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HC管桩的桩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000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HC管桩的桩尖结构,包括:开口筒、间隔锥尖、间隔空隙、内支撑;开口筒和间隔锥尖采用焊接连接成整体,间隔锥尖和间隔空隙间隔布置,间隔锥尖之间采用内支撑加固。该一种新型桩尖结构的作用是:将管桩所受到的锤击力集中于桩尖一点,增强桩尖的穿透力,同时减小了挤土效应、增加了该新型桩尖在锤击过程中穿透不同土层时的稳定性,以此来减少管桩无贯入度和因管桩底端发生偏移而导致桩身破裂现象,为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提供更高的质量安全可靠性。的质量安全可靠性。的质量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HC管桩的桩尖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PHC管桩的新型桩尖结构,属于建筑工程


技术介绍

[0002]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端板和钢套箍等组成。整体细长,是空心的筒状混凝土。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也可以直接称为管桩,包括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简称PC管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简称PHC管桩),后者是对前者的结构改进,针对的是我国沿海地区淤泥软弱地质的特点,具有单桩承载力高;可接成任意长度,不受施工机械能力和施工条件局限;成桩质量可靠,沉桩后桩长和桩身质量可用直接手段进行监测;桩身耐锤击和抗裂性好,穿透力强等优点。选择桩锤时,桩锤的夯击能量必须克服桩的贯入阻力,否则会引起桩头部的局部压曲,难以将桩送到设计标高。在整个打桩过程中,要使桩锤、桩帽、桩身尽量保持在同一轴线上,一般采用重锤低打的施工方法。PHC管桩桩身的混凝土强度要求不低于C80,PC要求C60

C80之间。但是,在PHC管桩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地质、土层、环境影响,常出现预应力管桩锤击困难,表现为:无贯入度或因遇到坚硬土层时锤击次数过多而导致桩身破裂,因此需要对其结构、配方进行改进。申请号为CN202110688993.6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PHC管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静压施工工艺。PHC管桩用混凝土拌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胶凝材料、粗骨料、细骨料、水、焦磷酸钠、纳米氧化镁、超细硅酸铝。PHC管桩制备方法为:步骤1)制备PHC管桩用混凝土拌合物;步骤2)浇筑,离心成型;步骤3)常压蒸汽养护,得到PHC管桩粗产品;步骤4)脱模,自然养护,得到PHC管桩。PHC管桩静压施工工艺为:步骤1)测量放样;步骤2)缓冲孔定位开孔;步骤3)桩机就位;步骤4)管桩就位;步骤5)管桩静压;步骤6) 接桩;步骤7)终桩;步骤8)移机。本申请的PHC管桩具有更高的抗裂性能及抗压强度。专利号为CN202021171688.7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软基地区的PHC管桩,包括桩身,所述桩身的外侧壁上设有沿着所述桩身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排摩擦孔。通过在桩体表面设置孔槽,增大桩身的侧摩擦力,针对地基沉降要求较高,地下水较多,软基处理质量难以控制的软弱地基,达到了增强单桩承载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减少管桩无贯入度和因管桩底端发生偏移而导致桩身易于破裂的现象,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桩尖结构,为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提供更高的质量安全可靠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PHC管桩的桩尖结构,包括:开口筒、间隔锥尖、间隔空隙、内支撑;其中,所述的开口筒和间隔锥尖采用焊接连接成整体,间隔锥尖和间隔空隙间隔布置,间隔锥尖之间采用内支撑4加固。
[0006]前述的PHC管桩的桩尖结构,所述的间隔锥尖外形呈三棱锥,沿着管桩轴均匀布置,椎尖集中于桩尖。
[0007]前述的PHC管桩的桩尖结构,所述的间隔锥尖数量为3个或者3个以上,相互之间的角度相同。
[0008]前述的PHC管桩的桩尖结构,所述的相邻间隔锥尖之间采用横向的内支撑连接。
[0009]前述的PHC管桩的桩尖结构,所述的内支撑的数量为一个以上,分布于间隔锥尖的不同部位。
[0010]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PHC管桩的新型桩尖结构,施工原理简单、易操作,开口筒和间隔锥尖采用焊接连接成整体,间隔锥尖和间隔空隙间隔布置,间隔锥尖之间采用内支撑加固。可以将管桩所受到的锤击力集中于桩尖一点,增强桩尖的穿透力,同时减小了挤土效应、增加了该新型桩尖在锤击过程中穿透不同土层时的稳定性,以此来减少管桩无贯入度和因管桩底端发生偏移而导致桩身破裂现象,为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提供更高的质量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桩尖结构的正视图;
[0012]图2为图1的仰视图;
[0013]图3为图1沿着a

a线的剖面图。
[0014]其中,开口筒

1、间隔锥尖

2、间隔空隙

3、内支撑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近一步的说明。
[0016]实施例1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桩尖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仰视图、图3 为图1沿着a

a线的剖面图。
[0018]一种PHC管桩的桩尖结构,包括:开口筒1、间隔锥尖2、间隔空隙3、内支撑4。开口筒1和间隔锥尖2采用焊接连接成整体,间隔锥尖2和间隔空隙3间隔布置,间隔锥尖2之间采用内支撑4加固。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将管桩所受到的锤击力集中于桩尖一点,增强桩尖的穿透力,同时减小了挤土效应、增加了在锤击过程中穿透不同土层时的稳定性。
[0019]具体来说,间隔锥尖2外形呈三棱锥,沿着管桩轴均匀布置,椎尖集中于桩尖。在本实施例中,间隔锥尖数量为4个,相互之间的角度相同,实现了稳固性和穿透力的最大化。为了增加间隔锥尖的牢固性,采用横向的内支撑4连接间隔锥尖2,内支撑4数量根据实际稳固程度的需要决定,在本实施例中,内支撑4 的数量为3个,分布于间隔锥尖2的上中下部位。
[0020]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HC管桩的桩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筒(1)、间隔锥尖(2)、间隔空隙(3)、内支撑(4)其中,所述的开口筒(1)和间隔锥尖(2)采用焊接连接成整体,间隔锥尖和间隔空隙间隔布置,间隔锥尖(2)之间采用内支撑(4)加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HC管桩的桩尖结构,其特征在于,间隔锥尖(2)外形呈三棱锥,沿着管桩轴均匀布置,椎尖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闻吴鸿昇裴荣江刘勇蔡辉敏刘向东王敏吴鹏张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