置在塑料膜上的薄膜电路,其包括感应电极、外接端以及用于连接感应电极和外接端的导线,感应电极设置在感应部上,外接端设置在接线部上。这种触控贴纸可作为透明触摸屏应用在家用电器中,降低这种家用电器的设计和制造难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控贴纸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触控贴纸,属触控器件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如电热水器、电烤箱、电饭锅、微波炉采用触控方式进行操控,其一般将触控板放置在电器外壳的特定位置,当手指触碰到该位置时,便可被电器所感应而实现触控操作。
[0003]一般来说,上述触控板可以是成本低廉的电路板。然而,有些家用电器带有指示板或显示屏,其需将触控功能集成在指示板或显示屏上,由此其触控板不得不采用透明的触摸屏,这种透明触摸屏一般需将触控电路制作在成本较高的玻璃基板上,而且,电器需为玻璃基板提供结构支撑,玻璃基板和家用电器主板之间需采用柔性电路板的连接线进行连接,由此其大幅提高了家用电器的设计和制造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触控贴纸,其可作为透明触摸屏应用在家用电器中,降低这种家用电器的设计和制造难度,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触控贴纸,其特征为:
[0006]包括感应部和接线部,所述感应部和接线部为由同一无色聚酰亚胺塑料膜切割而成的两个互连膜体;以及,
[0007]还包括触控电路,所述触控电路为设置在所述塑料膜上的薄膜电路,其包括感应电极、外接端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感应电极和外接端的导线,所述感应电极设置在所述感应部上,所述外接端设置在所述接线部上。
[0008]优选地,所述塑料膜可以是厚度为5μm~50μm的无色聚酰亚胺塑料膜。在制作上述触控贴纸时,可先将无色聚酰亚胺的前驱液(如聚酰胺酸溶液)涂布在玻璃基板上,通过干燥、加热固化反应形成附着在玻璃基板上的无色聚酰亚胺塑料膜,然后在其上制作出所需的触控电路,最后将无色聚酰亚胺塑料膜从玻璃基板上剥离出来,再通过模切等方式切割为感应部和接线部相连的形状,由此得到所述的触控贴纸。
[0009]一般来说,上述触控贴纸具有柔性结构,所述感应部为触控贴纸用于感应触控的区域,其一般较宽,而接线部用于触控贴纸的外接,其一般较窄以便于在家用电器内部进行弯曲连接。所述外接端为触控电路与外界连接的端口,其一般由并列的导电端子构成,优选所述外接端的背面贴附有补强板,如聚酰亚胺补强板,以便于其连接固定。
[0010]所述触控电路为设置在塑料膜上的薄膜电路,具体地,所述触控电路可以由作为导线或感应电极的导电薄膜,如金属薄膜(如银、铝、铜及其合金薄膜)或导电氧化物薄膜(如氧化铟锡、氧化锌铝薄膜)构成,上述薄膜可通过光刻等方式进行图形化,以便于形成所需的导线或电极图案。优选地,所述触控电路包含多个并列分布的块状感应电极,每个块状感应电极通过独立的导线连出到外接端(外接端一般连接触摸感应电路或芯片),在使用
时,触控电路可根据某个感应电极与触碰的手指之间的电容变化来探测手指的触碰动作,这种电路一般无需跳线,可由同层导电薄膜构成,制造成本更低。
[0011]为了保持触控贴纸的透明性,可优选所述感应电极由图形化的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如氧化铟锡薄膜构成,而所述导线及外接端由电阻较低的金属膜构成。
[0012]为了减少触控电路的制造成本,可优选所述薄膜电路仅由图形化的金属薄膜构成,其中,所述感应电极由镂空的金属网格构成,金属网格与导线和外接端由同一金属薄膜构成,因而结构更加简单,制造成本更低。更优选地,所述金属薄膜包括第一金属膜和第二金属膜,所述第一金属膜为通过磁控溅射沉积在所述塑料膜上的溅射金属膜,所述第二金属膜为电镀在所述第一金属膜上的电镀金属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膜优选为更加容易附着在无色聚酰亚胺塑料膜之上的“钼铌

