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荧光免疫分析仪及其图像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0104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微型荧光免疫分析仪及其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两帧荧光图像,分别进行滤波处理,获得第一荧光图像和第二荧光图像;根据荧光发光强度曲线,获得第一阈值;比对第一荧光图像和第二荧光图像上对应像素点的像素值,并根据第一阈值获得第三荧光图像;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第三荧光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第二阈值,并基于第二阈值对第三荧光图像进行二值化分割,获得二值化图像;迭代扫描二值化图像上的所有像素点,标记其中的相似像素点并记录在标记矩阵中,获得目标区域;计算目标区域的平均灰度值,根据灰度值与荧光信号光强成正比关系,获得样本中抗原或抗体的浓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检测误差,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结果的准确度。结果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荧光免疫分析仪及其图像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免疫层析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型荧光免疫分析仪及其图像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荧光免疫分析仪是建立在层析技术和抗原

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基础上的一项新兴免疫检测仪器。荧光免疫分析仪以固定有检测线(T线)和控制线(C线)的条状纤维层析材料为层析试纸,检测样本(如血清、血浆、全血、唾液等)通过毛细作用在层析试纸上移动,并且在移动的过程中,检测样本中的待测物与荧光标记第一抗体结合,形成待测物

第一抗体

荧光素结构,继续前行,经过NC膜的T线时,该待测物

第一抗体

荧光素结构中的待测物与设置于T线上的第二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被截留、聚集于T线区域,未与第二抗体发生结合的第一抗体

荧光素结构随着游离物继续前行至C线区域,与设置于C线的第三抗体特异性结合,被截留、聚集于C线区域。由于荧光发射强度与待测物浓度成正比,通过测量T线处和C线处荧光强度,结合荧光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荧光免疫分析仪的图像处理方法,运行于微型荧光免疫分析仪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取至少两帧荧光图像,采用优化后的高斯滤波对所述两帧荧光图像分别进行滤波处理,获得第一荧光图像和第二荧光图像;根据所述第一荧光图像或第二荧光图像上反应区的荧光发光强度曲线,获得第一阈值;比对所述第一荧光图像和第二荧光图像上对应像素点的像素值,并根据所述第一阈值获得第三荧光图像;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所述第三荧光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第二阈值,并基于所述第二阈值对第三荧光图像进行二值化分割,获得二值化图像;迭代扫描所述二值化图像上的所有像素点,标记其中的相似像素点并记录在标记矩阵中,获得连通区域,即目标区域;计算所述目标区域的平均灰度值,根据灰度值与荧光信号光强成正比关系,获得样本中抗原或抗体的浓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荧光免疫分析仪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优化后的高斯滤波对所述两帧荧光图像分别进行滤波处理,包括:设为利用双向滤波器计算荧光图像中像素点m的像素值,则:上式中,为归一化因数, 、分别为空间权值和像素权值,为像素点m和像素点n之间的空间距离,为待计算像素点m的像素值,为邻域内像素点n的像素值,m=(mx,my)为待计算的像素点的位置,n=(nx,ny)为邻域内像素点的位置, n∈S表示计算像素点m的像素值时,其结果由邻域范围S内的每个像素值的加权和决定,为一维高斯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荧光免疫分析仪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所述第一阈值为thd1,则:thd1=minGy+(maxGy

minGy)/k上式中,minGy为荧光发光强度曲线上的最小像素值,maxGy为荧光发光强度曲线上的最大像素值,k为常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荧光免疫分析仪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对
所述第一荧光图像和第二荧光图像上对应像素点的像素值,并根据所述第一阈值获得第三荧光图像,包括:若第一荧光图像和第二荧光图像上对应像素点的像素值的平均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则选取较小的像素值作为第三荧光图像的像素点像素值;若第一荧光图像和第二荧光图像上对应像素点的像素值的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选取较大的像素值作为第三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贾俊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长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