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力感知功能的超精密磨削驱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0335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力感知功能的超精密磨削驱动平台,属于精密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输出杆、六角螺母、砂轮、垫片A、支撑架、滚动轴承、通电滑环、散热风扇、预紧螺钉、定子端盖、定子、沉头螺钉、转子端盖、工字型线圈骨架、弧形永磁体、转子外壳、隔磁筒、磁轭筒、碟簧片、导磁环、螺线管线圈骨架、霍尔传感器、螺线管线圈、散热水套、超磁致伸缩棒、垫片B、底座、调整棒,定子内部均匀布置6个工字形凸条绕制线圈绕组。调节线圈绕组内的通电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间隔,控制转子转动速度,调节通入螺线管线圈电流大小,控制内部超磁致伸缩棒的磁致伸缩的形变,实现精密的直线位移,能够同时实现转动和直动的精密磨削加工。动和直动的精密磨削加工。动和直动的精密磨削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力感知功能的超精密磨削驱动平台


[0001]本技术属于精密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力感知功能的超精密磨削驱动平台。

技术介绍

[0002]超精密加工技术是现代制造业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并且已经成为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技术,但中国制造业总体还是落后的,其落后就在于精密制造加工的落后,超精密加工技术是现代高科技产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是现代制造科学的发展方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试验为基础,所需试验仪器和设备几乎无一不需要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支撑,目前对于提高磨削驱动平台的精密度,一般采用在现有装备的基础上直接增加直线驱动器或旋转电机的办法,这无疑使得精密加工装备的体积和质量都有所增加,使其加工性能有所降低,并且造成了不小的资源浪费。
[0003]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驱动与磨削一体化的驱动平台装备,用于超精密磨削来提高其超精密加工装备的性能,对于我国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力感知功能的超精密磨削驱动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力感知功能的超精密磨削驱动平台,包括输出杆(1)、六角螺母(2)、砂轮(3)、垫片A(4)、支撑架(5)、滚动轴承(6)、通电滑环(7)、散热风扇(8)、预紧螺钉(9)、定子端盖(10)、定子(11)、沉头螺钉(12)、转子端盖(13)、工字型线圈骨架(14)、弧形永磁体(15)、转子外壳(16)、隔磁筒(17)、磁轭筒(18)、碟簧片(19)、导磁环(20)、螺线管线圈骨架(21)、霍尔传感器(22)、螺线管线圈(23)、散热水套(24)、超磁致伸缩棒(25)、垫片B(26)、底座(27)、调整棒(28),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杆(1)呈阶梯棒状结构,在其顶端均匀布置了螺纹轴A(101),通过六角螺母(2)将砂轮(3)与垫片A(4)固定到输出杆(1)上,并保持其同轴,通过输出杆(1)上的键轴A(102)用于锁定砂轮(3)和垫片A(4)达到同步转速的目的,输出杆(1)的末端与垫片B(26)相接,杆的末端分布穿线孔A(103),可用于引出螺线管线圈(23),所述定子端盖(10)呈圆盘型结构,定子端盖(10)外围均匀布置6个螺纹孔C(1001),通过预紧螺钉(9)固定到定子(11)上,圆盘内侧布置有穿线孔B(1003),用于引出螺线管线圈(23),圆盘中心带有通孔B(1002),其保持与输出杆(1)同心同轴,用于放置滚动轴承(6),轴承(6)外侧由支撑架(5)固定,支撑架(5)中心带有通孔A(503),用于引出输出杆(1),两个支角末端带有螺纹孔A(501)和螺纹孔B(502),分别与底座(27)上螺纹孔G(2701)和螺纹孔H(2702)相固定,底座(27)中心带有通孔I(2704),用于引出调整棒(28),并且保持同心同轴,底座(27)带有中心圆弧梯台(2703),用于放置定子(11),所述定子(11)外围圆周两侧均开有螺纹孔D(1102)与定子端盖(10)相固定,其内部圆周均匀分布6个工字型线圈骨架(1401

1406),分别绕制线圈绕组,线圈绕组通过定子穿线孔(1101)引出,所述定子(11)内部前段分别布置有通电滑环(7)和散热风扇(8),其保持与输出杆(1)高度的同心同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力感知功能的超精密磨削驱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11)内部转子结构包括沉头螺钉(12)、转子端盖(13)、工字型线圈骨架(14)、弧形永磁体(15)、转子外壳(16)、隔磁筒(17)、磁轭筒(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曹丰吴干段永勇肖志豪王玉陈卓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