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土工膜配合使用的逆止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189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与土工膜配合使用的逆止阀,包括阀体、阀盖和阀瓣,阀体包括细长的圆筒的管身,管身底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的圆环形的基座,和管身顶部水平向外延伸、再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的阀座,阀盖连在阀座顶部,在阀盖的四周外壁设有多个用于排气排水的通孔,阀瓣为“T”形,包括下部的导向阀杆和固定于导向阀杆顶部的圆形自重盖板,在阀座里侧的底面固定有一圈垫圈,使导向阀杆插入管身时,圆形自重盖板压紧在阀座的垫圈上,阀门关闭。解决了传统土工膜逆止阀安装不便,容易淤堵,不宜更换等问题,安装方便、不宜卡堵、容易更换,在土工膜下部发生气胀、水胀时能及时排气、排水,保证土工膜的完好和正常使用。工膜的完好和正常使用。工膜的完好和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与土工膜配合使用的逆止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
,尤其是一种与土工膜配合使用的逆止阀。

技术介绍

[0002]用土工膜防渗的水库、调蓄水池,蓄水后地下水位通常会抬升,土工膜下需要进行排气;水库、调蓄水池水位大幅快速下降时,土工膜下地下水渗透水压力得不到快速消散,膜下水压力会胀破土工膜。
[0003]传统的土工膜逆止阀一般在膜下1.5m深度处预埋直径为40cm的混凝土块,块上系尼龙绳多根,向上穿过土工织物并和膜以上的铝盖板连接。铝板将随膜下水气压力的大小而上浮或下盖。传统的土工膜逆止阀安装不便,容易淤堵,不宜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土工膜配合使用的逆止阀,安装方便、不宜淤堵、容易更换,在土工膜下部发生气胀、水胀时及时排气、排水,保证土工膜的完好和正常使用。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与土工膜配合使用的逆止阀,包括阀体、阀盖和阀瓣,阀体包括细长的圆筒的管身,管身底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的圆环形的基座,和管身顶部水平向外延伸、再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的阀座,阀盖连在阀座顶部,在阀盖的四周外壁设有多个用于排气排水的通孔,阀瓣为“T”形,包括下部的导向阀杆和固定于导向阀杆顶部的圆形自重盖板,在阀座里侧的底面固定有一圈垫圈,使导向阀杆插入管身时,圆形自重盖板压紧在阀座的垫圈上,阀门关闭。
[0006]为了使阀瓣能够上浮和下降,所述导向阀杆为空心的杆体,且导向阀杆的长度大于阀座底面到阀盖的距离。
[0007]所述阀瓣的平均密度为1.3~1.5g/cm3,在静水中能自由下沉。
[0008]所述阀盖和阀座通过螺扣连接。
[0009]所述管身直径5~8cm,基座的外径30~40cm。
[0010]所述垫圈为弹性垫圈,牢固粘贴在阀座里侧的底面上。
[0011]所述排气排水的通孔外侧设置一层滤网,防止杂质进入阀盖内部。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方便、不宜卡堵、容易更换,在土工膜下部发生气胀、水胀时及时排气、排水,保证土工膜的完好和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与土工膜配合使用的逆止阀安装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B

B剖面图。
[0015]图3为图1中A

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9]如图1

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与土工膜配合使用的逆止阀,包括阀体、阀盖和阀瓣,阀体包括细长的圆筒的管身3,管身3底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的圆环形的基座2,和管身3顶部水平向外延伸、再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的阀座4,阀盖6连在阀座4顶部,在阀盖6的四周外壁设有多个用于排气排水的通孔8,阀瓣为“T”形,包括下部的导向阀杆11和固定于导向阀杆11顶部的圆形自重盖板10,在阀座4里侧的底面固定有一圈垫圈7,使导向阀杆11插入管身3时,圆形自重盖板10压紧在阀座4的垫圈7上,阀门关闭。
[0020]为了使阀瓣能够上浮和下降,所述导向阀杆11为空心的杆体,且导向阀杆11的长度大于阀座4底面到阀盖6的距离。所述阀瓣的平均密度为1.3~1.5g/cm3,在静水中能自由下沉。所述阀盖6和阀座4通过螺扣连接。所述管身3直径5~8cm,基座2是外径30~40cm。所述垫圈7为弹性垫圈,牢固粘贴在阀座4里侧的底面上。所述排气排水的通孔8外侧设置一层滤网9,防止杂质进入阀盖内部。
[0021]使用时,在防渗土工膜的适当位置开孔,安放逆止阀,逆止阀基座2底部铺设一层土工布,四周土工膜与逆止阀基座2粘结牢固,防渗土工膜和逆止阀基座上铺设压重保护土层12,逆止阀阀盖高出压重保护土层12顶部至少40cm,逆止阀的自重盖板10靠自重与止水垫圈7贴合密封,水库或蓄水池蓄水后,在土工膜下部发生气胀、水胀时可实现单向排气排水。土工膜下砂垫层1材料选用中粗砂,厚度0.2m~0.3m。土工布规格一般为200~300g/m2。基座直径30~40cm,能承受盖板传来的上部水压力,顶部与土工膜粘结牢固不透水。压重保护土层12厚度50cm。管身内径5~8cm。盖板直径9~12cm。排气排水的通孔尺寸1
×
5cm(宽
×
高),沿阀盖四周布设。
[0022]当水库或调蓄水池等建筑物地下水渗透压力得不到及时消散时,防渗土工膜被膜下水压力涨破,此时地下水或气体沿管身3流动,当地下水压力或气体压力大于阀瓣的自重时,导向阀杆11被顶起,阀门打开,最终气体或渗水进入阀盖6和阀座4形成的空腔并通过通孔8排出。当渗水或气体被排出,水压或气压小于导向阀杆自重压力时,导向阀杆落下,阀门关闭。
[0023]本专利技术与土工膜配合使用的逆止阀,安装方便、不宜卡堵、容易更换,在土工膜下部发生气胀、水胀时及时排气、排水,保证土工膜的完好和正常使用。
[0024]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即凡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土工膜配合使用的逆止阀,包括阀体、阀盖和阀瓣,其特征在于,阀体包括细长的圆筒的管身(3),管身(3)底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的圆环形的基座(2),和管身(3)顶部水平向外延伸、再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的阀座(4),阀盖(6)连在阀座(4)顶部,在阀盖(6)的四周外壁设有多个用于排气排水的通孔(8),阀瓣为“T”形,包括下部的导向阀杆(11)和固定于导向阀杆(11)顶部的圆形自重盖板(10),在阀座(4)里侧的底面固定有一圈垫圈(7),使导向阀杆(11)插入管身(3)时,圆形自重盖板(10)压紧在阀座(4)的垫圈(7)上,阀门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与土工膜配合使用的逆止阀,其特征在于,为了使阀瓣能够上浮和下降,所述导向阀杆(11)为空心的杆体,且导向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铁城黄小龙李青峰高立业刘丽霞姚福成李楠楠魏路锋刘雷赵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渤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