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道路路基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道路建设
,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道路路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遇到下雨天气时能够对雨水蓄存并加以利用。
[0003]目前城市中的广场场地、道路等路面结构一般采用沥青混凝土进行铺设,沥青混凝土凝固成型后透水效果差,通常会在路面结构设置有排水管道以进行排水,排水管道末端一般直接连通到河流,当遇到降雨天气时雨水能够直接从排水管道排放到河流内,从而减少城市积水内涝灾害的发生。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方案,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
[0005]雨水作为一种可利用的水资源,直接通过排水管道排放到河流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再利用,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道路路基结构。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道路路基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道路路基结构,包括路面基层以及设置于路面基层外侧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道路路基结构,包括路面基层(1)以及设置于路面基层(1)外侧的绿化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基层(1)的表面设有集水沟(11),所述集水沟(11)的上方安装有透水砖(12),所述透水砖(12)设有供雨水流入集水沟(11)的透水孔(121);所述集水沟(11)的侧壁安装有用于排水的排水管道(13),所述排水管道(13)位于集水沟(11)的上部,所述集水沟(11)位于排水管道(13)下方的区域形成用于蓄存雨水的蓄水区域(111);所述路面基层(1)的表面安装有用于抽取蓄水区域(111)内的雨水并用于喷淋绿化带(2)的喷淋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生态道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12)的表面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防滑凸起(122),每一所述防滑凸起(122)均覆盖于一个透水孔(121)的上方,所述防滑凸起(122)的外侧设有连通于透水孔(121)的导水槽(1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绵城市生态道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12)的底部固定有用于阻挡泥沙的土工布(1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生态道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从金,黄金土,陈华玺,林远良,蔡智星,吴金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力天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