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7519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相机模块,该相机模块包括:透镜部分;安装有透镜部分的前部主体;基板部分,设置成在第一方向上与透镜部分隔开并耦接到前部主体;图像传感器,设置在基板部分上并设置成面向透镜部分;第一紧固件,其一侧插入前部主体中,使得基板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耦接到前部主体;以及第一连接物部分,设置在前部主体和基板部分之间,其中,第一连接物部分可以包括形成在前部主体和基板部分之间的至少一个通孔,以便耦接前部主体和基板部分。以便耦接前部主体和基板部分。以便耦接前部主体和基板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机模块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11月20日、申请号为201780071838.1、专利技术名称为“相机模块”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实施例涉及一种相机模块,用于防止透镜的焦点位置偏离设计范围或防止一些组件在组装过程中变形或损坏。

技术介绍

[0003]该部分中描述的内容仅提供与实施例有关的背景信息,并不构成相关技术。
[0004]用于各种用途的相机模块可以安装在车辆中。例如,用于在车辆停放过程中确保后视的相机模块可以安装在车辆的后部主体上。
[0005]此外,相机模块还可以用在车辆黑匣子中,最近该车辆黑匣子非常有用地用于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跟踪事故细节、事故原因等。根据当前的趋势,相机模块已经逐渐用作识别装置,用于清楚且容易地识别车辆的驾驶员或乘客难以用肉眼检查的盲点的情况。
[0006]根据最近的趋势,所谓的智能汽车,即包括碰撞警告系统和碰撞避免系统等的车辆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制造并且智能汽车的相关技术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该碰撞警告系统用于预检测并针对车辆的前碰撞后碰撞的可能性而进行准备,该碰撞避免系统用于通过安装在车辆中的控制装置直接避免行驶车辆之间的碰撞,而不是通过驾驶员的驾驶避免车辆之间的碰撞。
[0007]相机模块已经越来越多地用作这种智能汽车的外部情况的识别装置,因此,根据当前的趋势,已经越来越多地生产车辆相机模块,并且其技术也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
[0008]相机模块可以包括图像传感器,该图像传感器设置在光轴方向上面向透镜的位置处。在组装相机模块期间,透镜的焦点设置在图像传感器上的设计范围内的位置处。
[0009]然而,在相机模块的组装过程期间,透镜的焦点位置可能在设计范围之外,因此需要克服这一点。
[0010]另外,在相机模块的组装过程期间,一些组件变形或损坏,因此需要克服这一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技术问题】
[0012]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相机模块,用于在相机模块的组装过程中,防止透镜的焦点在设计范围之外或者防止一些组件变形或损坏。
[0013]通过本公开获得的技术目标不限于上述技术目标,并且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以下描述中能清楚地理解其他未提及的技术目标。
[0014]【技术方案】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相机模块包括透镜单元,前部主体,其上安装有透镜单元,基板单元,在第一方向上与透镜单元间隔开并且耦接到前部主体,图像传感器,设置在基板单元
上并且被配置为面向透镜单元,第一耦接元件,具有插入前部主体中的一侧并且被配置为将基板单元的至少一部分耦接到前部主体,以及第一粘合单元,设置在前部主体和基板单元之间,其中,第一粘合单元耦接前部主体和基板单元,并包括形成在前部主体和基板单元之间的至少一个通孔。
[0016]在另一实施例中,相机模块包括透镜单元,前部主体,其上安装有透镜单元,基板单元,在第一方向上与透镜单元间隔开并且耦接到前部主体,图像传感器,设置在基板单元上并且被配置为面向透镜单元,第一耦接元件,具有插入前部主体中的一侧并且被配置为将基板单元的至少一部分耦接到前部主体,第一粘合单元,设置在前部主体和基板单元之间,被配置为耦接前部主体和基板单元,并包括形成在前部主体和基板单元之间的至少一个通孔,以及后部主体,耦接到前部主体并且被配置为容纳基板单元和所述图像传感器,其中,基板单元包括第一基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基板,该第一基板具有安装有所述图像传感器并且被设置为面向所述透镜单元的一个表面,该至少一个第二基板设置为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基板间隔开,并且前部主体包括在朝向基板单元的方向上突出的第一突起,包括在第一突起的端部处的第一粘合表面,并且包括通过腐蚀而在第一粘合表面上形成的氧化膜。
[0017]【有益效果】
[0018]根据实施例,在加热第一粘合单元以使其硬化的同时,填充在由前部主体和基板单元形成的空间中的空气膨胀时,一些填充的空气可以通过通孔被排出到外部。因此,可以防止由于空气膨胀导致的相机模块的焦距在设计范围之外的变化、第一粘合单元或基板单元变形和损坏等。
[0019]根据实施例,相机模块的前部主体和基板单元可以通过主动对准过程耦接,因此,耦接到前部主体的透镜单元的焦点可以设置在安装在基板单元上的图像传感器的最佳位置,从而提高由相机模块捕获的图像的图像质量。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透视图。
[0021]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分解透视图。
