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底部拍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891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1
一种轨道车辆底部拍照装置,属于轨道车辆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轨道车辆拍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连接处密封渗漏或者雨水灌入,经常造成沉箱内积水,容易对沉箱内部的相机、光源等精密设备造成损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底部拍照装置,可对轨道车辆底部结构进行拍照,并且装置内部带有排水组件,可以使沉箱进行自动排水,而且可以防止水流倒灌,解决传统拍照装置沉箱容易积水,导致相机、补偿光源损坏的问题,同时箱盖可以通过电机作为动力源,进行自动开合,提高了装置在使用时的便捷性,采用沉箱自动排水系统,无需人工排水,可减轻维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节约人力成本。节约人力成本。节约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辆底部拍照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轨道车辆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底部拍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铁路作为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轨道车辆的运行安全检查一直是铁路行业的重要工作内容。目前轨道车辆底部故障的不停车检测,一般采用轨道间埋设拍照装置对车底进行通过拍照,获取车辆底部图像信息,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或人工进行故障检测与排查。
[0003]为保证轨道车辆安全通过,现有拍照装置均需要在轨道内两轨枕间埋设沉箱,然后将相机、补偿光源等图像采集设备安装在沉箱内;运行过程中由于连接处密封渗漏或者雨水灌入,经常发生沉箱积水问题,沉箱完成拍照工作后上盖关闭,水汽蒸发导致箱体内湿度过高,容易对相机、光源等精密设备造成损害;积水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相机、补偿光源等被水浸泡的危害。因此研发一种轨道车辆底部拍照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是很符合实际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轨道车辆拍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连接处密封渗漏或者雨水灌入,经常造成沉箱内积水,容易对沉箱内部的相机、光源等精密设备造成损害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底部拍照装置;
[0005]一种轨道车辆底部拍照装置,所述拍照装置包括沉箱、沉箱盖、开合驱动机构、N个拍照单元和排水系统,N为正整数;
[0006]所述开合驱动机构、N个拍照单元和排水系统均设置在沉箱中,开合驱动机构的固定端固定在沉箱中的一条长边侧壁上,N个拍照单元沿沉箱的长度方向设置,每个拍照单元安装在沉箱的内壁上,且每个拍照单元的拍摄端朝向沉箱的开口端设置,排水系统靠近沉箱边缘处设置,且排水系统的固定端与沉箱底部固定连接,排水系统的出水端穿过沉箱的一侧侧壁并设置在沉箱外侧,沉箱盖设置在沉箱的上方,且沉箱盖的底部与开合驱动机构的连接端通过销轴铰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沉箱包括箱体和下沉式集水盒,箱体的底部边缘处加工有矩形孔,下沉式集水盒对应箱体底部的矩形孔设置,且下沉式集水盒与箱体焊接固定,下沉式集水盒开口所在平面与箱体的底面共面设置,排水系统的固定端设置在下沉式集水盒中,且排水系统的固定端与下沉式集水盒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底部沿朝向下沉式集水盒所在方向倾斜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开合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箱、驱动轴、两个曲柄和变速箱,驱动电机设置在箱体中的一条长边侧壁上,且驱动电机的壳体与所在侧壁固定连接,变速箱设置在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上,且变速箱的动力输入端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驱动箱设置在变速箱的动力输出端上,且驱动箱的动力输入端与变速箱的动力输出端
相连,驱动箱的箱体与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驱动轴插装在驱动箱的动力输出端上,且驱动轴的两端均设置在驱动箱的外部,每个曲柄设置在驱动轴的一端上,且每个曲柄的一端套装在驱动轴的外圆面上,每个曲柄的另一端与沉箱盖的底部通过销轴铰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箱包括驱动箱箱体、弯曲连杆和两个摆臂,驱动箱箱体与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弯曲连杆和两个摆臂均设置在驱动箱箱体内,两个摆臂分别设置在弯曲连杆的两端,且每个摆臂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弯曲连杆的一端铰接,变速箱的动力输出端穿过驱动箱箱体的侧壁并插装在一个摆臂的另一端上,另一个摆臂的另一端套装在驱动轴的外圆面上,变速箱通过弯曲连杆和两个摆臂组成的连杆机构驱动驱动轴转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拍照单元包括相机盒、相机和补偿光源,相机盒的一端上加工有通槽,且相机盒加工有通槽的一端朝向箱体的开口端设置,相机盒安装在箱体的内壁上,相机和补偿光源均设置在相机盒内,且相机和补偿光源均通过螺栓与相机盒拆卸连接,相机的拍摄端朝向相机盒上的通槽设置,补偿光源的照射端朝向相机盒上的通槽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1

