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双足机器人的柔性腰部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双足机器人的柔性腰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双足机器人是一种模仿人类结构特征的机器人,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与人类相似的运动行为,目前主流的双足机器人,依靠髋关节、踝关节的偏转实现整体质心的偏移,进而实现各种运动,目前,双足机器人的移动主要是通过电机、气缸等执行元件进行执行,但这样的执行方式在使用时,首先,执行元件的动作启停会存在一定的碰撞,从而影响执行元件本身的寿命,其次,执行元件的移动必然造成整体的晃动,影响双足机器人移动的稳定性;
[0003]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启停碰撞小、执行元件使用寿命长、整体稳定性高且移动晃动小的适用于双足机器人的柔性腰部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双足机器人在使用时存在执行元件启停碰撞大和整体移动稳定性低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双足机器人的柔性腰部结构,包括底盘(1)及设置在底盘(1)上方的顶盘(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顶面一侧设置有缓冲箱(3),所述顶盘(6)的底面中部连接有转动板(5),所述转动板(5)的下端固定套接在转动柱(401)上,所述转动柱(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盘(4),所述齿轮盘(4)的下端滑动插合在缓冲箱(3)顶面的矩形开口槽(301)中;所述缓冲箱(3)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套(8),所述缓冲套(8)的内部呈对称设置有缓冲盘(801),且两个缓冲盘(801)之间通过复位弹簧(802)固定连接,两个缓冲盘(801)相对较远一侧的缓冲套(8)内壁上均设置有限位环(804),两个缓冲盘(801)相对较近一侧的缓冲套(8)上均沿周向均布设置有多个出水孔(803);所述缓冲套(8)的顶面上沿轴线方向设置有与齿轮盘(4)啮合的齿轮条(807);所述转动板(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气缸(7),且气缸(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片(701),其中一个固定片(701)通过第一转动架(603)转动连接在顶盘(6)的底面上,另一个固定片(701)通过第二转动架(702)转动连接在T形块(703)上,且T形块(703)的底面上固设有橡胶活塞柱(704);所述T形块(703)间隙配合在转动板(5)上的T形开口槽(503)中,同时橡胶活塞柱(704)滑动插合在插槽(504)中,且插槽(504)的下端呈对称连通设置有两个向上弯曲的缓冲槽(50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双足机器人的柔性腰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套(8)的底面上沿轴线方向设置有T形条(8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锐,弥宁,敬娜,芦娅妮,潘肖楠,南亚娣,孙旖彤,敬志臣,罗宏博,胡天林,
申请(专利权)人:陇东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