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与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073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2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与显示面板,该显示模组包括:导电层、显示功能层、粘接层、电路板、覆晶薄膜、驱动芯片和覆盖层,显示功能层设于导电层的一侧;粘接层设于导电层背离显示功能层的一侧,粘接层上形成有容纳空间;粘接层被配置为能够导电;电路板设于导电层背离显示功能层的一侧,且粘接层相对电路板位于靠近导电层边缘的一侧;覆晶薄膜一端与显示功能层连接,另一端位于粘接层背离导电层的一侧并与电路板连接;驱动芯片设于覆晶薄膜上,且位于容纳空间中;覆盖层设于覆晶薄膜与电路板背离导电层的一侧,且在导电层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驱动芯片在导电层上的正投影;覆盖层被配置为能够导电,且与导电层电连接。且与导电层电连接。且与导电层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模组与显示面板


[0001]本公开涉及显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模组与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OLED是一种可自主发光的柔性显示技术,具有耗电量更低、挠曲度更高、厚度更薄、色域更广和对比度更高等优点。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高端品牌开始在新款车上引入性能更为优越的OLED显示技术以提升竞争力,并且5G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是为OLED技术在车载上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0003]然而,车载OLED显示屏因为较大的屏幕和较高的亮度,相对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其IC处理的数据和电流大大增加,这无疑使得IC更容易受外界电磁场的影响而导致屏幕的异显,同时IC产生的大量电磁场也会影响车上其它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例如影响屏幕的正常显示,这在车辆的正常行驶中都是非常危险的,为车辆的安全行驶产生了大量的不稳定因素。
[0004]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与显示面板,能够提升对电磁场和静电的屏蔽效果。
[0006]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
[0007]导电层;
[0008]显示功能层,设于所述导电层的一侧;
[0009]粘接层,设于所述导电层背离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一侧,所述粘接层上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粘接层被配置为能够导电;
[0010]电路板,设于所述导电层背离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一侧,且所述粘接层相对所述电路板位于靠近所述导电层边缘的一侧;
[0011]覆晶薄膜,一端与所述显示功能层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粘接层背离所述导电层的一侧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0012]驱动芯片,设于所述覆晶薄膜上,且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
[0013]覆盖层,设于所述覆晶薄膜与所述电路板背离所述导电层的一侧,且在所述导电层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驱动芯片在所述导电层上的正投影;所述覆盖层被配置为能够导电,且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
[0014]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空间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设有开口,且所述粘接层在所述导电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电路板在所述导电层上的正投影之间具有距离。
[0015]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粘接层为导电材料。
[0016]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粘接层包括粘接层本体和包覆在所述粘接层本体表面的导电材料层。
[0017]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粘接层上形成有多个所述容纳空间,所述覆晶薄膜上设有多个所述驱动芯片,多个所述芯片一一对应位于多个所述容纳空间中。
[0018]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覆盖层在所述导电层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粘接层与所述电路板在所述导电层上的正投影。
[0019]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覆盖层通过导电胶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
[0020]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覆盖层内设有导电布。
[0021]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0022]触控功能层,设于所述显示功能层背离所述导电层的一侧;
[0023]触控柔性电路板,一端与所述触控功能层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覆盖层背离所述导电层的一侧。
[0024]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提供的显示模组。
[0025]本公开提供的显示模组,在IC的上方设有能够导电的覆盖层,在下方设有导电层,在前方设有电路板,在后方以及左右两侧均具有能够导电的粘接层,导电层、覆盖层、电路板与粘接层均能够导电,在COF弯折到背板后,使得IC处于一种半包围的状态,尤其是在COF的弯折区域和IC的两侧,其余方向均有保护,这种IC Tape会屏蔽掉通过弯折区域和IC两侧的电磁场,并将电流传导至显示功能层背后的导电层,导电层接地,形成了对IC的全方位的磁场和静电屏蔽,避免电磁场影响IC进而导致屏幕异显,提升了应用该显示模组的车辆的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2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0027]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0028]图1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0029]图2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俯视图;
[0030]图3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粘接层的俯视图;
[0031]图4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粘接层的主视图;
[0032]图5为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粘接层的俯视图;
[0033]图6为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粘接层的主视图;
[0034]图7为本公开的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粘接层的俯视图;
[0035]图8为本公开的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粘接层的主视图;
[0036]图9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芯片与粘接层的俯视图;
[0037]图10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芯片与粘接层的主视图;
[0038]图11为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芯片与粘接层的俯视图;
[0039]图12为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芯片与粘接层的主视图。
[0040]附图标记说明:
[0041]110、导电层,120、导热胶层;
[0042]210、覆晶薄膜,220、驱动芯片;
[0043]300、粘接层,310、容纳空间,311、通孔,312、豁口,320、粘接层本体,330、导电材料层;
[0044]410、电路板,420、电路板粘接层;
[0045]500、覆盖层;
[0046]610、衬底,620、显示功能层;
[0047]700、偏光片;
[0048]810、触控功能层,820、触控粘接层,830、触控柔性电路板;
[0049]910、盖板,920、盖板粘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50]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51]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层;显示功能层,设于所述导电层的一侧;粘接层,设于所述导电层背离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一侧,所述粘接层上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粘接层被配置为能够导电;电路板,设于所述导电层背离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一侧,且所述粘接层相对所述电路板位于靠近所述导电层边缘的一侧;覆晶薄膜,一端与所述显示功能层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粘接层背离所述导电层的一侧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驱动芯片,设于所述覆晶薄膜上,且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覆盖层,设于所述覆晶薄膜与所述电路板背离所述导电层的一侧,且在所述导电层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驱动芯片在所述导电层上的正投影;所述覆盖层被配置为能够导电,且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设有开口,且所述粘接层在所述导电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电路板在所述导电层上的正投影之间具有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为导电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睿琦余正茂杜永强赵辉税禹单李尚鸿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