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轧轧制间隙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轧钢
,特别是涉及一种热轧轧制间隙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轧制间隙是衡量一条产线轧机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热轧生产都是操作工根据经验手动抽钢来控制生产节奏或者固定前后两块钢的抽出时间,存在着轧制间隙忽快忽慢,不仅存在设备空转等待带钢的现象,造成设备损耗,而且对产品质量、轧制稳定性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作业人员劳动强度较大。此外,通过人工判断去设定固定周期,或者根据规格静态表来设定抽钢的周期,会导致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生产情况下无法及时调整节奏,从而产生较大的误差,未能更加精细的实现抽钢节奏自动控制,不能有效缩短轧制间隙,同时,也不乏因需适应工艺、板坯的尺寸、成品的尺寸变化所带来的其他额外影响。
[0003]因此,亟需一种能够真正有效缩短热轧轧制间隙的方法,用于减少前后带钢之间设备的等待时间,提高轧机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设备的能力,提高产线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轧轧制间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热轧产线的设计图纸,并根据所述设计图纸,得到所述热轧产线上各个轧制设备的实际布局;根据各个轧制设备的实际布局,将所述热轧产线划分为多个不同的轧制区域;所述轧制区域依次包括粗轧除鳞箱区域、粗轧大侧圧区域、粗轧机区域、飞剪区域、精轧机区域和卷取机区域;所述粗轧机区域、精轧机区域和卷取机区域均包括多个;确定所述热轧产线的固定动作时间、搬运辊道参数、各个轧制区域的工艺速度、以及各个轧制区域间的距离;所述固定动作时间包括粗轧除鳞前热检时间;根据所述热轧产线的固定动作时间、搬运辊道参数、各个轧制区域的工艺速度、各个轧制区域间的距离、以及各个轧制设备间的联锁,计算各个轧制区域的瓶颈时间;比较各个轧制区域的瓶颈时间,得到产线最大瓶颈时间,并根据所述产线最大瓶颈时间和粗轧除鳞前热检时间,设定抽钢倒计时时限,触发抽钢指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轧制间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动作时间还包括大侧圧侧导板对中时间和大侧圧步进时间;所述搬运辊道参数包括辊道加速率、辊道减速率和辊道搬运速度;所述工艺速度包括粗轧除鳞箱的除鳞速度、大侧压侧压次数、各个粗轧机的各道次轧制速度、精轧机穿带速度、温度加速度、功率加速度、最大速度、减速率、抛钢速度和层冷减速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轧轧制间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热轧产线的固定动作时间、搬运辊道参数、各个轧制区域的工艺速度、以及各个轧制区域间的距离的步骤包括:根据各个轧制设备的动作行程和动作速率,对固定重复动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对应的动作平均值,并将所述动作平均值设为所述固定动作时间;通过所述热轧产线的L1控制系统,设定各个搬运辊道参数;根据钢种的类型、规格和工艺需求,通过所述热轧产线的L2控制系统,设定各个轧制区域的工艺速度;根据各个轧制设备的实际布局,确定各个轧制区域间的距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轧制间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热轧产线的固定动作时间、搬运辊道参数、各个轧制区域的轧制速度、各个轧制区域间的距离、以及各个轧制设备间的联锁,计算各个轧制区域的瓶颈时间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热轧产线的固定动作时间、搬运辊道参数、各个轧制区域的工艺速度、各个轧制区域间的距离、以及各个轧制设备间的联锁,通过速度位移公式,计算得到各个板坯在各个轧制区域的到达时间和通过时间;根据相邻两个板坯在各个轧制区域的到达时间和通过时间,计算各个轧制区域的所述瓶颈时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朱蔚林,刘人溥,杜林,王波,沈益钊,赵金凯,
申请(专利权)人: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