3个;
[0013]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系统包括潜水泵、排水管路、焊接弯头、鸭嘴阀和两个卡箍;潜水泵设置在下沉式集水盒中,且潜水泵的泵体与下沉式集水盒固定连接,排水管路的入水端与潜水泵的出水管连通设置,焊接弯头的入水端与排水管路的出水端连通设置,且焊接弯头与排水管路通过一个卡箍紧固连接,焊接弯头的出水端穿过箱体的侧壁并设置在箱体的外侧,焊接弯头与箱体的侧壁密封焊接,鸭嘴阀设置在焊接弯头的出水端上,且鸭嘴阀与焊接弯头通过一个卡箍紧固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潜水泵中出水管与排水管路入水端的连接处串联有一个止逆阀,止逆阀的进水端通过一个卡箍与潜水泵中的出水管紧固连接,止逆阀的出水端通过一个卡箍与排水管路的入水端紧固连接。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底部拍照装置,可对轨道车辆底部结构进行拍照,并且装置内部带有排水组件,可以使沉箱进行自动排水,而且可以防止水流倒灌,解决传统拍照装置沉箱容易积水,导致相机、补偿光源损坏的问题,同时箱盖可以通过电机作为动力源,进行自动开合,提高了装置在使用时的便捷性。
[0017]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底部拍照装置,采用沉箱自动排水系统,无需人工排水,可减轻维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节约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轴侧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中拍照单元的示意图;
[0023]图中1沉箱、101箱体、102下沉式集水盒、2沉箱盖、3开合驱动机构、301驱动电机、302驱动箱、303驱动轴、304曲柄、305变速箱、4拍照单元、401相机盒、402相机、403补偿光源、5排水系统、501潜水泵、502止逆阀、503排水管路、504焊接弯头、505鸭嘴阀和506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底部拍照装置,所述拍照装置包括沉箱1、沉箱盖2、开合驱动机构3、N个拍照单元4和排水系统5,N为正整数;
[0025]所述开合驱动机构3、N个拍照单元4和排水系统5均设置在沉箱1中,开合驱动机构3的固定端固定在沉箱1中的一条长边侧壁上,N个拍照单元4沿沉箱1的长度方向设置,每个拍照单元4安装在沉箱1的内壁上,且每个拍照单元4的拍摄端朝向沉箱1的开口端设置,排水系统5靠近沉箱1边缘处设置,且排水系统5的固定端与沉箱1底部固定连接,排水系统5的出水端穿过沉箱1的一侧侧壁并设置在沉箱1外侧,沉箱盖2设置在沉箱1的上方,且沉箱盖2的底部与开合驱动机构3的连接端通过销轴铰接。
[0026]具体实施方式二:参照图1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沉箱1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沉箱1包括箱体101和下沉式集水盒102,箱体101的底部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底部拍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照装置包括沉箱(1)、沉箱盖(2)、开合驱动机构(3)、N个拍照单元(4)和排水系统(5),N为正整数;所述开合驱动机构(3)、N个拍照单元(4)和排水系统(5)均设置在沉箱(1)中,开合驱动机构(3)的固定端固定在沉箱(1)中的一条长边侧壁上,N个拍照单元(4)沿沉箱(1)的长度方向设置,每个拍照单元(4)安装在沉箱(1)的内壁上,且每个拍照单元(4)的拍摄端朝向沉箱(1)的开口端设置,排水系统(5)靠近沉箱(1)边缘处设置,且排水系统(5)的固定端与沉箱(1)底部固定连接,排水系统(5)的出水端穿过沉箱(1)的一侧侧壁并设置在沉箱(1)外侧,沉箱盖(2)设置在沉箱(1)的上方,且沉箱盖(2)的底部与开合驱动机构(3)的连接端通过销轴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底部拍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箱(1)包括箱体(101)和下沉式集水盒(102),箱体(101)的底部边缘处加工有矩形孔,下沉式集水盒(102)对应箱体(101)底部的矩形孔设置,且下沉式集水盒(102)与箱体(101)焊接固定,下沉式集水盒(102)开口所在平面与箱体(101)的底面共面设置,排水系统(5)的固定端设置在下沉式集水盒(102)中,且排水系统(5)的固定端与下沉式集水盒(102)的底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底部拍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1)的底部沿朝向下沉式集水盒(102)所在方向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3中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底部拍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01)、驱动箱(302)、驱动轴(303)、两个曲柄(304)和变速箱(305),驱动电机(301)设置在箱体(101)中的一条长边侧壁上,且驱动电机(301)的壳体与所在侧壁固定连接,变速箱(305)设置在驱动电机(301)的动力输出端上,且变速箱(305)的动力输入端与驱动电机(301)的动力输出端相连,驱动箱(302)设置在变速箱(305)的动力输出端上,且驱动箱(302)的动力输入端与变速箱(305)的动力输出端相连,驱动箱(302)的箱体与箱体(10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驱动轴(303)插装在驱动箱(302)的动力输出端上,且驱动轴(303)的两端均设置在驱动箱(302)的外部,每个曲柄(304)设置在驱动轴(303)的一端上,且每个曲柄(304)的一端套装在驱动轴(303)的外圆面上,每个曲柄(304)的另一端与沉箱盖(2)的底部通过销轴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艳威彭彬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市科佳通用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