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土近接双基坑联合拉锚设计方法、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软土基坑工程控制的
,具体涉及软土近接双基坑联合拉锚设计方法、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软土深基坑工程中,围护结构(如地下连续墙,各类工法桩等)的侧移是工程安全控制的关键,随着城市基坑工程量的增加,催生出了大量近接深基坑,在软土中双基坑近接的相互影响会被放大,但目前对于近接基坑围护结构侧移的常规方法为:(1)通过增厚围护结构、内撑尺寸,提高配筋率、混凝土标号达到增强自身材料刚度和结构刚度的目的来对抗开挖卸荷产生的侧向变形;(2)通过注浆手段提前加固坑间土体,使土体自身发挥强度抑制侧向变形;(3)通过在墙背土体打入预应力锚索,点锚深层强度较大土体,依靠拉拔力对抗侧向变形。方法(1)不仅会大大增加材料人工费用和时间,也会增加设计难度,往往效果不明显,方法(2)由于注浆操作自身特点,在不同类别土中注浆体的均匀程度和补强效果难以保证,如对于渗透性较差、粘性较大的土体,浆液难以扩散,提高整体强度,方法(3)在软土中点锚处的预应力会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软土近接双基坑联合拉锚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设计图纸,获取双基坑近接处的结构参数作为第一参数,并获取双基坑近开挖的施工参数作为第二参数;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计算近接双基坑施工中第一基坑(1)的围护结构在开挖过程中的侧移信息作为第一侧移信息,并计算近接双基坑施工中第二基坑(2)的围护结构在开挖过程中的侧移信息作为第二侧移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侧移信息和所述第二侧移信息计算水平连接锚杆(5)的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一侧移信息和所述第二侧移信息的差异计算角度连接锚索(6)的参数;所述水平连接锚杆(5)为水平连接近接双基坑围护结构的锚杆;所述角度连接锚索(6)为倾斜连接近接双基坑围护结构的锚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近接双基坑联合拉锚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设计图纸,获取双基坑近接处的结构参数作为第一参数,并获取双基坑近开挖的施工参数作为第二参数包括:基于设计图纸获取双基坑围护结构类型、双基坑间距、双基坑内撑结构形式、双基坑内撑结构尺寸和双基坑设计位置的高程信息作为第一参数;基于设计图纸获取双基坑近接处的开挖流程、开挖工序、开挖工期和双基坑开挖顺序作为第二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近接双基坑联合拉锚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第一侧移信息和所述第二侧移信息包括:通过所述第一参数计算所述第二参数中各开挖阶段第一基坑(1)的围护结构和第二基坑(2)的围护结构的侧移信息;采用增量法对所述侧移信息进行计算得到第一基坑(1)的围护结构的最终侧移曲线作为所述第一侧移信息,采用增量法对所述侧移信息进行计算得到第二基坑(2)的围护结构的最终侧移曲线作为所述第二侧移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土近接双基坑联合拉锚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侧移信息和所述第二侧移信息的差异计算角度连接锚索(6)的参数包括:获取所述第一侧移信息中发生最大侧移的位置作为第一位置,并获取所述第二侧移信息中发生最大侧移的位置作为第二位置;以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直接连线的角度作为所述角度连接锚索(6)的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土近接双基坑联合拉锚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侧移信息和所述第二侧移信息计算水平连接锚杆(5)的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一侧移信息和所述第二侧移信息的差异计算角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波,高筠涵,姬繁,訾信,马龙祥,熊文威,余建萍,高晓刚,尹学鑫,施劭矗,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南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