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便携式电子设备容纳部的便携式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9330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具有便携式电子设备容纳部的便携式充电装置,包括壳体、用于连接便携式电子设备电源端子的第一电源连接器、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第二电源连接器、用于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音频输出端子连接的第一音频连接器、用于连接外部音频设备的第二音频连接器、电连接在第一、第二电源连接器之间的电路单元、可选择地连接电路单元的充电电池。壳体上具有挂夹机构和用于放置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容纳部,挂夹机构包括挂夹件和弹性件。壳体上枢接有可在支撑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作绕枢轴转动的支撑件。该便携式充电装置特别适用于放置、携带具有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便携式音频播放器和可选择利用外接电源或内置的充电电池对其进行充电。(*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具有便携式电子设备容纳部的便携式充电装置,用于放置、携带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对其充电。尤其是用于放置、携带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可选择利用外接电源或内置的充电电池对其充电的便携式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手持式计算机、移动通信装置、便携式音频/视频播放器、数码照相机等,使用非常广泛。便携式电子设备需要有稳定性和安全性好、体积小、重量轻的电源装置、如电池装置为其提供能源。进一步的,为免除频繁更换电池的麻烦和降低使用成本,便携式电子设备往往采用可再充电使用的电池。在通常使用的各种充电电池中,锂离子电池由于拥有高能量密度等优异特性而倍受青睐。采用充电电池供电的便携式电子设备,需要配备备用电池单元、充电器等充电装置对其进行充电。备用电池单元通过内设的可更换或可充电电池对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如公告号CN2550907Y公开日2003年5月14日的技术专利提供“具万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器的电池盒”。充电器通过将外接电源转换成适合充电的直流电压对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公知的充电器有桌面充电器、便携式充电器、汽车充电器等,其结构一般包括电源输入连接器、电源输出连接器和充电电路。充电器的电源输入连接器与外接电源连接,在交流供电的环境中可通过电源适配器连接交流电源。公知的电源适配器是由变压器、整流器、滤波器组成的交流/直流变换器,它可将交流电源变换成直流电源。充电器的电源输出连接器可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源端子连接,由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目前广泛采用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作为供电和数据传输的共用接口,因此充电器的电源输出连接器也越来越多地采用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公知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具有连接电源端子和两个信号端子。充电电路包括稳压电路、直流变换电路等,可实现电源处理和充电控制功能。充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外部直流电源通过电源输入连接器输入,经过充电电路处理成适合充电的直流电压,再通过电源输出连接器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现有的充电装置不足之处在于在外出旅游、商务时,为了持续正常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必须同时携带充电器或/和备用电池单元,由此带来额外负担;充电器使用受环境条件限制,在没有或无法连接交流电源、电源中断的情况下不能对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备用电池单元电量耗尽后必须更换电池或进行充电,使用不便。为解决备用电池单元使用不便、及充电器使用受环境条件限制的问题,目前已开发出将充电电源和充电器结合起来的充电装置,如公开号CN162074公开日2005年5月25日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供“内置充电电池的便携式充电设备”。但是,外出时必须同时携带充电器或/和备用电池单元而带来额外负担的问题,仍无法解决。另一方面,便携式电子设备通常使用携带装置、如手机夹持座随身携带。目前,多数携带装置只具有单一的携带功能。一些改进的携带装置虽然具有多种功能,如公开号CN1455988A公开日2003年11月12日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供的“可充电手机夹”,内置有收音单元、播放器和可更换电池,由此可实现收音、播放及对携带的手机进行充电的功能。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并没有给出任何提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放置、携带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对其进行充电的便携式充电装置。本技术的另一个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放置、携带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可选择利用外接电源或内置的充电电池对其进行充电的便携式充电装置。本技术的另一个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放置、携带便携式音频播放器和可选择利用外接电源或内置的充电电池对其进行充电的便携式充电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具有便携式电子设备容纳部的便携式充电装置,至少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可连接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电源端子的第一电源连接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充电单元,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上具有挂夹机构和用于放置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容纳部,所述充电单元至少包括充电电池单元。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第二电源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之间的电路单元,所述充电电池单元可选择地连接所述电路单元。更进一步的,所述电路单元包括电连接在第二电源连接器和第一电源连接器之间的电源处理电路、以及与锂离子电池连接的电池保护电路,所述电池保护电路可选择地连接所述所述电源处理电路。