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污泥脱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20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0
一种旋转污泥脱水机包括外壳、两个脱水圆盘、两个筛网、一驱动轴、一内间隔板、喷水管、抵压片、隔板及压力传感器;外壳包括外间隔板,外间隔板整体上呈C形;脱水圆盘外侧设有喷水管,脱水圆盘及喷水管位于外壳内侧;筛网包括左筛网及右筛网,左筛网及右筛网在靠近外侧边缘安装抵压片;驱动轴一端与脱水圆盘连接固定,驱动轴另一端与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固定;隔板设于外间隔板的开口处,隔板将外间隔板的开口分隔为污泥入口和滤饼出口,左筛网、右筛网、外间隔板的内表面、内间隔板的外表面围成一过滤通道,滤饼出口处铰接有一闸板,外间隔板的内表面和内间隔板的外表面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旋转污泥脱水机便于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污泥脱水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污泥状流体进行固液分离的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旋转污泥脱水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污泥脱水设备由于其结构不够完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故障,而且也不便于维护。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旋转污泥脱水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旋转污泥脱水机,包括外壳、两个脱水圆盘、两个筛网、一驱动轴、一内间隔板、喷水管、抵压片、隔板及压力传感器;外壳包括左壳体、右壳体、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及外间隔板,外间隔板整体上呈C形,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夹置在左壳体、右壳体之间,外间隔板夹置在左支撑架、右支撑架之间,左壳体、右壳体底部均设有滤液出口;脱水圆盘设于外壳内侧,包括左脱水圆盘及右脱水圆盘,每个脱水圆盘包括圆形中心部及位于中心部外围的外周部,外周部开设多个脱水孔,脱水圆盘外侧设有喷水管,喷水管位于外壳内侧;筛网包括左筛网及右筛网,左筛网及右筛网夹置固定在左脱水圆盘、内间隔板及右脱水圆盘之间,左筛网及右筛网在靠近外侧边缘安装抵压片;驱动轴一端与脱水圆盘连接固定,驱动轴另一端与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固定;隔板设于外间隔板的开口处,隔板将外间隔板的开口分隔为污泥入口和滤饼出口,左筛网、右筛网、外间隔板的内表面、内间隔板的外表面围成一过滤通道,滤饼出口处铰接有一闸板,外间隔板的内表面和内间隔板的外表面在靠近滤饼出口处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一控制器通信连接。进一步地,通过螺钉将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外间隔板、左壳体及右壳体组装固定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外周部的厚度小于中心部的厚度,外周部的外边缘朝向外壳内壁一体延伸形成挡板,挡板的长度大于外周部的厚度。进一步地,所述左筛网及右筛网在靠近外侧边缘处开设透孔,左脱水圆盘及右脱水圆盘对应左筛网及右筛网的透孔开设螺栓孔,抵压片压在左筛网及右筛网上,螺栓二依次穿过左筛网及右筛网的透孔、左脱水圆盘及右脱水圆盘的螺栓孔将左筛网及右筛网固定在左脱水圆盘及右脱水圆盘上。进一步地,所述闸板由气压装置或液压装置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旋转污泥脱水机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在靠近滤饼出口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一控制器通信连接,压力传感器将测得的压力数据传给控制器,便于对脱水机进行维护,维护人员可根据压力数据来调节滤饼出口的大小;2.抵压片通过螺栓二的锁紧力将左筛网及右筛网分别压在左脱水圆盘及右脱水圆盘上,此种安装方式简单快捷没有焊接处,非常方便日后的维修,针对不同性质的污泥更换筛网也很方便,增加抵压片能防止使用一段时间后筛网外缘出现上翘的现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泥刀的作用,另外由于抵压片是突出在脱水圆盘之上,更有利于推动污泥滤饼前进,保证滤饼能更有效的排出;3.脱水圆盘外侧且位于外壳内侧设有喷水管,喷水管可间歇地喷水清洗筛网,便于对筛网进行维护。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污泥脱水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旋转污泥脱水机沿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中:脱水圆盘10;左脱水圆盘11;右脱水圆盘12;中心部13;外周部14;脱水孔140;挡板16;筛网20;左筛网21;右筛网22;外壳30;左壳体31;右壳体32;左支撑架33;右支撑架34;外间隔板35;滤液出口36;驱动轴40;内间隔板50;抵压片60;螺钉71;螺栓一72;螺栓二73;喷水管80;污泥入口15;滤饼出口17;隔板18;过滤通道19;闸板90;压力传感器100。