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紧装配弹性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66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7
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紧装配弹性支撑架,由垫板、侧框架和翼型弹性板组成,两块对称设置的侧框架位于垫板两侧,每块侧框架上对称设置两块翼型弹性板,各翼型弹性板的一个侧边为连接边,连接边与侧框架连接,各翼型弹性板与连接边相对的另一个侧边为自由边,自由边向侧框架长度方向的两端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依靠铅酸蓄电池极群紧装配弹性支撑架自身良好的弹性,实现极群紧装配,不受极群尺寸差异的影响,在保证极群紧装配的同时有效避免了因极群紧装配造成的蓄电槽外壁弯曲变形问题。造成的蓄电槽外壁弯曲变形问题。造成的蓄电槽外壁弯曲变形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紧装配弹性支撑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装配技术,特别是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紧装配弹性支撑架,属铅酸蓄电池


技术介绍

[0002]汽车行驶中由于颠簸振动会对所用的铅酸蓄电池产生较大振动,长期振动会对蓄电池造成损伤。为了提高蓄电池耐振性能,蓄电池生产厂家对蓄电池中的极群采用紧装配方法,通常是在极群两侧安装塞边架以保持极群紧装配状态。上述结构实际生产和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极板之间存在厚度偏差,导致组装的极群间会出现厚度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在极群和塞边架一起装入蓄电池槽后,会出现极群装配较松或者极群装配过紧的问题。极群装配松不能满足对蓄电池耐振性能的要求,极群装配过紧则容易造成蓄电池壳体变形,这就需要重新调整极群厚度或者更换塞边架,对蓄电池生产效率和极群紧装配质量都带来很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在保证极群紧装配的同时确保蓄电池壳体不变形的铅酸蓄电池极群紧装配弹性支撑架。
[0004]本技术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紧装配弹性支撑架,由垫板、侧框架和翼型弹性板组成,两块对称设置的侧框架位于垫板两侧,每块侧框架上对称设置两块翼型弹性板,各翼型弹性板的一个侧边为连接边,连接边与侧框架连接,各翼型弹性板与连接边相对的另一个侧边为自由边,自由边向侧框架长度方向的两端延伸。
[0006]上述极铅酸蓄电池极群紧装配弹性支撑架,翼型弹性板为梯形,梯形的长边为连接边,梯形的短边为自由边,翼型弹性板的厚度由连接边向自由边递减。
[0007]上述铅酸蓄电池极群紧装配弹性支撑架,侧框架高度尺寸为H,侧框架长度尺寸为W,两侧框架之间的间距L;极群高度尺寸为H1,极群长度尺寸为W1,极群厚度尺寸为L1;电池槽高度尺寸为H2,电池槽长度尺寸为W2,电池槽厚度尺寸为L2;其中W=W1,H1=H+(5mm

10mm),L=L1+(2mm

3mm),H2>H1,W2>W1;翼型弹性板连接边至自由边的距离为K,2K+A=W2;两块相对电池槽长度方向中心线对称的翼型弹性板不受力状态下自由边张开尺寸为L3,L3=L2+(5mm

10mm)。
[0008]上述铅酸蓄电池极群紧装配弹性支撑架,翼型弹性板自由边设有接触平面。
[0009]上述铅酸蓄电池极群紧装配弹性支撑架,每个侧框架上的两块翼型弹性板之间的间距为A,A=1/3W。
[0010]本技术所述极群紧装配弹性支撑架采用具有较高弹性的PP材料一次注塑成型,其构成包括垫板、侧框架和与侧框架相连的四块翼型弹性板,在蓄电池装配时极群紧装配弹性支撑架与极群一起放入蓄电池槽内,各翼型弹性板的自由边分别与电池槽的角部触
压,依靠翼型弹性板自身良好的弹性,实现极群紧装配,且不受极群尺寸差异的影响。翼型弹性板与蓄电池槽的主要接触部位为电池槽的内角,因此极群紧装配产生的反向作用力通过翼型弹性板施加于蓄电池壳的四个内角,在可靠保证极群紧装配的同时有效避免了因极群紧装配造成的蓄电池槽外壁弯曲变形问题。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极群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电池槽(单格)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6]图中各标号为:1、极群紧装配弹性支撑架,1

