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形材料活化炉以及材料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76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活化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附型规则蜂窝材料活化炉以及蜂窝材料生产工艺。其技术方案包括:N2进气阀一、N2排气阀二、CO2进气阀、CO类排气阀、陶瓷滤芯板、电加热管、保温隔板、传感器,所述盖板上端外壁一侧设置有N2排气阀二,所述盖板上端外壁一侧设置有CO2进气阀,所述盖板两侧外壁设置有N2进气阀一,所述盖板两侧外壁设置有CO排气阀,所述N2进气口和电加热之间设置陶瓷滤芯板,所述CO2进气口和物料之间设置陶瓷滤芯板。所述炉膛内部设置有温度、压力传感器,通过设置陶瓷滤芯板,达到电加热高温被N2均匀送至被加热物料,通过设置陶瓷滤芯板,达到活化气CO2均匀送至需要活化的物料,通过活化气上进下出,达到活化气和物料充分均匀。化气和物料充分均匀。化气和物料充分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窝形材料活化炉以及材料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活化炉
,具体为一种蜂窝形材料活化炉以及材料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吸附性材料活化炉常见应用于颗粒或条形料,类似规格100*100*100mm蜂窝活性炭的活化多采用化学活化,采用机械传动加蒸汽、气体活化的方法由于温度和活化气的均匀性难以保证,导致材料次品率高,材料在成型过程中易发生粉化,二次生产清理强度大。
[0003]目前我们资源化利用率不足30%,与十四五提出的污泥全面资源化的要求差距较大,且污泥资源化的附加值低,资源化使用方向或市场不清晰,由于污泥含有12

25%的有机质,资源化价值集中在对污泥有机质的开发利用上,例如污泥备制生物炭、提取蛋白质、生产磷肥等,基于污泥充沛的碳源,本专利技术蜂窝吸附材料采用干化污泥为基材,是一种低投入高附加值的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应用价值高,使用范围广泛,可以大量应用于潜流式湿地和阶梯式湿地的缓冲强化填料,可以应用于VOCs吸附,以微生物除臭填料为例,现阶段,我国在微生物除臭领域,生物填料基本采用火山岩、陶粒、烧结材料、复合填料、其他有机填料,普遍存在微生物除臭不能达标或达标以后恶臭扰民现象依然严重,恶臭国家排放标准征询稿无量纲2000提升至1000,国家环保主管推荐的工艺:碱喷淋吸收+微生物氧化+末端吸附,恶臭可以降至300,微生物载体是微生物除臭的核心之一,直接决定微生物的生长数量(密度)和对恶臭的治理效率,从而影响恶臭治理的效果,同时填料是系统压力损失的主要成因和要数,影响气流的引出效果,活化炉用于加大填料水蒸汽的行程,提高活化速度,使填料在活化段得到快速充分的活化。
[0004]经过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活化炉装置典型的如公开号为CN111807365A公开的一种蜂窝活性炭加工活化炉,其结构包括进料斗、支杆、电控箱、炉体、隔板,炉体的左侧设有电控箱,电控箱的上端设有支杆,支杆与炉体机械连接,支杆上安装有进料斗,炉体的右侧设有隔板,炉体的内部设有添加口、活化腔、出料口、抽吸泵、管口件、下料器、排料管,本专利技术改变传统的橡胶密封方式,在出料口与排料管之间设置有管口件,在管口件内设置有移动机构与活动密封件,移动机构与活动密封件用于隔绝排料管口、入料管口,采用机械式的密封方式,在移动机构与活动密封件不接触配合的情况实现对排料管的密封作用,这样便可有效的避免由于橡胶圈密封失效下造成的空气泄漏而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活化料得率降低的问题。
[0005]现有技术中的活化炉在对于物料的受热均匀,使焙烧材料不充分,且物料从活化炉内部取出后,活化炉内部会出现大量的残料,不仅导致工作人员的清理频率较高,且粘附的残料清理难度较高,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窝形填料活化炉以及吸附性蜂窝材料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附型规则蜂窝材料活化炉,包括N2进气阀一、CO排气阀、盖板、N2排气阀二、CO2进气阀、保温层,耐温层,陶瓷滤芯,温度、压力测控,炉膛,电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端外壁一侧设置有多个N2排气阀,所述盖板上端外壁一侧设置有多个CO2进气阀,所述盖板两侧各设置两排N2进气阀一,所述盖板两侧各设置两排CO排气阀,端开设有矩形阵列分布的嵌合槽,所述N2进气口和电加热之间设置陶瓷滤芯板,所述CO2进气口和物料之间设置陶瓷滤芯板,所述CO排气口和物料之间设置陶瓷滤芯板,所述内部炉膛设置有温度、压力传感器。
[0008]优选的,所述盖板一侧外壁插接安装有N2进气阀一,氮气通过N2进气阀一通过陶瓷滤芯进入炉膛内部;
[0009]所述N2进气阀一在两侧各设置两排通过陶瓷滤芯由N2的压力送人炉膛,同时打开N2排气阀二,通过温度、压力传感器保证炉膛为正压运行,通过温度、压力传感器测量炉膛各位置的温度,通过N2进气压力和N2排放阀门调节炉膛均匀温度。
[0010]优选的,所述盖板上部设置一排CO2进气阀通过陶瓷滤芯进入炉膛,所述箱体两侧各设置一排CO排气阀;
[0011]所述CO2进气阀和CO排气阀通过温度、压力传感器测量,控制CO2进气阀和CO2进气阀。
[0012]优选的,所述陶瓷滤芯设置在电加热和N2进气阀一之间,所述陶瓷滤芯设置在炉膛和CO2进气阀之间。
[0013]一种蜂窝形材料生产工艺,包括物料本体,所述物料本体以20

