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桥墩进行快速抗震加固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抗震减灾
,具体涉及一种对桥墩进行快速抗震加固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一个震害多发国家,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易受到地震的严重威胁。桥梁结构作为交通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公路工程的薄弱环节,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发生破坏。为保障抗震救灾生命线的畅通,缩短救援时间,对震后桥梁进行快速抗震加固意义重大。既有的震害调查和统计表明,桥墩作为桥梁抗震的关键构件,相对于主梁等其他构件在地震作用下更易发生破坏。桥墩的主要破坏形式包括桥墩倾斜、移位,墩身开裂、剪断,受压缘混凝土崩溃,钢筋屈曲、断裂等。当桥墩的破坏较轻微时,桥梁的应急通行能力基本不受影响,当桥墩的破坏较严重时,必须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才能保证桥梁在应急救援中及余震下的安全性。
[0003]针对桥墩的抗震加固方法主要包括:增大截面尺寸和配筋、粘贴钢板、粘贴高强复合纤维材料等。增大截面法是对原桥墩进行全高或部分高度内重新布置钢筋和浇筑混凝土,既可通过新增纵筋抵抗新浇筑混凝土增加的弯曲强度,又通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桥墩进行快速抗震加固的方法,其特征为:采用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混凝土进行加固,所述的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混凝土由胶凝材料、骨料、天然河砂、纤维,经过搅拌均匀后得到,所述加固方法为将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混凝土浇筑在受损桥墩表面进行加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桥墩进行快速抗震加固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按质量份计各组分:12~15质量份环氧树脂、3~5质量份固化剂、4~6质量份粉煤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桥墩进行快速抗震加固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骨料为再生粗骨料,所述的再生粗骨料的粒径大小为5~20mm,堆积密度为1230kg/m3~1300kg/m3,24小时吸水率为9.2~12.6%。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桥墩进行快速抗震加固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天然河砂为中砂,堆积密度为1600~1750kg/m3粒径小于5m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桥墩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帅,姚琼,刘乃栋,李晰,赵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