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乌龙茶加工工艺加工红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846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乌龙茶加工工艺加工红茶的方法。选用金骏眉、金牡丹等红茶的青叶,经萎凋、两次摇青、脱水、揉捻、解块、发酵、炒茶、摊晾和烘干后制备得到成品茶。通过采用乌龙茶加工的工艺,同时有别于传统乌龙茶的加工工艺,在揉捻前严格控制脱水后含量至65%左右,控制烘干前的发酵程度,并在发酵后进行炒茶,进而有效提高了所得成品茶的耐泡性和储存过程中香气的持久性,所得成品茶不易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出现香气散失的问题。通过上述工艺制备得到的成品茶茶汤呈金黄色,茶叶更为耐泡,可泡10~12道。可泡10~12道。可泡10~12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乌龙茶加工工艺加工红茶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乌龙茶加工工艺加工红茶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有绿茶、白茶、黄茶、青茶(又名乌龙茶)、红茶和黑茶。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在加工过程中充分发酵,发生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和香气物质,使得红茶汤色呈橙红色,味道厚实浓香。但由于采用全发酵工艺,香气较乌龙茶弱,因此出现了一种乌龙红茶,采用乌龙茶和红茶的工艺混合制备得到。如申请号为201410224400.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乌龙红茶加工方法,将半发酵乌龙茶和全发酵红茶两者合一,使得所得产品具有乌龙茶的外形紧结重实,口感香气滋味、回甘力强,好包装,易运输,耐冲泡特点;又有红茶的红汤红叶滋味醇和或鲜爽,香气醇正,从而提高并丰富了我国茶叶品质。但这种乌龙红茶仍存在耐泡度不及乌龙茶,且存在储存过程中香气易散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茶叶耐泡度和香气持久度的采用乌龙茶加工工艺加工红茶的方法。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采用乌龙茶加工工艺加工红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茶青萎凋后进行两道摇青,摇青后脱水至茶叶含水量为64~66%,再进行揉捻后发酵,发酵至发酵程度为60~65%后进行炒茶,炒茶至茶叶含水量为12~18%后冷却,再进行烘干。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采用乌龙茶加工工艺加工红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萎凋:茶青于22~25℃,相对湿度36~39%的条件下萎凋100~140min;
[0007](2)摇青:萎凋后进行两道摇青,第一道摇青的时间为150~200s,第一道摇青后将茶叶取出采用15

18℃的冷风吹2

3h,再进行第二道摇青,第二道摇青的时间为240~320s;
[0008](3)脱水:摇青后先采用15~18℃的冷风吹4.5~5.5h,再采用25~35℃的加温风吹3~5h,脱水至茶叶含水量为64~66%;
[0009](4)揉捻:脱水后揉捻20~30min;
[0010](5)解块:采用解块设备对成块的茶叶进行解块;
[0011](6)发酵:将茶叶堆成8~11cm的厚度,室温(18~26℃)下,相对湿度60~70%条件下发酵2~3h,发酵至发酵程度为60~65%;
[0012](7)炒茶:发酵后于80~100℃下炒制至茶叶含水量为12~18%;
[0013](8)摊晾:炒茶后摊凉冷却1~1.2h,摊凉的厚度为4~5cm,摊晾冷却过程中翻动茶叶,同时吹15~18℃的冷风;
[0014](9)烘干:摊凉冷却后于烘干机中80~90℃下烘干30~40min;
[0015](10)包装:烘干后包装得到成品。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乌龙茶加工工艺加工红茶的方法,通过严格控制揉捻前的含水量,配合控制较低的发酵程度,同时在发酵后加入了红茶和乌龙茶制备过程中都未进行的炒茶步骤,提升了乌龙茶工艺下制备得到红茶成品茶的耐泡程度和香味持久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成品茶叶的照片;
[0018]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成品茶叶第一次冲泡后茶汤的照片;
[0019]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成品茶叶第七次冲泡后茶汤的照片;
[0020]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对比例4的成品茶叶的照片;
[0021]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对比例4的成品茶第一

