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损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3024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损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中低压配电网,计算中低压配电网的多个线损影响因素;采集中低压配电网的线损数据;基于粗糙集理论分别计算线损影响因素对线损数据的影响度,得到多个影响度;将多个影响度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基于BP神经网络,根据前N个影响度对应的线损影响因素进行模型训练建立中低压配电网的线损计算模型,N为正整数;通过线损预测模型预测线损。在线损分析自动化水平低、人工介入量大、运维资源有限的背景下,为中低压配电网线损管理工作提供统一的考核指标,聚焦于对电网产生实际经济损失的异常,实现中低压线损运维管理资源合理分配,提升线损管理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损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电力
,尤其是涉及到一种中低压配电网的线损预测方法、中低压配电网的线损预测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线损是电网经营企业一个综合性的核心经济技术指标,加强线损管理是电网经营企业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配电网作为电网损耗的薄弱环节,其线损电量一般占到总损耗电能的45%至60%,因此准确计算配电网的理论线损,从而有效控制配电网的线损率可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对配电网网络规划和经济运行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0003]目前,国家电网对配电网线损采用“四分”管理模式,即分压、分区、分线和分台区,它可以准确反映中低压配网各自的结构、设备性能情况、用电构成及管理水平,提升电网的精益化管理能力。但与此同时,也会带来以下几点问题:
[0004](1)线损考核指标众多,包括同期线损、低压台区在线线损、分线线损、专线线损等,且这些指标分散在不同的业务系统中,由不同的部门进行考核管理,导致基层运维人员疲于应付指标,无法应对日常的线损异常分析、排查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低压配电网的线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中低压配电网,并计算所述中低压配电网的多个线损影响因素;采集所述中低压配电网的线损数据;基于粗糙集理论,分别计算所述线损影响因素对所述中低压配电网的线损数据的影响度,得到多个影响度;将所述多个影响度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并基于BP神经网络,根据前N个所述影响度对应的线损影响因素进行模型训练,建立所述中低压配电网的线损计算模型,其中,N为正整数;通过所述线损预测模型预测线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中低压配电网,并计算所述中低压配电网的多个线损影响因素之前,还包括:根据电网结构、运行特性和设备特性,确定所述中低压配电网的线损影响因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损影响因素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供电半径、线路总长、电缆化率、馈线功率因数、馈线负载率、馈线三相不平衡度、馈线负荷形状系数、配变平均功率因数、配变平均负载率、配变三相不平衡度、配变负荷形状系数、平均导线线径、平均配变容量、平均运行年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中低压配电网,并计算所述中低压配电网的多个线损影响因素,包括:确定采集成功率指标为100%以及所述中低压配电网的日常管理水平大于预设阈值的所述中低压配电网;根据所述中低压配电网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系统、PMS系统获取计算所需的基础档案数据和量测数据,并计算所述中低压配电网的线损影响因素。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半径为中压配网的首端变电站与各个末端配电变压器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所述线路总长为中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的线路长度之和;所述电缆化率为中低压配电网的线路中电缆线长度占线路总长的比例;所述馈线功率因数为中压配电网的功率因数;所述馈线负载率为中压配电网的负载率;所述馈线三相不平衡度为中压配电网的三相不平衡度;所述馈线负荷形状系数为中压配电网的负荷形状系数;所述配变平均功率因数为中压配电网所含所有低压配电网的平均功率因数;所述配变平均负载率为中压配电网所含所有低压配电网的平均负载率;所述配变三相不平衡度为中压配电网所含所有低压配电网的平均三相不平衡度;所述配变负荷形状系数为中压配电网所含所有低压配电网的平均负荷形状系数;所述平均导线线径为中低压配电网所有线路的平均线径;所述平均配变容量为中压配电网所含所有低压配电网的平均变压器容量,包括所有公用变压器和专用变压器;所述平均运行年限为中压配电网所含所有低压配电网的平均变压器运行年限。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粗糙集理论,计算所述线
损影响因素对所述中低压配电网的线损数据的影响度,包括:根据所述粗糙集理论,确定粗糙集分析表达系统S={U,R,V,f},其中,U={x1,x2,x3,

x
n
}为论域,即全体样本的集合,一个所述中低压配电网为一个样本,R=C∪D为属性集合,C为第一条件属性集,表示对象特征,D为决策属性集,表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林刚伍栋文严勤祝君剑舒骁骁周麟云胡志强范志夫晏依朱亮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