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彩霞专利>正文

一种木质柱状活性炭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766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活性炭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质柱状活性炭生产设备,包括加工箱,炭化部件位于加工箱的内部中间,炭化部件包含设有处理筒,处理筒固定在加工箱内,处理筒的内部下方两侧转动设有两个炭化转动轴,炭化转动轴圆周方向固设有三个转动杆,炭化转动轴的圆周方向在处理筒的内部固设有隔温筒,隔温筒与三个转动杆转动密封连接,炭化转动轴的内部设有加热腔,加热腔与炭化转动轴外部连接设有多个炭化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进行混合材料增加柱形活性炭的粘合性,进行对活性炭进行倾斜向上移动去除杂质,进行循环研磨和控量转动,使材料加热碳化均匀。热碳化均匀。热碳化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质柱状活性炭生产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活性炭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木质柱状活性炭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可以有选择的吸附气相、液相中的各种物质,以得到脱色精制、消毒除臭和去污提纯等目的。它是利用木炭、各种果壳和优质煤等作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造而成。活性炭按外形方法来分,可分为粉状活性炭和柱状活性炭。柱状活性炭由于具有发达微孔,中孔和大孔,具有高碘值,高亚兰和可循环使用的优点,在有机溶剂回收、食品液相脱色、空气净化、污水净化处理等场合具有粉状炭和煤质炭无法替代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的木质柱状活性炭生产设备存在烘干炭化程度不均匀,影响柱状活性炭是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木质柱状活性炭生产设备,能够控量加热,使材料充分碳化和碳化均匀。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木质柱状活性炭生产设备,包括加工箱,炭化部件位于加工箱的内部中间,炭化部件包含设有处理筒,处理筒固定在加工箱内,处理筒的内部下方两侧转动设有两个炭化转动轴,炭化转动轴圆周方向固设有三个转动杆,炭化转动轴的圆周方向在处理筒的内部固设有隔温筒,隔温筒与三个转动杆转动密封连接,炭化转动轴的内部设有加热腔,加热腔与炭化转动轴外部连接设有多个炭化口。
[0005]优选的,加工箱的内部一端设有除杂上料部件;除杂上料部件包括过滤筒,过滤筒固定在加工箱的内部一端,过滤筒倾斜上方在加工箱的倾斜面上固设有第一进料漏斗,第一进料漏斗与过滤筒的内部连接设有进料阀,过滤筒的倾斜下端固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倾斜上端联动设有第一联动柱,第一联动柱在过滤筒内转动连接,第一联动柱的外圆周面上固设有螺旋板,过滤筒的下方设有除杂腔,过滤筒的内部与除杂腔连接设有多个过滤孔。
[0006]优选的,加工箱的内部上方设有混合部件;混合部件包括第二进料漏斗,第二进料漏斗位于处理筒的上方加工箱的上端,处理筒的内部下端固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上端联动设有第二联动柱,第二联动柱的上端固设有混合筒,混合筒的内部设有混合腔,混合腔的上端在混合筒的内部滑动设有进料滑板,第二进料漏斗与处理筒的内部连通,过滤筒的内部与处理筒的内部连接设有进料口。
[0007]优选的,混合部件下方设有均匀混合部件;均匀混合部件包括隔板,隔板位于混合筒下方,隔板与第二联动柱转动连接,隔板固定在处理筒的内圆周面上,第二联动柱的两侧在混合筒的下端滑动设有两个伸缩块,两个伸缩块的下端转动设有两个研磨轴。
[0008]优选的,均匀混合部件下方设有研磨部件;研磨部件包括下料腔,下料腔位于第二
联动柱的内部上方,下料腔与混合腔之间在第二联动柱的内部转动设有转动板,下料腔的内部与隔板的上方两侧连接设有两个进阀,下料腔的下方在第二联动柱内设有研磨腔,研磨腔为菱形结构。
[0009]优选的,研磨腔内转动设有三个研磨轴,三个研磨轴配合进行多次研磨作用,研磨腔与第二联动柱外部连接设有两个出阀。
[0010]优选的,两个隔温筒的上方固设有两个下料漏斗,下料漏斗与隔温筒内部连接设有三个下料阀,两个隔温筒的下方在处理筒上设有两个下料通道,下料阀为圆柱形过滤孔结构。
[0011]优选的,研磨部件下方设有存储部件;存储部件包括密封存储腔,密封存储腔在加工箱的内部下端滑动连接,密封存储腔与两个下料通道连接,密封存储腔的一侧在加工箱内滑动设有出料滑板。
[0012]有益效果:
[0013]1.通过混合部件和均匀混合部件设置,进行混合材料增加柱形活性炭的粘合性,有利于提高柱形活性炭的硬度。
[0014]2.通过除杂上料部件设置,进行对活性炭进行倾斜向上移动去除杂质,提高活性炭的质量。
[0015]3.通过研磨部件和炭化部件设置,进行循环研磨和控量转动,使材料加热碳化均匀,有利于提高柱形活性炭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A

