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不同场景切换的微光夜视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757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适用于不同场景切换的微光夜视仪,涉及到微光夜视仪领域,包括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的一侧设置有微光夜视仪第二镜筒,为了解决微光夜视仪不便使用的弊端,在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和微光夜视仪第二镜筒上均设置有通孔,视线切换板上具有上下依次设置有远视组件、夜视仪组件、直观观察洞,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微光夜视仪第二镜筒内部均设置有视物通道,视物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目镜和物镜,视线切换板可在通孔中升降,从而将远视组件、夜视仪组件、直观观察洞分别切换到对应视物通道的位置上,可分别当做望远镜、夜视仪和平面镜使用,方便场景的快速切换。换。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不同场景切换的微光夜视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光夜视仪领域,特别涉及适用于不同场景切换的微光夜视仪。

技术介绍

[0002]微光夜视仪是指利用夜间的微弱月光、星光、大气辉光、银河光等自然界的夜天光作照明,借助于光增强器把目标反射回来的微弱光子放大并转换为可见图像,以实现夜间观察的仪器。微光夜视仪的重要部位是光像增强器。
[0003]手持夜视仪分为主动式的红外夜视仪和被动式的微光夜视仪,主动式红外夜视仪需要红外光源照射,易暴露自己;被动式的微光夜视仪不易暴露自己,且操作简单。由于夜视仪多用于野外,其电源受限,因此采用像增强器为核心器件的微光夜视仪相较于采用低照度CMOS器件的微光夜视仪的功耗更低,其续航时间长,适合长时间的野外侦察观测。并且采用像增 强器为核心器件的夜视仪的低照性能更有优势。目前市面上的微光夜视仪存在使用不便的情况;如专利号为:CN201910436727.7,名为:手持式微光夜视仪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采用中继镜和目镜采用一体化像质优化设计,相比于传统的中继镜和目镜设计结构需要通过场镜实现视场匹配、瞳孔匹配的设计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光路结构中,去掉场镜结构,通过一体化优化,保证光学成像质量的同时,缩短了系统光学总长,减少了目镜和中继镜使用镜片总数,目镜优化后为四片三组式,中继镜为七片六组式,结构更加紧凑,长度和重量减轻,适合单兵作战使用和手持使用;但上述专利中手持式的微光夜视仪存在一个弊端,需要手实时拿持使用,不便解放双手用于行动,只能在原地观察使用;如专利号为:CN201920341748.6,名为:一种安装牢固的微光夜视仪用支撑装置的中国技术专利中,能够方便的对支撑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根据实际需要对高度进行调节,操作简单方便,便于找到合适的观测位置,能够通过转动把手对微光夜视仪的水平拍摄角度进行调节,避免了了传统的支撑装置需要人工搬运调整方向的问题,提升了使用效率;但上述专利仍存在弊端,需要固定在一个位置使用,固定方式复杂,不便携带;且市面上适用于单兵作战的微光夜视仪在使用时是佩戴在头部使用,佩戴在头部使用存在一个弊端,不能方便切换到正常视野,使用时存在局限性,且现有的微光夜视仪往往带电池供电使用,不方便户外的长时间使用。
[0004]因此,专利技术适用于不同场景切换的微光夜视仪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不同场景切换的微光夜视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适用于不同场景切换的微光夜视仪,
包括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所述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的一侧设置有微光夜视仪第二镜筒,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微光夜视仪第二镜筒内部均设置有视物通道,视物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目镜和物镜,所述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和微光夜视仪第二镜筒上均设置有通孔,通孔呈矩形槽体结构设置于对应的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微光夜视仪第二镜筒中部,通孔同时贯穿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微光夜视仪第二镜筒的上下表面,通孔中活动设置有视线切换板,所述视线切换板上具有上下依次设置有远视组件、夜视仪组件、直观观察洞,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微光夜视仪第二镜筒的侧面均设置有USB接口,USB接口的口部遮挡有橡胶护垫,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微光夜视仪第二镜筒之间通过中间连接梁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微光夜视仪第二镜筒外圈处靠近目镜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金属散热环,所述中间连接梁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连接在两组金属散热环之间的连接盒结构,所述金属散热环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散热腔室,金属散热环的表面设置有多组连通环形散热腔室内外的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倾斜设置,多组散热孔沿着金属散热环呈圆形阵列状倾斜分布,且散热孔倾斜朝向的方向使进入环形散热腔室中的风排出时顺着金属散热环外表面朝向中间连接梁的上方移动。
[0008]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微光夜视仪不便使用的弊端,在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和微光夜视仪第二镜筒上均设置有通孔,通孔呈矩形槽体结构设置于对应的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微光夜视仪第二镜筒中部,通孔同时贯穿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微光夜视仪第二镜筒的上下表面,通孔中活动设置有视线切换板,所述视线切换板上具有上下依次设置有远视组件、夜视仪组件、直观观察洞,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微光夜视仪第二镜筒内部均设置有视物通道,视物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目镜和物镜,视线切换板可在通孔中升降,从而将远视组件、夜视仪组件、直观观察洞分别切换到对应视物通道的位置上,可分别当做望远镜、夜视仪和平面镜使用,方便场景的快速切换;可将设备通过绑带绑在头部,无需手持,便于场景的快速切换。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盒结构的内部设置有连通在两组环形散热腔室之间的内部连通腔室,内部连通腔室中固定设置有风力产生单元,风力产生单元的上端设置有连通连接盒结构外部的风力吸入管道,风力产生单元的两端设置有朝向两组环形散热腔室内部的风力排入管道,风力产生单元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内部连通腔室的纵深长度。
