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侧零间隙气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020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侧零间隙气密封装置,包括座圈和转轴,座圈套设在转轴上,座圈下部为油槽,在座圈与转轴的接触面环座圈开设有密封槽,在密封槽内环其圆周方向均匀活动设置有若干单侧密封齿,单侧密封齿一侧坐落在转轴上,另一侧设置有推动单侧密封齿向转轴方向移动的第一充气管,第一充气管穿过座圈连接第一主动送风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由第一主动送风单元对第一充气管进行充气,使单侧密封齿向转轴方向移动,从而保证动态零间隙接触密封的形式,阻止了下方油槽内的油雾向外逸出,且可以在长时间使用依旧不会出现力量失衡的情况。以在长时间使用依旧不会出现力量失衡的情况。以在长时间使用依旧不会出现力量失衡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侧零间隙气密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密封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侧零间隙气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很多大中型水电站均面临着轴承油槽甩油、漏油及油雾逸出现象,目前,多数采用的密封形式有接触式密封、迷宫密封、梳齿式密封,这种传统的密封结构多数采用的弹簧结构,使密封结构与转轴之间形成零间隙运行,但这种结构长时间运行后,会使弹簧力量失衡,很难使密封结构始终与转轴之间形成零间隙运行,起不到理想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侧零间隙气密封装置,可以在长时间使用依旧保证密封结构始终与转轴之间形成零间隙运行。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单侧零间隙气密封装置,包括座圈和转轴,座圈套设在转轴上,座圈下部为油槽,在座圈与转轴的接触面环座圈开设有密封槽,在密封槽内环其圆周方向均匀活动设置有若干单侧密封齿,单侧密封齿一侧坐落在转轴上,另一侧设置有推动单侧密封齿向转轴方向移动的第一充气管,第一充气管穿过座圈连接第一主动送风单元。
[0005]进一步的,单侧密封齿上部设置有推动单侧密封齿向油槽方向移动的第二充气管,第二充气管穿过座圈连接第二主动送风单元。
[0006]进一步的,位于油槽上侧和下侧的座圈上分别开设凹槽,上下两个凹槽内分别设置有定位挡板和气密封板。
[0007]进一步的,定位挡板和座圈采用过盈配合安装,气密封板和座圈采用嵌接的方式安装。
[0008]进一步的,第一充气管沿单侧密封齿轴向方向设置在密封槽内,第二充气管沿单侧密封齿径向方形设置在密封槽内。
[0009]进一步的,定位挡板采用梳齿齿尖的线性方式与转轴接触。
[0010]进一步的,单侧密封齿采用非金属高分子自润滑材料。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单侧密封齿相反于转轴接触的径向一侧设有第一充气管,可保证单侧密封齿始终具有朝向转轴运动的趋势,同时也可保证单侧密封齿具有远离转轴运动的趋势。在单侧密封齿轴向的上方一侧也设有第二充气管,可保证单侧密封齿的轴向下方侧始终与座圈的齿槽面侧紧密接触,这种径向和轴向方向均采取了动态零间隙接触密封的形式,阻止了下方油槽内的油雾向外逸出,且可以在长时间使用依旧不会出现力量失衡的情况。2.定位挡板采用非金属高分子合成材料,采用过盈配合固定到座圈的凹槽里,与转轴接触时,采用梳齿齿尖的线性方式接触,保证与旋转的转轴接触时,既不会损伤转轴,又能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3.气密封板具有优良的自润滑性能,摩擦系数极小,耐高温、耐摩擦,在风压的作用下,气密封板可自动充气鼓起与转轴紧密
