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机翼的夹持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夹持机构
,具体为一种无人机机翼的夹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直升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无人伞翼机这几大类。
[0003]如申请号为CN202021255627.9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机飞行器机翼的夹持机构,包括上夹板、限位杆、第一驱动轴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的下方设置有下夹板,所述上夹板的顶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驱动轴,且第一驱动轴的底端延伸至下夹板的内部,所述下夹板顶端的两侧皆均匀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顶端均延伸至上夹板的上方。
[0004]但是上述方案存在以下不足:机翼在安装过程中操作起来比价复杂,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通过单一的缓冲弹簧无法对无人机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为此,我们推出一种无人机机翼的夹持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机翼的夹持机构,包括连接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上端四周内分别开设有安装腔(29),所述安装腔(29)内活动安装有无人机机翼(4),所述安装腔(29)前后端内分别开设有连接腔(2),所述连接腔(2)内分别设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T型块(8),两组所述T型块(8)分别滑接于T型槽(10)内,两组所述T型槽(10)开设于连接腔(2)前后端内,两组所述T型槽(10)左端内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所述第一弹簧(9)右端固定连接于T型块(8)左端,所述连接杆(3)后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杆(15),所述第一齿杆(15)活动连接于连接腔(2)内,所述第一齿杆(15)后端啮合有第二齿轮(14),所述第二齿轮(14)活动连接于连接腔(2)中部,所述第二齿轮(14)后端啮合有第二齿杆(13),所述第二齿杆(13)活动连接于连接腔(2)后端,所述第二齿杆(13)左端伸出连接板(1),所述连接杆(3)右端固定连接有两组锁杆(6);所述连接板(1)下端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7),四组所述连接柱(17)内开设有滑接腔(27),所述滑接腔(27)内滑接有T型杆(28),所述滑接腔(27)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6),所述第二弹簧(26)下端固定连接于T型杆(28)上端,所述T型杆(28)下端内开设有限位腔(19),所述限位腔(19)内滑接有触发杆(24),所述限位腔(19)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20),所述第三弹簧(20)下端固定连接于触发杆(24)上端,所述触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豪,袁学梓,蒲烁雷,吴霞,张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皓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