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821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智能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包括无功补偿控制器(1)、配变监测电能表(2);其特征是:还包括至少一个由空气开关(12)、交流接触器(13)和电容器(14)构成的电容器模块;其中控制器的输出信号接电容器模块中交流接触器接触线圈的控制回路,配变监测电能表上的开关量输入接口和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连接;装置的电源由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经电流互感器引到装置中的母线,母线上并联了避雷器(9),将电源分配给配变监测电能表、无功补偿控制器和各个电容器模块。装置集无功补偿、配变监测、电能计量功能于一体。可记录输入开关量,能够在电容器发生短路故障后及时报警显示。实现有线抄表或远红外通讯接口实现无线抄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对电力系统低压配网进行无功补偿的电力电子装置。但是,目前电力系统中普遍采用的传统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存在许多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功能单一。只有无功补偿功能,不能对变压器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不具备电能计量的功能,造成配变杆上既有无功补偿箱,又有电能表箱,有的甚至还有配变监测箱,既不美观,又不经济,同时也给电能表抄读、维护等工作带来困难。2、没有将电压作为首要的控制量。传统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往往将功率因数、无功功率和无功电流作为控制量,而忽视了对电压的控制,因此难免出现电压偏高或偏低的现象,影响月用户的正常用电。3、不能记录电容器组的投切情况,同时也没有通讯功能,因此使电力部门难以掌握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状况。4、没有报警功能。当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内的电容器发生故障,无法投入使用时,不能及时通知电力部门进行维修,降低了装置的补偿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传统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智能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即一种智能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包括无功补偿控制器(1)、配变监测电能表(2)、避雷器(9);其特征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包括无功补偿控制器(1)、配变监测电能表(2);其特征是:还包括至少一个由空气开关(12)、交流接触器(13)和电容器(14)构成的电容器模块;其中控制器的输出信号接电容器模块中交流接触器接触线圈的控制回路,配变监测电能表上的开关量输入接口和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连接;装置的电源由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经电流互感器引到装置中的母线,母线上并联了避雷器(9),然后通过母线将电源分配给配变监测电能表、无功补偿控制器和各个电容器模块(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包括无功补偿控制器(1)、配变监测电能表(2);其特征是还包括至少一个由空气开关(12)、交流接触器(13)和电容器(14)构成的电容器模块;其中控制器的输出信号接电容器模块中交流接触器接触线圈的控制回路,配变监测电能表上的开关量输入接口和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连接;装置的电源由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经电流互感器引到装置中的母线,母线上并联了避雷器(9),然后通过母线将电源分配给配变监测电能表、无功补偿控制器和各个电容器模块(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是电容器模块由空气开关(12)、切换电容器交流接触器(13)和电容器(14)组成;其中接触器(13)与电容器(14)串联后经空气开关与母线连接;接触器由线圈(15)、主触头(16)、限流电阻(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云庆侯兴哲龙启玉李海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电力试验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