40%粘性材料、40

70%干化污泥、5

10%吸附性材料的的混合体为基材,2

4%添加一定比例助剂,通过碾磨、加水搅拌、真空练泥、真空高压挤出、在N2保护条件下200度成型,在N2保护条件下6小时温升至800
°
,关闭N2进气阀一,关闭N2排气阀,打开CO2进气阀,开启CO排放阀800
°
恒温2小时,开启N2进气阀一,开启N2排气阀,关闭CO2进气阀,关闭CO排放阀1100
°
烧结恒温3小时。
[0014]优选的,二次涂覆粘结剂和分子筛,粘结剂:分子筛=4:1,厚度<50μm,、在N2保护条件下,再经400
°
温度烘干成形,规格100*100*100mm至200*200*200mm的各种规格,孔间距2mm

5mm,内壁厚度小于1mm。
[0015]优选的,所述粘性材料为堇青石、高岭土或硅藻土;所述固废为200
°‑
600
°
干化污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所述炉膛内部设置有温度、压力传感器,通过设置陶瓷滤芯板,达到电加热高温被N2均匀送至被加热物料,通过设置陶瓷滤芯板,达到活化气CO2均匀送至需要活化的物料,通过活化气上进下出,达到活化气和物料充分均匀。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盖板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面放大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顶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中:1、N2进气阀一;2、CO排气阀;3、盖板;4、N2排气阀二;5、CO2进气阀;6、保温层;7、耐温层;8、陶瓷滤芯;9、温度、压力测控;10、炉膛;11、电加热。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型规则蜂窝材料活化炉,包括N2进气阀一(1)、CO排气阀(2)、盖板(3)、N2排气阀二(4)、CO2进气阀(5)、保温层(6),耐温层(7),陶瓷滤芯(8),温度、压力测控(9),炉膛(10),电加热(1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上端外壁一侧设置有多个N2排气阀二(4),所述盖板(3)上端外壁一侧设置有多个CO2进气阀(5),所述盖板(3)两侧各设置两排N2进气阀一(1),所述盖板(3)两侧各设置两排CO排气阀(2),端开设有矩形阵列分布的嵌合槽(11),所述N2进气口和电加热之间设置陶瓷滤芯板(9),所述CO2进气口和物料之间设置陶瓷滤芯板(9),所述CO排气口和物料之间设置陶瓷滤芯板(9),所述内部炉膛设置有温度、压力传感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形材料活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一侧外壁插接安装有N2进气阀一(1),氮气通过N2进气阀一(1)通过陶瓷滤芯(8)进入炉膛(10)内部;所述N2进气阀一(1)在两侧各设置两排通过陶瓷滤芯(8)由N2的压力送人炉膛(10),同时打开N2排气阀二(4),通过温度、压力传感器(10)保证炉膛(10)为正压运行,通过温度、压力传感器(10)测量炉膛(10)各位置的温度,通过N2进气压力和N2排放阀门调节炉膛均匀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形材料活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部设置一排CO2进气阀(5)通过陶瓷滤芯(8)进入炉膛(10),所述箱体两侧各设置一排CO排气阀(2);所述CO2进气阀(5)和CO排气阀(2)通过温度、压力传感器(10)测量,控制CO2进气阀(5)和CO2进气阀(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德英陈杏根
申请(专利权)人:瓷彩山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