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轴超精密轮廓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813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轴超精密轮廓检测装置,属于精密测量技术领域,其基于柱坐标测量原理,主要由运动执行单元及精密测量单元构成;测量装置包括隔振平台、大理石基座、精密气浮转台、X轴直线运动平台、Z轴直线运动平台、光谱共焦位移传感器、X轴位移参考基准、Z轴位移参考基准、法布里-珀罗干涉位移传感器、工件调整台、回转轴基准R、环境传感器、主控制器、隔离罩,利用光谱共焦位移传感测量技术进行零件表面轮廓的非接触探测,使用法布里-珀罗干涉位移传感测量技术进行大位移高精度测量,结合精密气浮转台实现轮廓快速回转扫描测量,其结构简单、工程易实现,可实现精密零件面形轮廓的快速高效检测,测量精度可优于50nm(PV)。测量精度可优于50nm(PV)。测量精度可优于50nm(P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轴超精密轮廓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精密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三轴超精密轮廓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代超精密制造对零件的轮廓测量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零件轮廓的高精度测量是改良其制造工艺,提高加工精度的关键。在高精度面形轮廓检测领域,光学检测法由于不通用性及检测成本昂贵,在使用方面受到了限制。轮廓测量法具有通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成为近几年研究发展的重点,逐渐在一些高
得到了应用。
[0003]目前主流的超精密轮廓仪实现的方法有三种,一种代表技术为日本松下公司的UA3P,该设备结构与三坐标测量机结构类似,为三轴正交结构,其采用原子力复合测头对被测零件表面进行接触式测量,使用双频激光干涉仪进行X轴、Y轴及Z轴的位移测量。这种测量方式的主要不足之处是:接触式测量效率较低,仪器整体结构较为复杂。第二种代表技术为荷兰TNO公司的Nanomefos系列轮廓仪,仪器为五轴结构,采用差动共焦非接触式位移传感测头进行表面探测,同样使用双频激光干涉测量技术进行X轴、Z轴、R轴测量,由于在测头上增加了直线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轴超精密轮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部件:隔振平台(1);放置于隔振平台(1)上的大理石基座(2),所述大理石基座(2)包括底座和固定于底座一侧的侧座;安装于所述大理石基座(2)底座上的精密气浮转台(3);固定于所述精密气浮转台(3)台面上的回转轴基准R(10),所述回转轴基准R(10)底部圆环面超出精密气浮转台(3)台面直径,所述回转轴基准R(10)底部圆环面的平面精度抛光至亚微米量级;设置于所述精密气浮转台(3)上的工件调整台(11),所述工件调整台(11)具有在水平方向的二维平移调整功能及二维俯仰调整功能;侧向固定于大理石基座(2)侧座上的X轴直线运动平台(4),所述X轴直线运动平台(4),移动方向与所述精密气浮转台(3)的回转轴垂直;固定于X轴直线运动平台(4)上的Z轴直线运动平台(5),所述Z轴直线运动平台(5)的移动方向与精密气浮转台(3)的回转轴平行;固定于Z轴直线运动平台(5)上的光谱共焦位移传感器(6),所述光谱共焦位移传感器(6)的测量量程方向与所述精密气浮转台(3)的回转轴平行;固定于精密气浮转台(3)一侧的大理石基座(2)上的X轴位移参考基准(7),所述X轴位移参考基准(7)的参考基准面与精密气浮转台(3)的回转轴平行,所述X轴位移参考基准(7)的参考基准面设置于经过所述精密气浮转台(3)回转轴与X轴直线运动平台(4)运动直线方向所构成的平面,所述X轴位移参考基准(7)由光学材料抛光制作且面形误差控制在20nm量级;固定于精密气浮转台(3)上方的Z轴位移参考基准(8),所述Z轴位移参考基准(8)的参考基准面与精密气浮转台(3)回转轴垂直,所述Z轴位移参考基准(8)的参考基准面设置于经过所述精密气浮转台(3)回转轴与X轴直线运动平台(4)运动直线方向所构成的平面,所述Z轴位移参考基准(8)由光学材料抛光制作且面形误差控制在20nm量级;法布里-珀罗干涉位移传感器(9),所述法布里-珀罗干涉位移传感器(9)包括A测头、B测头和C测头,所述A测头固定于所述光谱共焦位移传感器(6)测头焦点高度处的Z轴直线运动平台(5)上,所述A测头的测量方向与所述光谱共焦位移传感器(6)测头焦点运行平面共面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特密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