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058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压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它包括电源电路、电流电压采样放大电路、单片机电路、EEPROM存储器、驱动电路、执行电路、数显电路,其中电流电压采样放大分别分成二路检测,电流放大电路由双运算放大器、单运算放大器、电压比较器、光电耦合器组成,电压采样放大电路由运算放大器、光电耦合器组成,由于电流采用双运算放大器,提高了功率因素检测的灵敏度;采用光电耦合器,增强了单片机的抗干扰能力。(*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器,具体是一种低压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现有的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很多,从控制方法上有手动控制、电子控制器控制、单机片控制等几类,但都还存在不能快速跟踪与平滑补偿、灵敏度不高、适用性不强及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静态、动态或动静态混用的适应性强、灵敏度高的低压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本技术是以下列形式实现的本技术包括电源电路、电流采样放大电路、电压采样放大电路、单片机CPU控制电路、EEPROM存储器、驱动电路、执行电路、数码显示电路,其中电流电压分别分成二路检测,电流信号一路经双运算放大器输入后与一光电耦合器相连,光电耦合器连接在CPU上,另一路经单运算放大器输入后与另一光电耦合器相连,并连接在CPU上;电压信号一路取自电源稳压器,由一电位器的滑动触头经运算放大器与光电耦合器相连,光电耦合器连接在CPU上,另一路取自控制器电源变压器次级,经二极管反并联到运算放大器上,并连接到CPU上。本技术CPU经三极管后连接到开关装置上。本技术由于电流、电压分成二路检测,电流还采用了双运算放大器,提高了功率因素检测的灵敏度;采用光电耦合器,增强了单片机的抗干扰能力;本技术可静态、动态或静动态混用,具有适用性强,性能稳定,灵敏度高,电气寿命长,结构小,成本低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低压无功功率补偿系统。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框图。附图2为本技术电流采样放大电路图。附图3为本技术电压采样放大电路图。附图4为本技术单片机控制电路的一部分。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一详细阐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电源电路(1)、电流采样放大电路(2)、电压采样放大电路(3)、单片机CPU控制电路(4)、EEPROM存储器(5)、驱动电路(6)、执行电路(7)、数码显示电路(8)组成。如图2所示,电流采样放大电路由双运算放大器A1、单运算放大器A4、电压比较器A2、光电耦合器A3、A5组成,其电流信号分为二路,一路电流信号经双运算放大器A1输入经电压比较器A2到光电耦合器A3,与CPU连接;另一路经单运算放大器A4输出至光电耦合器A5后与CPU连接。具体连接关系为电流互感器TA的两端与R的两端连接,一端接地,另一端与A1的3脚、A4的3脚连接。R1的一端与A1的2脚相连,另一端与A1的1脚和C1的一端相连,C1的另一端与D1、D2反并联相连,D1、D2的另一端经R2与C2、A1的5端相连,C2的另一端接地。A1的4、8脚分别接电源U1、U2。R3的一端与地相连,另一端与A1的6脚及电位器P1相连,P1的另一端与A1的7脚、A2的7脚、C3的一端相连,C3的另一端接地。A2的1脚和6脚相连,经R6接地,2脚经R7接地,4脚接地,8脚接电源U2。R4的一端接A2的5脚,另一端接U2。R5的一断接U2,另一端与A2的3脚、A3的3脚相连。A3的5脚接地,2和8脚接电源U2、U3。R8的一端接电源U3,另一端与A3的6脚和CPU相连。A4的2脚接地,4、7脚分别接电源U2、U1。R9的一端与A4的3脚相连接,另一端与A4的6脚、A5的1脚和电位器P2的一端相连,P2的另一端接地。A5的2脚接电源U1,6脚经R11与4脚相连接地,R10一端接U3,另一端与A5的5脚相连至CPU。如图3所示,电压采样放大电路包括单运算放大器A6、A8,光电耦合器A7,其中一路电压取自控制器电源变压器次级的一组抽头,经电阻、二极管反并联到运算放大器A8后与CPU连接;另一路电压信号取自电源变压器次级另一组抽头,整流滤波后,经电位器P的滑动触头与运算放大器A6连接,A6同时连接光电耦合器A7,并连接在CPU上。具体连接关系为B的次级经桥堆整流、C4滤波,C4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P3的一端相连。P3另一端接地,滑动触头与A6的7脚相连,A6的1、6脚相连,经R13与4脚相连接地,8脚接电源U2,2脚经R14接地。R12一端接A6的5脚,另一端接U2。R15的一端接U2,另一端与A6的3脚、A7的3脚相连,A7的5脚接地,2脚、8脚分别接U2、U3,R16的一端接U3,另一端与A7的6脚相连至CPU。B的次级另一组抽头与D3、D4反并联相连,D3、D4的另一端与A8的2脚相连,另一端与A8的3脚相连。A8的1、4脚接地,5、6、8脚接U3。R17一端接U3,另一端与A8的7脚相连至CPU。如图4所示,本技术单片机CPU输出经电阻R18连接到三极管T基极,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在执行电路开关装置K上。本技术的控制器工作在静态时,CPU输出高电频,使T截止,开关无触发信号发出,可控硅不导电;当控制器工作动态时,CPU输出低电频,T饱和导通,开关有触发信号输出,可控硅导通。本技术负载无功电流大于等于其整定值时投入电容器组,负载无功电流小于其整定值时,处于等待状态,避免了轻负荷时投切“振荡”,延长电器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设备击穿短路事故的发生。本技术与我公司开发的无触点开关装置(另案申请)配合使用,效果更好。本技术中A1、A2、A3、A4、A5、A6、A7、A8为集成块,其型号为A1--062、A2--331、A3--6V137、A4--741、A5-4V25、A6--331、A7--6V137、A8--3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压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包括电源电路(1)、电流采样放大电路(2)、电压采样放大电路(3)、单片机CPU电路(4)、EEPROM存储器(5)、驱动电路(6)、执行电路(7)、数码显示电路(8),其特征在于:电流采样放大电路由双运算放大器A1、单运算放大器A4、电压比较器A2、光电耦合器A3、A5组成,并分为二路检测,一路经双运算放大器A1,输出后经电压比较器A2到一光电耦合器A3,并连接在CPU上;另一路经单运算放大器A4输出至光电耦合器A5后,与CPU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低压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包括电源电路(1)、电流采样放大电路(2)、电压采样放大电路(3)、单片机CPU电路(4)、EEPROM存储器(5)、驱动电路(6)、执行电路(7)、数码显示电路(8),其特征在于电流采样放大电路由双运算放大器A1、单运算放大器A4、电压比较器A2、光电耦合器A3、A5组成,并分为二路检测,一路经双运算放大器A1,输出后经电压比较器A2到一光电耦合器A3,并连接在CPU上;另一路经单运算放大器A4输出至光电耦合器A5后,与CPU连接。2.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有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三为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