三次冲泡后茶汤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3]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严格控制揉捻前的含水量,配合控制较低的发酵程度和炒茶的步骤,提升所得成品茶的耐泡程度和香味持久性。
[0024]本专利技术采用乌龙茶加工工艺加工红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茶青萎凋后进行两道摇青,摇青后脱水至茶叶含水量为64~66%,再进行揉捻后发酵,发酵至发酵程度为60~65%后进行炒茶,炒茶至茶叶含水量为12~18%后冷却,再进行烘干。
[0025]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乌龙茶制备工艺为采摘、萎凋、做青(摇青和晾青)、杀青、揉捻、烘干;红茶的制备工艺为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干;根据品控要求不同烘干后可以进一步进行筛分和拣剔后再进行包装。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乌龙茶加工工艺加工红茶的方法,通过严格控制揉捻前的含水量,配合控制较低的发酵程度,同时在发酵后加入了红茶和乌龙茶制备过程中都未进行的炒茶步骤,减少了香味物质的流失,同时使得其再茶叶储存中和浸泡过程中释放的速度减慢,提升了乌龙茶工艺下制备得到红茶成品茶的耐泡程度和香味持久性。所得红茶成品茶可泡10~12道,相较于一般红茶3~5泡更为耐泡,且储存半年后仍然香气浓郁,相较于一般红茶储存半年后香气大部分散失而言香味持久性更佳,同时冲泡后茶汤呈现橙红色(参照图2),多次冲泡后仍呈金黄色(参照图3)。
[0026]进一步地,茶青萎凋的时间为100~140min,温度为22~25℃,相对湿度36~39%。
[0027]从上述描述可知,萎凋的目的在于对茶青进行脱水。
[0028]进一步地,所述茶青为金骏眉、金牡丹、金观音的茶青。
[0029]进一步地,第一道摇青的时间为150~200s,第二道摇青的时间为240~320s;两道摇青之间将茶叶采用15

18℃的冷风吹2

3h。
[0030]进一步地,第一道摇青的时间为180s,第二道摇青的时间为300s。
[0031]从上述描述可知,摇青有助于去除苦涩味提升香气,但摇青的时间和次数不易过长,过长的摇青会造成死青、红变的问题,两次为宜,且时间以3min和5min最佳。
[0032]进一步地,摇青后脱水的步骤具体为:先采用15~18℃的冷风吹4.5~5.5h,再采用25~35℃的加温风吹3~5h,至茶叶含水量为64~66%,其中含水量以重量百分数表示。
[0033]从上述描述可知,摇青后的脱水步骤对最终成品的耐泡程度和香气持久性具有显著影响,脱水时第一次不易采用过高的温度,会造成水分脱除过快,造成香味物质的损失,但也不易一直采用冷风脱水,会造成出现低温下发酵的问题,影响香气的持久性。
[0034]进一步地,揉捻的时间为20~30min。
[0035]从上述描述可知,揉捻的时间不宜过长,过长的揉捻会造成香气减弱,不利于后期成品茶的留香。
[0036]进一步地,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采用乌龙茶加工工艺加工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茶青萎凋后进行两道摇青,摇青后脱水至茶叶含水量为64~66%,再进行揉捻后发酵,发酵至发酵程度为60~65%后进行炒茶,炒茶至茶叶含水量为12~18%后冷却,再进行烘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乌龙茶加工工艺加工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茶青萎凋的时间为100~140min,温度为22~25℃,相对湿度36~3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乌龙茶加工工艺加工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道摇青的时间为150~200s,第二道摇青的时间为240~320s;两道摇青之间将茶叶采用15

18℃的风吹2

3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乌龙茶加工工艺加工红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道摇青的时间为180s,第二道摇青的时间为300s。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乌龙茶加工工艺加工红茶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寿华雷忠新范晓辉钟凤莲张婷陈敏星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市畲韵红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