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流式电絮凝气浮沉淀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87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推流式电絮凝气浮沉淀一体机,电解腔与沉淀腔之间设有顶端封口的连接腔,连接腔与电解腔顶部之间设有过水孔,沉淀腔内腔底端设置的布水壳体顶面与连接腔的底端连接,布水壳体顶面布设的若干个布水孔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布水短管,沉淀腔中部排列有若干斜管,斜管底端沿竖直方向连接有污泥导管,布水壳体对应于污泥导管处设有贯穿槽,电解腔与沉淀腔底端分别对应设有第一、二沉淀漏斗,箱体下方设有同时对第一、二沉淀漏斗内沉淀物进行排放的污泥排放部,沉淀腔顶端的外侧设有溢流堰,箱体侧壁对应于溢流堰中部的位置设有排水口;解决了电絮凝沉淀设备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效果差以及效率不高的问题。不高的问题。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推流式电絮凝气浮沉淀一体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
,具体为推流式电絮凝气浮沉淀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废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铬、镉、镍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如果不进行处理直接排放的话,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电絮凝的反应原理是以铝、铁等金属为阳极,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极被溶蚀,产生Al、Fe等离子,再经过一系列水解、聚合及亚铁的氧化过程,发展成为各种羟基络合物、多核羟基络合物以及氢氧化物,使废水中的胶态杂质、悬浮杂质凝聚沉淀而分离,同时带电的污染物颗粒在电场中泳动,其部分电荷被电极中和而促使其脱稳聚沉。
[0003]目前,常用的电絮凝气浮沉淀设备一般包括箱体,箱体内通过隔板分隔成电解区和清水区,电解区底端设置有倒锥形污泥沉淀壳体,电解区内设有多个交错设置的正电极片及负电极板片,在箱体内腔的顶端设置有刮渣装置,电解区底部设置有布水管。进行污水处理时,污水先由布水管进入电解区,产生的沉淀物沉淀至倒锥形污泥沉淀壳体内,产生的浮渣被刮渣装置刮至浮渣槽后外排;经过电解区处理的的清水进入清水区,再进一步经出水口排出,以达到污水处理的效果。但是,经过电解处理后的污水中仍然含有大量污物需要进一步沉淀,这部分污水在清水区进行自然沉淀的效率较低,不仅造成污水处理整体过程的效率低下,而且处理后的清水水质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絮凝沉淀设备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效果差以及效率不高的问题,设计了推流式电絮凝气浮沉淀一体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推流式电絮凝气浮沉淀一体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的四角位置分别固定有支腿,所述箱体内腔一端设置有电解腔,所述电解腔的底部设置有布水管,所述电解腔中部设置有电解部,所述电解腔的顶部设置有刮渣机构,所述箱体内腔中部顶端设置有浮渣槽,所述箱体后壁对应于所述浮渣槽的位置开设有排渣口,所述箱体内腔的另一端设置有沉淀腔,所述电解腔与所述沉淀腔之间设置有顶端封口的连接腔,所述连接腔的顶部与所述电解腔顶部之间设置有过水孔,所述沉淀腔内腔的底端水平设置有布水壳体,所述布水壳体顶面与所述连接腔的底端垂直固定连接,且布水壳体顶面对应于所述连接腔底端开口处开设有矩形孔,所述布水壳体顶面布设有若干个布水孔,所述布水壳体顶面对应于所述布水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布水短管,所述沉淀腔中部排列有若干斜管,所述斜管底端对应其内腔下侧壁的位置分别沿竖直方向连接有污泥导管,所述布水壳体对应于污泥导管的位置开设有贯穿槽,所述电解腔的底端对应连接有第一沉淀漏斗,所述沉淀腔的底端对应连接有第二沉淀漏斗,所述箱体下方设置有同时对所述第一沉淀漏斗和第二沉淀漏斗内腔沉淀物进行排放的污泥排放部,所述沉淀腔顶端的外侧设置有溢流堰,所述箱体侧壁对应于所述溢流堰中部的位置设置有排水口。
[0006]优选的,所述斜管靠近下侧斜面的位置沿轴向设置有污泥排放腔,所述污泥排放腔的顶端密封,所述斜管内腔下侧壁对应于所述污泥排放腔处沿轴向均匀开设有多个污泥入口,所述斜管内腔下侧壁对应于所述污泥入口下缘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挡块,所述污泥导管的顶端与所述污泥排放腔的底端开口处对接。
[0007]优选的,所述布水短管为顶端密封的柱状壳体结构,所述布水短管顶部的侧壁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侧孔。
[0008]优选的,所述污泥排放部包括输送电机、传动连接于所述输送电机动力输出端的螺旋叶片轴以及套装于所述螺旋叶片轴中部的中部筒体,所述中部筒体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沉淀漏斗和第二沉淀漏斗底端的内侧面,所述中部筒体底部的中心设置有排污口,所述螺旋叶片轴中心两侧的螺旋叶片的旋向互为相反,且所述螺旋叶片轴的两端分别对应位于所述第一沉淀漏斗和第二沉淀漏斗内腔的底部,所述输送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沉淀漏斗的外侧面。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沉淀漏斗和第二沉淀漏斗内腔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弧形凹面结构,且弧形凹面对应的直径等于所述螺旋叶片轴外缘的直径。
[0010]优选的,所述螺旋叶片轴的螺旋叶片上均布有滤孔。
[0011]优选的,所述斜管的材质为乙丙共聚物或聚氯乙烯中的一种。
[0012]优选的,所述斜管的截面呈正六边形,且斜管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
°