1、垫板,1

2、翼型弹性板,1

3、侧框架,2、极群,3、蓄电池槽(单格)。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看图1、图4,本技术所述极群紧装配弹性支撑架1采用具有较高弹性的PP材料一次注塑成型,极群紧装配弹性支撑架与极群一同入槽,对极群起到紧装配的作用。极群紧装配弹性支撑架由垫板1

1、侧框架1

3和翼型弹性板1

2组成。垫板可设置三至四块。两块对称设置的侧框架位于垫板两侧,侧框架设有纵横交错的筋条,每块侧框架上对称设置两块翼型弹性板,各翼型弹性板的一个侧边为连接边,连接边与侧框架的竖向筋条连接,各翼型弹性板与连接边相对的另一个侧边为自由边,自由边向侧框架长度方向的两端延伸,每个侧框架上的两块翼型弹性板之间的间距为A。翼型弹性板为梯形,梯形的长边为连接边,梯形的短边为自由边。翼型弹性板采用梯形,可以在极群与极群紧装配弹性支撑架共同入槽时,翼型弹性板在电池槽内壁的挤压下向电池槽内弯曲,同时翼型弹性板弯曲变形产生的弹力逐步压紧极群。翼型弹性板的厚度由连接边向自由边递减,以便于在靠近自由边的位置发生弹性弯曲变形。翼型弹性板的自由边设有接触平面1
‑2‑
1。
[0018]仍参看图1

图4,为保证极群紧装配弹性支撑架在蓄电池内对极群起到可靠撑紧作用,极群紧装配弹性支撑架1、极群2和蓄电池槽(单格)3之间的尺寸关系如下:侧框架高度尺寸为H,侧框架长度尺寸为W,两侧框架之间的间距为L;极群高度尺寸为H1,极群长度尺寸为W1,极群厚度尺寸为L1;电池槽高度尺寸为H2,电池槽内长度尺寸为W2,电池槽内厚度尺寸L2;其中W=W1,H1=H+(5mm

10mm),L=L1+(2mm

3mm),H2>H1,W2>W1;翼型弹性板连接边至自由边的距离为K,2K+A=W2,A=1/3W;两块相对电池槽长度方向中心线对称的翼型弹性板不受力状态下自由边张开尺寸为L3,L3=L2+(5mm

10mm)。上述尺寸关系的设定,一方面可以保证极群可进入极群紧装配弹性支撑架内,另一方面在极群和极群紧装配弹性支撑架入电池槽后,翼型弹性板受到电池槽内壁挤压时向电池槽的四角伸展,自由边分别与电池槽的角部触压,翼型弹性板依靠自身良好的弹性,将蓄电池极群挤紧,不受极群尺寸差异的影响。由于翼型弹性板与蓄电池槽的主要接触部位为电池槽的内角,极群紧装配产生的作用力只是通过翼型弹性板施加于蓄电池壳的四角附近,而角部比电池槽的外壁更能承受较大的作用力且不会发生变形,因此在保证极群紧装配的同时有效避免了因极群紧装配
造成的蓄电池槽外壁弯曲变形的问题。此外,在蓄电池振动外力传递给极群的过程中,在经过翼型弹性板时由于翼型弹性板的弹性变形会吸收一部分外部传入的振动力,减轻了外力对极群的振动作用,起到了很好地缓冲减振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紧装配弹性支撑架,其特征在于:由垫板、侧框架和翼型弹性板组成,两块对称设置的侧框架位于垫板两侧,每块侧框架上对称设置两块翼型弹性板,各翼型弹性板的一个侧边为连接边,连接边与侧框架连接,各翼型弹性板与连接边相对的另一个侧边为自由边,自由边向侧框架长度方向的两端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极群紧装配弹性支撑架,其特征在于:翼型弹性板为梯形,梯形的长边为连接边,梯形的短边为自由边,翼型弹性板的厚度由连接边向自由边递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极群紧装配弹性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侧框架高度尺寸为H,侧框架长度尺寸为W,两侧框架之间的间距L;极群高度尺寸为H1,极群长度尺寸为W1,极群厚度尺寸为L1;电池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义生刘可畅朱晓龙杨金梦侯博超李梦楠
申请(专利权)人: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