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距半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93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镜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距半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该微距半画幅镜头,包括沿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正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镜组、负屈光度的第四透镜组,通过合理的镜片材质和光焦度分配,镜头总质量较轻,且体积较小,在保持小型轻量化的同时,能够保持全焦段性能优异,并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的性价比。的性价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距半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镜头
,具体而言,尤其是涉及一种微距半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微距变焦半画幅镜头在摄影爱好圈颇为流行。但现有的微距变焦半画幅镜头存在沉重体积大、成本高、部分焦段性能差等问题。随着摄影装置的小型化发展以及市场对高功能低成本的镜头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在市场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如何在保持放大倍率和变焦倍数的同时,使镜头小型轻量化,保持全焦段性能优异,并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是镜头供应商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000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距半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一方面,通过结构设计,提供一种微距半画幅镜头,在保持小型轻量化的同时,能够保持全焦段性能优异,并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一方面提供一种相机模组,其能够利用相机镜头进一步提高像质,更好的提升成像质量;一方面提供一种拍摄设备,其具有更高的像质,满足摄影爱好者对画质的需求。
[0005]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第一方面
[000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距半画幅镜头,包括沿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正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镜组、负屈光度的第四透镜组。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透镜组、第三透镜组可沿所述微距半画幅镜头的光轴做相向运动,可实现长焦向短焦的变倍作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微距半画幅镜头在不同焦距状态时,所述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组合焦距满足以下条件:2.8<f
T12
/f
W12
<30,其中,f
T12
为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在长焦状态下的组合焦距,f
W12
为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在短焦状态下的组合焦距。
[0010]进一步的,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的组合焦距满足以条件:0.32f<f
U23
<0.89f,其中, f
U23
为在长焦状态时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的组合焦距,f为微距半画幅镜头在长焦状态时的焦距。
[0011]进一步的,所述微距半画幅镜头的变焦倍数满足X满足,0.03*f<X<0.05*f,其中,f为微距半画幅镜头在长焦状态时的焦距。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组包括: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组包括:第十一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组成胶合透镜,镜片
两两之间的折射率满足:n6<n7<1.96,其中,n6为第六透镜的折射率,n7为第七透镜的折射率。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为正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正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负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正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负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负透镜、所述第七透镜为正透镜、所述第八透镜为正透镜、所述第九透镜为正透镜、所述第十透镜为负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负透镜。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设置有光阑。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七透镜、所述第八透镜、所述第九透镜的凸面均朝向物侧;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十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的凹面均朝向物侧。
[0016]第二方面
[0017]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相机模组,包括上述微距半画幅镜头;及位于所述微距半画幅镜头像侧的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用于接收经过所述微距半画幅镜头的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0018]第三方面
[0019]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拍摄设备,包括上述相机模组;及机壳,所述相机模组设于所述机壳。
[002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微距半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通过结构设计,通过合理的镜片材质和光焦度分配,镜头总质量较轻,且体积较小;
[0022]2、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微距半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通过第二透镜组的移动实现焦距变倍的作用,同时通过第三透镜组的非线性移动实现全焦段范围内的性能的补偿和平衡;
[0023]3、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微距半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采用球面玻璃校正各种像差,可控制镜头成本;
[0024]4、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微距半画幅镜头、相机模组及拍摄设备,通过控制短焦状态光线在变焦组上的入射角以及使用新型胶合透镜,有效的校正短焦端的场曲,提供更好的画质。
附图说明
[002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距半画幅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MTF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畸变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视场MTF图;
[003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照度图。
[0031]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32]10

第一透镜组、11

第一透镜、12

第二透镜、13

第三透镜、14

第四透镜、20

第二
透镜组、21

第五透镜、22

第六透镜、23

第七透镜、30

第三透镜组、31

第八透镜、32

第九透镜、 33

第十透镜、41

第十一透镜、50

光阑、60

感光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34]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技术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技术。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技术,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0035]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距半画幅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正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镜组、负屈光度的第四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第三透镜组可沿所述微距半画幅镜头的光轴做相向运动,可实现长焦向短焦的变倍作用;所述微距半画幅镜头在不同焦距状态时,所述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组合焦距满足以下条件:2.8<f
T12
/f
W12
<30,其中,f
T12
为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在长焦状态下的组合焦距,f
W12
为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在短焦状态下的组合焦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距半画幅镜头,其特征在于,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的组合焦距满足以条件:0.32f<f
U23
<0.89f,其中,f
U23
为在长焦状态时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的组合焦距,f为微距半画幅镜头在长焦状态时的焦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距半画幅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距半画幅镜头的变焦倍数满足X满足,0.03*f<X<0.05*f,其中,f为微距半画幅镜头在长焦状态时的焦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距半画幅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洪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威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