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转污泥脱水机,包括一外壳30、两个脱水圆盘10、两个筛网20、一驱动轴40、一内间隔板50。外壳30包括左壳体31、右壳体32、左支撑架33、右支撑架34、外间隔板35。外间隔板35整体上大致呈C形,左支撑架33、右支撑架34夹置在左壳体31、右壳体32之间,外间隔板35夹置在左支撑架33、右支撑架34之间,通过螺钉71将左支撑架33、右支撑架34、外间隔板35、左壳体31及右壳体32组装固定在一起。左壳体31、右壳体32底部均设有滤液出口36,通过筛网20的滤液由外壳30收集并从滤液出口36排出。脱水圆盘10设于外壳30内侧,包括左脱水圆盘11及右脱水圆盘12。每个脱水圆盘10包括圆形中心部13及位于中心部13外围的外周部14。外周部14的厚度小于中心部13的厚度。中心部13及内间隔板50于中央开设中心孔,并于中心孔外围开设固定孔。外周部14开设多个脱水孔140,污泥中的水分在脱水圆盘10旋转的过程中通过脱水孔140被甩出。外周部14的外边缘朝向外壳30内壁一体延伸形成挡板16,该挡板16与外壳30内壁之间只留有微小的缝隙,脱水圆盘10转动时该缝隙可防止污泥中的固态物泄漏。挡板16的长度大于外周部14的厚度。脱水圆盘10外侧设有喷水管80,喷水管80位于外壳30内侧,喷水管80可间歇地喷水清洗筛网20。筛网20包括左筛网21及右筛网22。左筛网21及右筛网22夹置在左脱水圆盘11、内间隔板50及右脱水圆盘12之间。左筛网21及右筛网22在靠近内侧边缘处对应中心部13及内间隔板50的固定孔开设穿孔,通过将螺栓一72依次穿过左脱水圆盘11的固定孔、左筛网21的穿孔、内间隔板50的固定孔、右筛网22的穿孔、右脱水圆盘12的固定孔将左筛网21及右筛网22夹置固定在左脱水圆盘11、内间隔板50及右脱水圆盘12之间。左筛网21及右筛网22在靠近外侧边缘安装抵压片60,左筛网21及右筛网22在靠近外侧边缘处开设透孔,左脱水圆盘11及右脱水圆盘12对应左筛网21及右筛网22的透孔开设螺栓孔,抵压片60压在左筛网21及右筛网22上,采用螺栓二73依次穿过左筛网21及右筛网22的透孔、左脱水圆盘11及右脱水圆盘12的螺栓孔将左筛网21及右筛网22固定在左脱水圆盘11及右脱水圆盘12上。抵压片60是通过螺栓二73的锁紧力将左筛网21及右筛网22分别压在左脱水圆盘11及右脱水圆盘12上,此种安装方式简单快捷没有焊接处,非常方便日后的维修,针对不同性质的污泥更换筛网20也很方便。同时,增加抵压片60能防止使用一段时间后筛网20外缘出现上翘的现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泥刀的作用。另外由于抵压片60是突出在脱水圆盘10之上,更有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两个脱水圆盘、两个筛网、一驱动轴、一内间隔板、喷水管、抵压片、隔板及压力传感器;/n外壳包括左壳体、右壳体、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及外间隔板,外间隔板整体上呈C形,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夹置在左壳体、右壳体之间,外间隔板夹置在左支撑架、右支撑架之间,左壳体、右壳体底部均设有滤液出口;/n脱水圆盘设于外壳内侧,包括左脱水圆盘及右脱水圆盘,每个脱水圆盘包括圆形中心部及位于中心部外围的外周部,外周部开设多个脱水孔,脱水圆盘外侧设有喷水管,喷水管位于外壳内侧;/n筛网包括左筛网及右筛网,左筛网及右筛网夹置固定在左脱水圆盘、内间隔板及右脱水圆盘之间,左筛网及右筛网在靠近外侧边缘安装抵压片;/n驱动轴一端与脱水圆盘连接固定,驱动轴另一端与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固定;/n隔板设于外间隔板的开口处,隔板将外间隔板的开口分隔为污泥入口和滤饼出口,左筛网、右筛网、外间隔板的内表面、内间隔板的外表面围成一过滤通道,滤饼出口处铰接有一闸板,外间隔板的内表面和内间隔板的外表面在靠近滤饼出口处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一控制器通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两个脱水圆盘、两个筛网、一驱动轴、一内间隔板、喷水管、抵压片、隔板及压力传感器;
外壳包括左壳体、右壳体、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及外间隔板,外间隔板整体上呈C形,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夹置在左壳体、右壳体之间,外间隔板夹置在左支撑架、右支撑架之间,左壳体、右壳体底部均设有滤液出口;
脱水圆盘设于外壳内侧,包括左脱水圆盘及右脱水圆盘,每个脱水圆盘包括圆形中心部及位于中心部外围的外周部,外周部开设多个脱水孔,脱水圆盘外侧设有喷水管,喷水管位于外壳内侧;
筛网包括左筛网及右筛网,左筛网及右筛网夹置固定在左脱水圆盘、内间隔板及右脱水圆盘之间,左筛网及右筛网在靠近外侧边缘安装抵压片;
驱动轴一端与脱水圆盘连接固定,驱动轴另一端与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固定;
隔板设于外间隔板的开口处,隔板将外间隔板的开口分隔为污泥入口和滤饼出口,左筛网、右筛网、外间隔板的内表面、内间隔板的外表面围成一过滤通道,滤饼出口处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彩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格林诺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