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系统、空调室外机和压缩机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空调室外机和压缩机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多联式热泵空调系统容量越来越大。然而,多联式热泵空调系统在容量增大的同时,面临着气分容积不足、冷冻油回收困难等问题,限制了多联式热泵空调系统的发展。相关技术中有采用气分并联的方式进行空调系统容量的扩大,虽然解决了气分容积不足的问题,但存在压缩机运行可靠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出一种压缩机组件,以提高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
[0005]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以提高空调室外机的运行可靠性。
[0006]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出一种空调系统,以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0007]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组件包括:
[0008]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一压缩机具有第一排气口和第一回气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一压缩机具有第一排气口和第一回气口,所述第二压缩机具有第二排气口和第二回气口;第一油分离器和第二油分离器,所述第一油分离器具有第一出油口和与所述第一排气口连通的第一油分进口,所述第二油分离器具有第二出油口和与所述第二排气口连通的第二油分进口;存储容器,所述存储容器具有容纳腔和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制冷剂进口,所述第一出油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制冷剂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油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制冷剂进口连通;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具有分离腔以及与所述分离腔连通的第一气分出口、第二气分出口、第一回油孔和第二回油孔,所述第一气分出口和所述第一回油孔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一回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气分出口和所述第二回油孔中的每一者与所述第二回气口连通;以及液平衡管和气平衡管,所述气平衡管位于所述液平衡管的上方,所述液平衡管的一端和所述气平衡管的一端中的每一者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液平衡管的另一端和所述气平衡管的另一端中的每一者与所述分离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容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出所述容纳腔;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限定出所述分离腔,和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出气管的一部分中的每一者伸入到所述分离腔内,所述第一回油孔设在所述第一出气管的所述一部分,所述第一气分出口设在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回油孔设在所述第二出气管的所述一部分,所述第二气分出口设在所述第二出气管的另一部分;其中所述液平衡管的所述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回油孔的下方或者所述液平衡管的所述一端和所述第一回油孔位于同一高度,所述液平衡管的所述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回油孔的下方或者所述液平衡管的所述一端和所述第二回油孔位于同一高度,所述液平衡管的所述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回油孔的下方或者所述液平衡管的所述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回油孔位于同一高度,所述液平衡管的所述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回油孔的下方或者所述液平衡管的所述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回油孔位于同一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管的所述一部分具有与所述分离腔连通的第三回油孔,所述第二出气管的所述一部分具有与所述分离腔连通的第四回油孔,其中所述第三回油孔位于所述第一回油孔的上方或者所述第三回油孔和所述第一回油孔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四回油孔位于所述第二回油孔的上方或者所述第四回油孔和所述第二回油孔位于同一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平衡管的所述一端位于所述第三回油孔的上方或者所述气平衡管的所述一端和所述第三回油孔位于同一高度,所述气平衡管的所述一端位于所述第四回油孔的上方或者所述气平衡管的所述一端和所述第四回油孔位于同一高度,所述气平衡管的所述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三回油孔的上方或者所述气
平衡管的所述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回油孔位于同一高度,所述气平衡管的所述另一端位于所述第四回油孔的上方或者所述气平衡管的所述另一端和所述第四回油孔位于同一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回油孔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气平衡管的所述一端与所述液平衡管的所述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伟,王命仁,丁云霄,谭志军,吴孔祥,蒋运鹏,张宇晟,李华勇,卢健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