贴合,达到最佳的密封状态,特别在风压增大时,可使气密封板与转轴之间贴合更加紧密,有效防止油雾逸出。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座圈、2单侧密封齿、3气密封板、4定位挡板、5转轴、6端面安装螺栓、7A第一充气管、8A第一主动送风单元、7B第二充气管、8B第二主动送风单元、9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照图1,一种单侧零间隙气密封装置,包括座圈1和转轴5,座圈1套设在转轴5上,座圈1下部为油槽9,在座圈1与转轴5的接触面环座圈1开设有密封槽,在密封槽内环其圆周方向均匀活动设置有若干单侧密封齿2,单侧密封齿一侧坐落在转轴5上,另一侧设置有推动单侧密封齿向转轴5方向移动的第一充气管7A,第一充气管7A穿过座圈1连接第一主动送风单元8A。
[0015]其中,单侧密封齿上部设置有推动单侧密封齿向油槽9方向移动的第二充气管7B,第二充气管7B穿过座圈1连接第二主动送风单元8B。
[0016]其中,位于油槽9上侧和下侧的座圈1上分别开设凹槽,上下两个凹槽内分别设置有定位挡板4和气密封板3。
[0017]其中,定位挡板4和座圈1采用过盈配合安装,气密封板3和座圈1采用嵌接的方式安装。
[0018]其中,第一充气管7A沿单侧密封齿2轴向方向设置在密封槽内,第二充气管7B沿单侧密封齿2径向方形设置在密封槽内。
[0019]其中,定位挡板4采用梳齿齿尖的线性方式与转轴5接触。
[0020]其中,单侧密封齿2采用非金属高分子自润滑材料。
[0021]本技术在安装时,可以在座圈1上开设螺孔,通过端面安装螺栓6配合安装固定。并且,本技术在靠近转轴5一侧,最上方设有一层定位挡板4,定位挡板4采用非金属高分子合成材料,采用过盈配合固定到座圈1的凹槽里,与转轴5接触时,采用梳齿齿尖的线性方式接触,保证与旋转的转轴5接触时,既不会损伤转轴5,又能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同时,在安装时,又能起到自动定位作用,降低了现场安装难度,方便现场安装。在定位挡板4的下方设有一层至少一件单侧密封齿2,单侧密封齿2采用非金属高分子自润滑材料,从而保证单侧密封齿2与转轴5接触的一侧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效果。单侧密封齿2具有耐油、耐高温、耐老化、耐化学腐蚀等特性,并且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能,摩擦系数极小,按圆周方向等分成若干偶数等份,每一等份都可以具有朝向或远离转轴5运动的趋势,灵敏度极高,使轴向密封更加可靠。单侧密封齿2相反于转轴5接触的径向一侧设有第一充气管7A,可保证单侧密封齿2始终具有朝向转轴5运动的趋势,同时也可保证单侧密封齿2具有远离转轴5运动的趋势。在单侧密封齿2轴向的上方一侧也设有第二充气管7B,可保证单侧密封齿2的轴向下方侧始终与座圈1的齿槽面侧紧密接触,这种径向和轴向方向均采取了动态零间隙接触密封的形式,阻止了下方油槽9内的油雾向外逸出。单侧密封齿2下方设有一层气密封板3,气密封板3通过嵌接方式固定于座圈1凹槽里,气密封板3具有优良的自润滑性能,摩擦系数
极小,耐高温、耐摩擦,在风压的作用下,气密封板3可自动充气鼓起与转轴5紧密贴合,达到最佳的密封状态,特别在风压增大时,可使气密封板3与转轴5之间贴合更加紧密,有效防止油雾逸出。
[002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侧零间隙气密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座圈和转轴,座圈套设在转轴上,座圈下部为油槽,在座圈与转轴的接触面环座圈开设有密封槽,在密封槽内环其圆周方向均匀活动设置有若干单侧密封齿,单侧密封齿一侧坐落在转轴上,另一侧设置有推动单侧密封齿向转轴方向移动的第一充气管,第一充气管穿过座圈连接第一主动送风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侧零间隙气密封装置,其特征是:单侧密封齿上部设置有推动单侧密封齿向油槽方向移动的第二充气管,第二充气管穿过座圈连接第二主动送风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侧零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卫康查海涛杨峰张爱民蔡强孙志翔刘政王贤波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柘林水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