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导轨大阻尼的滑动电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43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导轨大阻尼的滑动电位器,包括底板、防护罩、滑块,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防护罩底部,所述滑块位于所述底板上侧并且活动于所述防护罩内侧;所述滑块上连接有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所述防护罩上设有分别供所述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滑动的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上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上固定有外螺纹柱,所述外螺纹柱外侧套设有内螺纹轴套,所述外螺纹柱中部以及所述顶板中部设有通孔,所述内螺纹轴套内设有圆杆,所述圆杆下端穿过所述通孔后延伸至所述顶板下侧,所述圆杆下端连接有阻尼垫块,所述阻尼垫块位于所述防护罩上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滑动电位器,能够解决传统电位器的电刷偏摆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导轨大阻尼的滑动电位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位器
,具体涉及一种双导轨大阻尼的滑动电位器。

技术介绍

[0002]电位器是一种可调的电子元件,它是由一个电阻体和一个转动或滑动系统组成。当电阻体的两个固定触电之间外加一个电压时,通过转动或滑动系统改变触点在电阻体上的位置,在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之间便可得到一个与动触点位置成一定关系的电压。它大多是用作分压器,这时电位器是一个四端元件。电位器基本上就是滑动变阻器,有几种样式,一般用在音箱音量开关和激光头功率大小调节电位器是一种可调的电子元件。
[0003]滑动电位器,又称直滑电位器,是电刷在底板上的电阻片沿直线滑动,电刷与电阻片共同作用调整电压。现有技术的滑动电位器,普遍为单导轨式结构,手柄滑动时电刷容易偏摆,并且手柄没有阻尼装置,完成滑动后电刷容易偏位,存在较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导轨大阻尼的滑动电位器,能够解决传统电位器的电刷偏摆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0006]一种双导轨大阻尼的滑动电位器,包括底板、防护罩、滑块,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防护罩底部,所述滑块位于所述底板上侧并且活动于所述防护罩内侧;
[0007]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电阻片、第二电阻片、第三电阻片、第四电阻片,所述滑块内设有第一金属导电板、第二金属导电板;
[0008]所述第一金属导电板端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下端设有第一滚珠,所述第一滚珠下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片滚动接触,所述第二弹簧下端设有第二滚珠,所述第二滚珠下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片滚动接触;
[0009]所述第二金属导电板下端连接有第三弹簧、第四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下端设有第三滚珠,所述第三滚珠下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片滚动接触,所述第四弹簧下端设有第四滚珠,所述第四滚珠下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片滚动接触;
[0010]所述滑块上连接有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所述防护罩上设有分别供所述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滑动的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上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上固定有外螺纹柱,所述外螺纹柱外侧套设有内螺纹轴套,所述外螺纹柱中部以及所述顶板中部设有通孔,所述内螺纹轴套内设有圆杆,所述圆杆下端穿过所述通孔后延伸至所述顶板下侧,所述圆杆下端连接有阻尼垫块,所述阻尼垫块位于所述防护罩上侧。
[0011]具体的,所述第一电阻片一端连接有第一引脚,所述第二电阻片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引脚、第三引脚,所述第三电阻片两端分别连接有第四引脚、第五引脚,所述第四电阻片一端连接有第六引脚。
[0012]具体的,所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下端
均设有安装孔。
[0013]具体的,所述防护罩下端边缘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
[0014]具体的,所述底板底部还设有接地引脚,所述接地引脚与所述防护罩电性连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的滑动电位器,在滑块上连接有第一导轨、第二导轨,防护罩上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设置了双导轨结构,保证了滑块沿直线滑动,能够解决传统电位器的电刷在滑动过程中出现的偏摆问题;并且在顶板上固定有外螺纹柱,外螺纹柱外侧套设有内螺纹轴套,外螺纹柱中部以及顶板中部设有通孔,内螺纹轴套内设有圆杆,圆杆下端连接有阻尼垫块,通过调整阻尼垫块的高度,从而调整阻尼垫块对防护罩上端的阻尼系数,以提升滑动手感,并且可在完成滑动后加大阻尼垫块对防护罩上端面的阻尼系数,避免滑块偏位。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双导轨大阻尼的滑动电位器的立体结构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双导轨大阻尼的滑动电位器的主视图。
[0019]图3为图2中A

