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
,例如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空调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用户需求的多元化变化,空调机型已经分化出多种不同的技术发展路线,其中一种技术发展路线就是将空调机和其它需求冷量/热量的设备相结合,从而使得空调运转产生的冷媒能量不仅能够用于对室内场所的制冷/制热,同时还可以供应给这些需求冷量/热量的设备,以满足这部分设备所要实现冷热功能的能量供应需求。
[0003]以地暖为例,现有部分空调机型是将地暖的冷热水管路接入空调系统,利用空调系统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冷媒加热冷水,将冷水送入地暖系统对室内进行地暖制热,并将冷却后的水重新送回空调系统重新进行加热,从而能够将空调系统的热量持续性的传导至地暖系统,用以地暖制热。
[0004]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5]现有地暖系统接入空调系统的方式一般是并联在空调系统的冷媒管路上,通过改变分流至室内机和地暖系统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冷媒换热模组,所述冷媒换热模组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并通过冷媒管路连接构造为一冷媒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部用热模组,包括套管换热器,所述被配置为供冷媒与外部工作介质进行热交换;管路切换组件,与所述冷媒换热模组和所述套管换热器相连通,其被配置为至少在以下其中两种流路状态切换:第一流路状态,所述套管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并联,以使所述压缩机冷媒分别流经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套管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第二流路状态,所述套管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串联,以使所述压缩机冷媒依次流经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套管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第三流路状态,压缩机冷媒仅流经所述室内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第四流路状态,压缩机冷媒仅流经所述套管换热器进行热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切换组件的流路状态还包括:第五流路状态,压缩机排出的部分冷媒直接流入所述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切换组件包括:第一分流支路,其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室内制热出液口和室外换热器的室外制热进液口之间的冷媒管路上;所述套管换热器串接于所述第一分流支路上;第二分流支路,其第一端并接于所述第一分流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套管换热器之间,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室外制热进液口;三通切换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分流支路和所述第二分流支路的并接节点上,其被配置为可受控地使第一分流支路的第一端、套管换热器和第二分流支路的第一端中的任意两者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切换组件还包括:第一控制阀,设置于所述三通阀与所述第一分流支路的第二端之间的所述第一分流支路的管段,其用于控制流经所述套管换热器的冷媒流路通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切换组件还包括:第二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二分流支路,其用于控制流经所述第二分流支路的冷媒流路通断。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切换组件还包括:第三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分流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分流支路的第二端之间的冷媒管路的管段,其用于控制流经所述管段的冷媒流路通断。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切换组件还包括辅助四通阀,其具有与所述第一分流支路的第一端连通的第一阀口、与所述三通切换阀连通的第二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的第三阀口,以及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室外制热出液口连通的第四阀口;其中,所述辅助四通阀其被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河坡,张晓迪,王海胜,张铭,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