[0013]优选的,所述挡块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且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朝向水流方向。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推流式电絮凝气浮沉淀一体机投资费用低、运行费用低、维护维修费用低、并大幅减少了化学药剂的添加。
[0015]2.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推流式电絮凝气浮沉淀一体机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便于提高自动化程度。
[0016]3.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推流式电絮凝气浮沉淀一体机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时间短、处理效率高。
[0017]4.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推流式电絮凝气浮沉淀一体机处理产生的污泥密度高,污泥实现自动化排放,降低了清渣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布水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斜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污泥导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00

箱体;101

电解腔;102

沉淀腔;103

连接腔;104

过水孔;105

第一沉淀漏斗;106

第二沉淀漏斗;107

浮渣槽;108

排渣口;109

溢流堰;110

排水口;111

支腿;200

布水管;300

刮渣机构;400

布水壳体;401

布水孔;402

矩形孔;403

贯穿槽;
500

斜管;501

污泥排放腔;502

污泥入口;503

挡块;600

污泥导管;700

污泥排放部;701

输送电机;702

螺旋叶片轴;703

中部筒体;704

排污口;800

电解部;900

布水短管;901

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推流式电絮凝气浮沉淀一体机,包括箱体(100),所述箱体(100)底部的四角位置分别固定有支腿(111),所述箱体(100)内腔一端设置有电解腔(101),所述电解腔(101)的底部设置有布水管(200),所述电解腔(101)中部设置有电解部(800),所述电解腔(101)的顶部设置有刮渣机构(300),所述箱体(100)内腔中部顶端设置有浮渣槽(107),所述箱体(100)后壁对应于所述浮渣槽(107)的位置开设有排渣口(108),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内腔的另一端设置有沉淀腔(102),所述电解腔(101)与所述沉淀腔(102)之间设置有顶端封口的连接腔(103),所述连接腔(103)的顶部与所述电解腔(101)顶部之间设置有过水孔(104),所述沉淀腔(102)内腔的底端水平设置有布水壳体(400),所述布水壳体(400)顶面与所述连接腔(103)的底端垂直固定连接,且布水壳体(400)顶面对应于所述连接腔(103)底端开口处开设有矩形孔(402),所述布水壳体(400)顶面布设有若干个布水孔(401),所述布水壳体(400)顶面对应于所述布水孔(40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布水短管(900),所述沉淀腔(102)中部排列有若干斜管(500),所述斜管(500)底端对应其内腔下侧壁的位置分别沿竖直方向连接有污泥导管(600),所述布水壳体(400)对应于污泥导管(600)的位置开设有贯穿槽(403),所述电解腔(101)的底端对应连接有第一沉淀漏斗(105),所述与沉淀腔(102)的底端对应连接有第二沉淀漏斗(106),所述箱体(100)下方设置有同时对所述第一沉淀漏斗(105)和第二沉淀漏斗(106)内腔沉淀物进行排放的污泥排放部(700),所述沉淀腔(102)顶端的外侧设置有溢流堰(109),所述箱体(100)侧壁对应于所述溢流堰(109)中部的位置设置有排水口(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流式电絮凝气浮沉淀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500)靠近下侧斜面的位置沿轴向设置有污泥排放腔(501),所述污泥排放腔(501)的顶端密封,所述斜管(500)内腔下侧壁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彩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格林诺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