A面的剖面图。
[0020]图4为底板的俯视图。
[0021]附图标记为:底板1、第一电阻片11、第一引脚111、安装孔1111、第二电阻片12、第二引脚121、第三引脚122、第三电阻片13、第四引脚131、第五引脚132、第四电阻片14、第六引脚141、限位槽15、接地引脚16、防护罩2、第一导向槽21、第二导向槽22、限位块23、滑块3、第一金属导电板31、第二金属导电板32、第一弹簧33、第二弹簧34、第一滚珠35、第二滚珠36、第三弹簧37、第四弹簧38、第三滚珠39、第四滚珠310、第一导轨311、第二导轨312、顶板41、外螺纹柱42、内螺纹轴套43、圆杆44、阻尼垫块45。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3]参照图1

4所示:
[0024]一种双导轨大阻尼的滑动电位器,包括底板1、防护罩2、滑块3,底板1固定在防护罩2底部,滑块3位于底板1上侧并且活动于防护罩2内侧;
[0025]底板1上设有第一电阻片11、第二电阻片12、第三电阻片13、第四电阻片14,滑块3内设有第一金属导电板31、第二金属导电板32;
[0026]第一金属导电板31端连接有第一弹簧33、第二弹簧34,第一弹簧33下端设有第一滚珠35,第一滚珠35下端与第一电阻片11滚动接触,第二弹簧34下端设有第二滚珠36,第二滚珠36下端与第二电阻片12滚动接触;
[0027]第二金属导电板32下端连接有第三弹簧37、第四弹簧38,第三弹簧37下端设有第三滚珠39,第三滚珠39下端与第三电阻片13滚动接触,第四弹簧38下端设有第四滚珠310,第四滚珠310下端与第四电阻片14滚动接触,滑块3滑动后,第一滚珠35与第一电阻片11的
触点位置、第二滚珠36与第二电阻片12的触点位置、第三滚珠39与第三电阻片13的触点位置、第四滚珠310与第四电阻片14的触点位置均相应地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输出电阻;
[0028]滑块3上连接有第一导轨311、第二导轨312,防护罩2上设有分别供第一导轨311、第二导轨312滑动的第一导向槽21、第二导向槽22,第一导轨311、第二导轨312上固定有顶板41,顶板41上固定有外螺纹柱42,外螺纹柱42外侧套设有内螺纹轴套43,外螺纹柱42中部以及顶板41中部设有通孔,内螺纹轴套43内设有圆杆44,圆杆44下端穿过通孔后延伸至顶板41下侧,圆杆44下端连接有阻尼垫块45,阻尼垫块45位于防护罩2上侧,通过内螺纹轴套43与外螺纹柱42的旋转配合可以调整阻尼垫块45的高度,从而调整阻尼垫块45对防护罩2上端面的阻尼系数,以提升滑动手感,并且可在完成滑动后可将阻尼垫块45降至最低,阻尼垫块45对防护罩2上端面的阻尼系数调整至最大,避免滑块3偏位。
[0029]优选的,第一电阻片11一端连接有第一引脚111,第二电阻片12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引脚121、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导轨大阻尼的滑动电位器,包括底板(1)、防护罩(2)、滑块(3),所述底板(1)固定在所述防护罩(2)底部,所述滑块(3)位于所述底板(1)上侧并且活动于所述防护罩(2)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第一电阻片(11)、第二电阻片(12)、第三电阻片(13)、第四电阻片(14),所述滑块(3)内设有第一金属导电板(31)、第二金属导电板(32);所述第一金属导电板(31)端连接有第一弹簧(33)、第二弹簧(34),所述第一弹簧(33)下端设有第一滚珠(35),所述第一滚珠(35)下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片(11)滚动接触,所述第二弹簧(34)下端设有第二滚珠(36),所述第二滚珠(36)下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片(12)滚动接触;所述第二金属导电板(32)下端连接有第三弹簧(37)、第四弹簧(38),所述第三弹簧(37)下端设有第三滚珠(39),所述第三滚珠(39)下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片(13)滚动接触,所述第四弹簧(38)下端设有第四滚珠(310),所述第四滚珠(310)下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片(14)滚动接触;所述滑块(3)上连接有第一导轨(311)、第二导轨(312),所述防护罩(2)上设有分别供所述第一导轨(311)、第二导轨(312)滑动的第一导向槽(21)、第二导向槽(22),所述第一导轨(311)、第二导轨(312)上固定有顶板(41),所述顶板(41)上固定有外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晟睿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福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