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媒散热系统及空调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6275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冷媒散热系统及空调器,在室外换热器和冷媒散热组件间串联第一阀门,第一阀门使冷媒从室外换热器流向冷媒散热组件;在节流装置和室内换热器间串联第二阀门,第二阀门使冷媒从节流装置流向室内换热器;在串联的第一阀门、冷媒散热组件和节流装置上并联第三阀门,第三阀门使冷媒的流通方向和第一阀门相反;在串联的冷媒散热组件、节流装置和第二阀门上并联第四阀门,第四阀门使冷媒的流通方向和第二阀门相反。本申请无需两套节流装置,通过四个阀门的设置调节冷媒流向,使空调器不论制冷还是制热,冷媒均先流经冷媒散热组件使控制器散热后再流入节流装置,确保在进入节流装置之前就已经通过冷媒使控制器散热,避免控制器有冷凝水。免控制器有冷凝水。免控制器有冷凝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媒散热系统及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特别涉及一种冷媒散热系统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空调器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在空调器的使用过程中控制器易发热,热量如果不能及时被带走会使控制器的温度持续升高,限制了压缩机的高频运行,所以需要对控制器散热降温。现有技术中,对控制器散热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中一种是由散热片通过空气对流散热,但是在高温环境下散热效果差。另外一种是通过冷媒散热组件进行散热,利用冷媒回路中流动的低温冷媒使控制器温度降低。但是采用这种散热方式时,若冷媒先经过节流装置节流后变为温度过低的冷媒后再流入冷媒散热组件,温度过低的冷媒与控制器换热后使控制器温度较低而产生凝露,容易造成控制器的电控元件短路。
[0003]CN106989545A提出一种冷媒冷却装置及空调器,包括串联形成冷媒回路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冷媒冷却组件、室内机、及气液分离器,冷媒冷却组件包括冷媒冷却管、及分别设置于冷媒冷却管两端的至少一第一节流元件和至少一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并联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并联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冷媒冷却装置还包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均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节流元件或第二节流元件保持预设开度/关死,使流入冷媒冷却管的冷媒为未经过第一节流元件或第二节流元件节流的液态冷媒,避免了经节流元件节流后的低温冷媒与电控发热部件换热后使其温度过低产生凝露,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但是采用这种冷媒冷却装置需要两套节流装置,对现有空调器结构改动较大,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冷媒散热系统,与常规空调器一样只需要一套节流装置,通过冷媒流路设计,使空调器在制冷和制热模式下流过冷媒冷却管的冷媒是常温的,保证控制器散热效果的同时避免温度过低导致控制器凝露。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冷媒散热系统,所述冷媒散热系统包括串联形成冷媒回路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冷媒散热组件、节流装置、室内换热器、四通阀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冷媒散热组件用于给控制器散热,在室外换热器和冷媒散热组件之间串联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使冷媒从室外换热器流向冷媒散热组件;在节流装置和室内换热器之间串联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使冷媒从节流装置流向室内换热器;在串联的第一阀门、冷媒散热组件和节流装置组成的组件上并联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使冷媒的流通方向和第一阀门相反;在串联的冷媒散热组件、节流装置和第二阀门组成的组件上并联第四阀门,所述第四阀门使冷媒的流通方向和第二阀门相反。通过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的设置、连接方式及流通方向,用于调节冷媒管路的冷媒流向,使空调器不论在制冷或制热状态下,冷媒均为先流经冷媒散热组件使控制器散热后再流入节流装置,确保在进入节流装置之前就已经通过
冷媒使控制器散热,避免控制器出现冷凝水。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均为单向阀,分别对应为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流通方向为使冷媒从室外换热器流向冷媒散热组件,第二单向阀的流通方向为使冷媒从节流装置流向室内换热器,第三单向阀的流通方向和第一单向阀相反,第四单向阀的流通方向和第二单向阀相反。即只有从室外换热器一侧流向室内换热器一侧方向的冷媒能通过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只有从室内换热器一侧流向室外换热器一侧方向的冷媒能通过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均为电磁换向阀,空调器制冷时,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开启;空调器制热时,所述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开启。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冷媒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之间。便于经室外换热器或室内换热器实现换热后的冷媒可以直接流入冷媒散热组件实现对控制器的冷却降温。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冷媒散热组件包括冷媒散热管和设置于所述冷媒散热管上的散热架,所述冷媒散热管连接在冷媒回路中,所述散热架用于对控制器进行散热。将冷媒散热管定位在散热架上,防止空调器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使冷媒散热管晃动或偏移,且通过设置散热架,有利于增大散热架和控制器进行换热时的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临近散热架设置而不直接接触散热架,或者所述控制器和散热架直接接触,通过增大二者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冷媒散热组件对控制器的散热效率。
[0012]进一步的,所述冷媒散热管由多段U形管、直线形管拼接而成。以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控制器,以便更加高效地对控制器进行冷却降温。
[0013]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架上设置容纳槽,用于增大和控制器的接触面积。
[0014]进一步的,所述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毛细管、节流阀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节流装置优选为电子膨胀阀。电子膨胀阀利用被调节参数产生的电信号,控制施加于膨胀阀上的电压或电流,进而达到调节供液量的目的,使空调器在任意条件下保持最佳运行状态。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冷媒散热系统具有以下优势:通过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的设置,确保空调器不论在制冷工况下还是制热工况下,冷媒都是先流经冷媒散热组件与控制器发生热交换后,再进入节流装置,避免出现冷媒先进入节流装置节流后对控制器进行冷却时候产生凝露,提高了产品可靠性;同时,无需设置两套节流装置,仅需要通过阀门的连通或关闭便可实现,操作简单,节省成本。
[0016]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以上所述的冷媒散热系统。所述空调器与上述冷媒散热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冷媒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压缩机;2、室外换热器;3、冷媒散热组件;31、冷媒散热管;32、散热架;4、节流装置;5、室内换热器;6、四通阀;7、第一阀门;8、第二阀门;9、第三阀门;10、第四阀门;11、气液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媒散热系统,所述冷媒散热系统包括串联形成冷媒回路的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2)、冷媒散热组件(3)、节流装置(4)、室内换热器(5)、四通阀(6)和气液分离器(11),所述冷媒散热组件(3)用于给控制器散热,其特征在于,在室外换热器(2)和冷媒散热组件(3)之间串联第一阀门(7),所述第一阀门(7)使冷媒从室外换热器(2)流向冷媒散热组件(3);在节流装置(4)和室内换热器(5)之间串联第二阀门(8),所述第二阀门(8)使冷媒从节流装置(4)流向室内换热器(5);在串联的第一阀门(7)、冷媒散热组件(3)和节流装置(4)组成的组件上并联第三阀门(9),所述第三阀门(9)使冷媒的流通方向和第一阀门(7)相反;在串联的冷媒散热组件(3)、节流装置(4)和第二阀门(8)组成的组件上并联第四阀门(10),所述第四阀门(10)使冷媒的流通方向和第二阀门(8)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媒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第三阀门(9)和第四阀门(10)均为单向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媒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第三阀门(9)和第四阀门(10)均为电磁换向阀,空调器制冷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国军王成周涯宸张新明袁封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