铝钕

钼铌”三层合金膜,而所述第二金属膜为铜膜,其通过电镀的方式在第一金属膜之上生长,优选其厚度为1μm

10μm。
[0013]在使用时,上述贴纸一般可贴附在家电指示板或显示屏外侧且触控电路朝内(即塑料膜没有触控电路的另一面朝外作为触控面),或者当家电指示板或显示屏设有透明保护板时贴在保护板内侧。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由于采用无色聚酰亚胺塑料膜,以及触控电路可以设计为透明,这种触控贴纸整体上可以为透明,其可代替现有透明触摸屏设置在家用电极的指示板上。而且这种触控贴纸的整体结构柔软简单、制造成本低,轻薄无需支撑,触控贴纸自身带有柔性的接线部,其无需采用额外的柔性电路板连接线与家用电器上的主板进行连接,因而其应用在家用电器上能有效地减少家用电器的设计和制造难度。
[0016]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一的触控贴纸的外形示意图;
[0018]图2为实施例一的感应电极(薄膜电路)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的沿AA'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所示,触控贴纸100,包括较宽的感应部10和较窄的接线部20,感应部10和接线部20为由同一厚度为20μm(5μm~50μm均可)的无色聚酰亚胺塑料膜01切割而成的两个互连膜体。
[0022]如图1—3所示,触控电路02为设置在塑料膜01一个面上的薄膜电路,其包括感应电极11、外接端21以及用于连接感应电极11和外接端21的导线22,感应电极11设置在感应部10上,外接端21设置在接线部20上。其中,感应电极11为多个并列分布的块状感应电极,每个块状感应电极11通过独立的导线22连出到外接端21,在工作时,触控电路02可根据某个感应电极11与触碰的手指之间的电容变化来探测手指的触碰动作。
[0023]如图3所示,薄膜电路02仅由一层经光刻图形化的金属薄膜构成。其中,感应电极11由镂空而透明的金属网格构成,金属网格与导线22和外接端21由同一金属薄膜构成,金
属薄膜包括第一金属膜02和第二金属膜03,第一金属膜02为通过磁控溅射沉积在塑料膜01上的“钼铌

铝钕

钼铌”三层合金膜,第二金属膜03为电镀在第一金属膜02上的电镀铜膜(厚度为1μm

10μm)。
[0024]在制作触控贴纸100时,可先将无色聚酰亚胺的前驱液(如聚酰胺酸溶液)涂布在玻璃基板上,通过加热干燥固化形成附着在玻璃基板上的无色聚酰亚胺塑料膜,然后在其上制作出所需的触控电路,最后将无色 聚酰亚胺塑料膜从玻璃基板上剥离出来,再通过模切等方式切割为感应部和接线部相连的形状,由此得到触控贴纸。除此之外,如图1所示,外接端21的背面还可贴附聚酰亚胺补强板23,以便于其与家用电器主板的接插。
[0025]由于采用无色聚酰亚胺塑料膜,以及触控电路被设计为透明,触控贴纸100整体上为透明,其可代替现有透明触摸屏设置在家用电极的指示板上,而且触控贴纸100的整体结构柔软简单、制造成本低,轻薄无需支撑,触控贴纸100自身带有柔性的接线部,其无需采用额外的柔性电路板连接线与家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贴纸,其特征为:包括感应部和接线部,所述感应部和接线部为由同一无色聚酰亚胺塑料膜切割而成的两个互连膜体;以及,还包括触控电路,所述触控电路为设置在所述塑料膜上的薄膜电路,其包括感应电极、外接端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感应电极和外接端的导线,所述感应电极设置在所述感应部上,所述外接端设置在所述接线部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贴纸,其特征为:所述塑料膜是厚度为5μm~50μm的无色聚酰亚胺塑料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贴纸,其特征为:所述外接端的背面贴附有补强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贴纸,其特征为:所述触控电路包含多个并列分布的块状感应电极,每个块状感应电极通过独立的导线连出到所述外接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贴纸,其特征为:所述感应电极由图形化的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构成,而所述导线及外接端由金属膜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荣沈奕吕岳敏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超声显示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