[0010]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解决使用过程中容易出汗的问题,在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微光夜视仪第二镜筒外圈处靠近目镜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金属散热环,所述中间连接梁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连接在两组金属散热环之间的连接盒结构,所述金属散热环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散热腔室,金属散热环的表面设置有多组连通环形散热腔室内外的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倾斜设置,多组散热孔沿着金属散热环呈圆形阵列状倾斜分布,且散热孔倾斜朝向的方向使进入环形散热腔室中的风排出时顺着金属散热环外表面朝向中间连接梁的上方移动,风力产生单元可通过风力吸入管道将外部的风吸入,风通过风力排入管道后进入环形散热腔室中,进一步的通过散热孔排出,由于散热孔倾斜,风力从金属散热环的底部沿着金属散热环移动到金属散热环的上方,从而将热量快速的向上排出,避免佩戴夜视仪的过程中出现出汗的情况,使用方便,不影响视线;装置中,风力产生单元可使用小型风扇等装置。
[0011]优选的,所述内部连通腔室的两端设置有阻挡在风力产生单元两侧的加湿盒,加
湿盒中设置有存储水的内部水腔,加湿盒两侧均设置有连通内部水腔内外的风力通过微孔,风力通过微孔中固定设置有过滤棉层,所述加湿盒上设置有连通内部水腔内部和连接盒结构上方的进水添加管,进水添加管端部密封有进水堵柱,所述加湿盒的长度小于内部连通腔室的纵深长度。
[0012]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的增加散热效果,在内部连通腔室的两端设置有阻挡在风力产生单元两侧的加湿盒,加湿盒中设置有存储水的内部水腔,加湿盒两侧均设置有连通内部水腔内外的风力通过微孔,风力通过微孔中固定设置有过滤棉层,所述加湿盒上设置有连通内部水腔内部和连接盒结构上方的进水添加管,进水添加管端部密封有进水堵柱,所述加湿盒的长度小于内部连通腔室的纵深长度,打开进水堵柱时可通过进水添加管向内部水腔中添加水,水通过风力通过微孔和风力通过微孔内部的过滤棉层阻挡不会排出,内部水腔中添加水时水位线低于风力通过微孔,使得风力产生单元吹入环形散热腔室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不同场景切换的微光夜视仪,包括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1)的一侧设置有微光夜视仪第二镜筒(2),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1)、微光夜视仪第二镜筒(2)内部均设置有视物通道(22),视物通道(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目镜(40)和物镜(21),所述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1)和微光夜视仪第二镜筒(2)上均设置有通孔(20),通孔(20)呈矩形槽体结构设置于对应的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1)、微光夜视仪第二镜筒(2)中部,通孔(20)同时贯穿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1)、微光夜视仪第二镜筒(2)的上下表面,通孔(20)中活动设置有视线切换板(3),所述视线切换板(3)上具有上下依次设置有远视组件(7)、夜视仪组件(15)、直观观察洞(8),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1)、微光夜视仪第二镜筒(2)的侧面均设置有USB接口(4),USB接口(4)的口部遮挡有橡胶护垫(5),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1)、微光夜视仪第二镜筒(2)之间通过中间连接梁(14)固定连接;所述微光夜视仪第一镜筒(1)、微光夜视仪第二镜筒(2)外圈处靠近目镜(40)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金属散热环(9),所述中间连接梁(14)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连接在两组金属散热环(9)之间的连接盒结构(24),所述金属散热环(9)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散热腔室(11),金属散热环(9)的表面设置有多组连通环形散热腔室(11)内外的散热孔(10),所述散热孔(10)倾斜设置,多组散热孔(10)沿着金属散热环(9)呈圆形阵列状倾斜分布,且散热孔(10)倾斜朝向的方向使进入环形散热腔室(11)中的风排出时顺着金属散热环(9)外表面朝向中间连接梁(14)的上方移动;所述连接盒结构(24)的内部设置有连通在两组环形散热腔室(11)之间的内部连通腔室(29),内部连通腔室(29)中固定设置有风力产生单元(30),风力产生单元(30)的上端设置有连通连接盒结构(24)外部的风力吸入管道(41),风力产生单元(30)的两端设置有朝向两组环形散热腔室(11)内部的风力排入管道(31),风力产生单元(30)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内部连通腔室(29)的纵深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不同场景切换的微光夜视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连通腔室(29)的两端设置有阻挡在风力产生单元(30)两侧的加湿盒(33),加湿盒(33)中设置有存储水的内部水腔(28),加湿盒(33)两侧均设置有连通内部水腔(28)内外的风力通过微孔(32),风力通过微孔(32)中固定设置有过滤棉层(27),所述加湿盒(33)上设置有连通内部水腔(28)内部和连接盒结构(24)上方的进水添加管(26),进水添加管(26)端部密封有进水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梅康晓予王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夜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