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若峰专利>正文

手扶机引犁耕幅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8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手扶机引犁耕幅调节装置,涉及双梁犁耕幅无级调节装置。采用一副丝杆及丝母,丝母上固定一摇把,丝母外缘与一轴套间隙配合,轴套外缘有两个径向短轴,U型支架有两只与短轴间隙配合的轴孔,丝杆一端有一套管,管内有一间隙配合的固定销。由于采用丝杆和丝母的调节方式,所以四连杆机构的偏移量可以是连续不间断的。而且,由于丝杆丝母有自锁功能,可以定位在最大耕幅量内的任意偏耕位置。(*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扶机引犁耕幅调节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扶机引犁耕幅调节装置,特别是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双梁犁耕幅无级调节装置。中国专利2001年2月21日公告了名称为手扶机牵引偏挂犁的00214410.7号专利,其采用两根犁梁与前、后连接架铰接一四连杆机构,前连接架前端固定有牵引管及左右顶丝,后连接架后端固定有两块固定夹板及犁组件,后连接架上表面固定有一块调节板,调节板圆心有一定位孔,以定位孔为圆心的弧上有一组微调孔及一组调节孔,左犁梁上设有一耳板,耳板与调节销中部铰接,调节销上部为手柄,下部为与调节孔配合的销头。这种犁靠调节板和调节销的配合使四连杆机构固定在某一位置实现偏挂,但缺陷是偏挂量靠调节孔定位,因而偏耕是有级调节的,不能满足某些特殊的农艺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进行耕地、串行、偏耕的无级调节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采用一付丝杆及丝母,丝母上固定一摇把,丝母外缘与一轴套间隙配合,轴套外缘有两个径向短轴,U型支架有两只与短轴间隙配合的轴孔,丝杆一端有一套管,管内有一间隙配合的固定销。由上述方案可见,将固定销固定在左犁梁上,U型支架固定在后连接架右侧,转动摇把时可使丝母在丝杆上的位置发生变化,由于U型支架及固定销分别固定在后连接架和左犁梁上,从而迫使四连杆机构发生偏移,即实现了偏耕。又由于本新型采用丝杆和丝母的调节方式,所以四连杆机构的偏移量可以是连续不间断的。而且,由于丝杆丝母有自锁功能,可以定位在最大偏耕量内的任意偏耕位置。附图说明:图1最佳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丝杆、丝母及轴套的总成图。以下结合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及其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为说明本技术,图1中示出了犁的部分构件如下,后连接架1与两根犁梁3通过销2铰接,后连接架1的一侧还设置有一块用于加强本装置与犁连接的-->加强肘板6。作为本技术主要部件的丝杆5及丝母10之间采用螺纹配合,丝母10上固定有供调节耕幅用的摇把,丝母10外缘与一轴套8间隙配合,轴套8外缘有两个径向短轴9,与后连接架固定连接的U型支架7有两只与短轴9间隙配合的轴孔,丝杆5一端有一套管,管内有一间隙配合的固定销4,固定销4固定在犁梁3上。参见图2,丝杆5与丝母10螺纹配合,轴套8从丝母10一端套入并由一螺母档11轴向限定,使轴套8可相对丝母10转动,轴套8上的两个短轴9用于插入U型支架的轴孔中,从而使丝杆5在调节耕幅的过程中可在水平面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手扶机引犁耕幅调节装置,有一丝杆及与丝杆配合的丝母,其特征在于:丝母上固定一摇把,丝母外缘与一轴套间隙配合,轴套外缘有两个径向短轴,U型支架有两只与短轴间隙配合的轴孔,丝杆一端有一套管,管内有一间隙配合的固定销。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扶机引犁耕幅调节装置,有一丝杆及与丝杆配合的丝母,其特征在于:丝母上固定一摇把,丝母外缘与一轴套间隙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华吴群华吴伟华杨国会吴若峰
申请(专利权)人:吴若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