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所述电源处理电路的两输出端之间串联有分压电路,所述串行总线连接器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电源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串行总线连接器的信号端连接所述分压电路的分压输出端。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用于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音频输出端子连接的第一音频连接器、以及用于连接外部音频设备的第二音频连接器,所述第一音频连接器与所述第二音频连接器电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所述第一音频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容纳部内底部、且可分别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源端子、音频输出端子构成可插脱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挂夹机构包括枢接在所述壳体上的挂夹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挂夹件和所述壳体之间的弹性件。进一步的,在所述壳体上还枢接有可在支撑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作绕枢轴转动的支撑件。更进一步的,在所述挂夹件上形成有槽孔,所述支撑件折叠后置入所述挂夹件的槽孔中且卡固。进一步的,所述容纳部形成有适合于操作放置在所述容纳部中的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结构。本技术提供的具有便携式电子设备容纳部的便携式充电装置,其主要的有益效果有其一,充电器的壳体容纳部可放置便携式电子设备,并可通过挂夹机构别挂在使用者腰间而随身携带,也可通过支撑件形成便于操作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支撑状态;其二,可根据环境条件,灵活选择利用外接电源或充电器内置的充电电池对便携式电子设备内部的电池进行充电,延长电子设备工作时间;同时,由于不受外部电源限制,充电可随时随地进行,适宜旅游、外出商务时使用;其三,设置有多种连接器,在进行充电的同时,可在机收听音频输出;其四,便携式电子设备放置在充电器壳体容纳部时,通过其对应的接口直接插接于充电器的连接器上、构成可插脱连接,不需要连接线,连接简便、快速、稳固;其五,特别适用于具有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便携式音频播放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下述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设备以MP3播放器为例进行说明。然而,应该理解其它类似的设备也是可行的,并不限于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具有MP3播放器容纳部的便携式充电装置正面朝上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将图1所示便携式充电装置的前壳体分离、并将隔板局部剖开的示意图,该图示出充电装置的内部结构。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具有MP3播放器容纳部的便携式充电装置背面朝上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具有MP3播放器容纳部的便携式充电装置背面朝上的侧视示意图。图5是将图4所示便携式充电装置的挂夹件、支撑件分离的示意图。图6是图4所示便携式充电装置的支撑件处于打开位置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具有MP3播放器容纳部的便携式充电装置背面朝上的沿另一方向侧视示意图。图8是容纳部中放置有MP3播放器的便携式充电装置的示意图。图9是图8中的MP3播放器的示意图。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具有便携式电子设备容纳部的便携式充电装置,至少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可连接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电源端子的第一电源连接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充电单元,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上具有挂夹机构和用于放置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容纳部,所述充电单元至少包括充电电池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便携式电子设备容纳部的便携式充电装置,至少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可连接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电源端子的第一电源连接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充电单元,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上具有挂夹机构和用于放置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容纳部,所述充电单元至少包括充电电池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充电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第二电源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之间的电路单元,所述充电电池单元可选择地连接所述电路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充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路单元包括电连接在第二电源连接器和第一电源连接器之间的电源处理电路、以及与锂离子电池连接的电池保护电路,所述电池保护电路可选择地连接所述电源处理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充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所述电源处理电路的两输出端之间串联有分压电路,所述串行总线连接器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电源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串行总线连接器的信号端连接所述分压电路的分压输出端。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便携式充电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用于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巍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瑞能电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