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图3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加工箱10、除杂上料部件11、混合部件12、均匀混合部件13、研磨部件14、炭化部件15、存储部件16、第一进料漏斗17、第二进料漏斗18、第一电机19、过滤筒20、进料阀21、第一联动柱22、螺旋板23、过滤孔24、除杂腔25、处理筒26、第二电机27、第二联动柱28、混合筒29、进料滑板30、混合腔31、进料口32、伸缩块33、研磨轴34、下料腔35、进阀36、隔板37、研磨腔38、研磨轴39、出阀40、下料漏斗41、隔温筒42、炭化转动轴43、转动杆44、加热腔45、炭化口46、下料阀47、下料通道48、密封存储腔49、出料滑板50、转动板51。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5]结合图1

6,
[0026]进一步的,结合图1

6,一种木质柱状活性炭生产设备,包括加工箱10,炭化部件15
位于加工箱10的内部中间,炭化部件15包含设有处理筒26,处理筒26固定在加工箱10内,处理筒26的内部下方两侧转动设有两个炭化转动轴43,炭化转动轴43圆周方向固设有三个转动杆44,炭化转动轴43的圆周方向在处理筒26的内部固设有隔温筒42,隔温筒42与三个转动杆44转动密封连接,炭化转动轴43的内部设有加热腔45,加热腔45与炭化转动轴43外部连接设有多个炭化口46。
[0027]加工箱10的内部一端设有除杂上料部件11;除杂上料部件11包括过滤筒20,过滤筒20固定在加工箱10的内部一端,过滤筒20倾斜上方在加工箱10的倾斜面上固设有第一进料漏斗17,第一进料漏斗17与过滤筒20的内部连接设有进料阀21,过滤筒20的倾斜下端固设有第一电机19,第一电机19的倾斜上端联动设有第一联动柱22,第一联动柱22在过滤筒20内转动连接,第一联动柱22的外圆周面上固设有螺旋板23,过滤筒20的下方设有除杂腔25,过滤筒20的内部与除杂腔25连接设有多个过滤孔24。
[0028]加工箱10的内部上方设有混合部件12;混合部件12包括第二进料漏斗18,第二进料漏斗18位于处理筒26的上方加工箱10的上端,处理筒26的内部下端固设有第二电机27,第二电机27的上端联动设有第二联动柱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质柱状活性炭生产设备,包括加工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部件(15)位于加工箱(10)的内部中间,所述炭化部件(15)包含设有处理筒(26),所述处理筒(26)固定在加工箱(10)内,所述处理筒(26)的内部下方两侧转动设有两个炭化转动轴(43),所述炭化转动轴(43)圆周方向固设有三个转动杆(44),所述炭化转动轴(43)的圆周方向在处理筒(26)的内部固设有隔温筒(42),所述隔温筒(42)与三个转动杆(44)转动密封连接,所述炭化转动轴(43)的内部设有加热腔(45),所述加热腔(45)与炭化转动轴(43)外部连接设有多个炭化口(4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质柱状活性炭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箱(10)的内部一端设有除杂上料部件(11);所述除杂上料部件(11)包括过滤筒(20),所述过滤筒(20)固定在加工箱(10)的内部一端,所述过滤筒(20)倾斜上方在加工箱(10)的倾斜面上固设有第一进料漏斗(17),所述第一进料漏斗(17)与过滤筒(20)的内部连接设有进料阀(21),所述过滤筒(20)的倾斜下端固设有第一电机(19),所述第一电机(19)的倾斜上端联动设有第一联动柱(22),所述第一联动柱(22)在过滤筒(20)内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柱(22)的外圆周面上固设有螺旋板(23),所述过滤筒(20)的下方设有除杂腔(25),所述过滤筒(20)的内部与除杂腔(25)连接设有多个过滤孔(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质柱状活性炭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箱(10)的内部上方设有混合部件(12);所述混合部件(12)包括第二进料漏斗(18),所述第二进料漏斗(18)位于处理筒(26)的上方加工箱(10)的上端,所述处理筒(26)的内部下端固设有第二电机(27),所述第二电机(27)的上端联动设有第二联动柱(28),所述第二联动柱(28)的上端固设有混合筒(29),所述混合筒(29)的内部设有混合腔(31),所述混合腔(31)的上端在混合筒(29)的内部滑动设有进料滑板(30),所述第二进料漏斗(18)与处理筒(26)的内部连通,所述过滤筒(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彩霞
申请(专利权)人:吉彩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