[0022]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剖视图。
[0023]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从相机模块移除后部主体的情况的侧视图。
[0024]图5是图4的A部分的放大图。
[0025]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基板单元300和第一粘合单元500的示意图。
[0026]图7是示出图6的第一基板的平面图。
[0027]图8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透镜单元和前部主体的示意图。
[0028]图9至图14是用于说明组装相机模块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可以以各种方式修改实施例,并且可以采用各种其他形式,并且具体实施例将在附图中示出并在本文中详细描述。然而,这并非旨在将实施例限制于本文公开的特定形式,并且应当理解,可以在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构思出所有修改、等同物和替换。
[0030]尽管可能使用诸如“第一”和“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彼此区分开。另外,考虑到实施例的配置和功能而特别定义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实施例,而不应旨在限制实施例的范围。
[0031]在实施例的描述中,将理解,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个元件“之上”或“之下”形成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之上”或“之下”或者间接地作为中间原件形成在其间。还将理解,可以相对于附图描述元件的“之上”或“之下”。
[0032]此外,在以下描述中使用的诸如“之上/上部/上方”和“之下/下部/下方”等相对术语可以用于将任何一种物质或元件与另一种物质或元件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包含这些物质或元件之间的任何物理或逻辑关系或顺序。
[0033]另外,在附图中,可以使用正交坐标系(x,y,z)。在附图中,x轴和y轴限定了与光轴正交的平面。为了方便,光轴方向(z轴方向)可以被称为“第一方向”,x轴方向可以被称为“第二方向”,y轴方向可以被称为“第三方向”。
[0034]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剖视图。为了描述清楚,在图2中省略了第一粘合单元500。
[0035]根据实施例的相机模块可以包括透镜单元100、前部主体200、基板单元300、图像传感器400、第一粘合单元500、后部主体600和第一耦接元件710。
[0036]透镜单元100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机模块,包括:透镜单元;前部主体,其上安装有透镜单元;基板单元,在第一方向上与透镜单元间隔开并耦接到前部主体;图像传感器,设置在基板单元上并被配置为面向透镜单元;第一耦接元件,包括插入前部主体中的一侧并被配置为将基板单元的至少一部分耦接到前部主体;以及第一粘合单元,设置在前部主体和基板单元之间,其中,第一粘合单元被配置为耦接前部主体和基板单元,并包括形成在前部主体和基板单元之间的至少一个通孔,其中,前部主体包括:第一表面,面向透镜单元;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以及第一突起,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二表面突出,其中,第一粘合单元设置在第一突起和基板单元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基板单元包括:第一基板,具有安装有图像传感器并被设置为面向透镜单元的一个表面;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基板,设置成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基板间隔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第一基板通过第一粘合单元耦接到前部主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板通过第一耦接元件耦接到前部主体。4.一种相机模块,包括:透镜单元;前部主体,其上安装有透镜单元;基板单元,在第一方向上与透镜单元间隔开并耦接到前部主体;图像传感器,设置在基板单元上并被配置为面向透镜单元;第一耦接元件,包括插入前部主体中的一侧并被配置为将基板单元的至少一部分耦接到前部主体;以及第一粘合单元,设置在前部主体和基板单元之间,其中,第一粘合单元被配置为耦接前部主体和基板单元,并包括形成在前部主体和基板单元之间的至少一个通孔,其中,基板单元包括:第一基板,具有安装有图像传感器并被设置为面向透镜单元的一个表面;以及第二基板,设置成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基板间隔开,其中,第一基板通过第一粘合单元耦接到前部主体,第二基板通过第一耦接元件耦接到前部主体,其中,前部主体包括朝向基板单元突出的第一突起,其中,第一粘合表面设置在第一突起的端部处,其中,第一基板包括在面向第一粘合表面的部分处的第二粘合表面,以及其中,第一粘合单元设置在第一粘合表面和第二粘合表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前部主体包括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东昱安明镇
申请(专利权)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